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2024-12-12 18:46: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文言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余秋雨先生在《石筑的〈易经〉》中这样写道:“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文明之所以中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失去了对其古文字的解读能力。在其他文明故地,近代考古学家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是对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花费几十年才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上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释读通了,以至于我们今天读几千年前的古书,就像读几个喜欢文言文的朋友刚刚寄来的书信一样,这是其它几种文明不可想象的。”这不是余先生独特的而是所有以中华文明为骄傲的炎黄子孙所应共有的感受。所以我们要把学习文言文上升到延续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对待中华文明中一切有利于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案。
  首先,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周振甫先生在《怎样学习古文》中如何说的:《唐才子传》的记载,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就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当时的文,就是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很多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么,不论唐人或今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代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跟读法有关。
  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是这样描述他小时候如何读书的。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读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都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熟读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七岁时,熟读的诗和唐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今天的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做到像古人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切记背诵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有七录斋主人张溥,今有能背《红楼梦》的茅盾。读的准、读的好、读的妙是背诵的基本前提,朗读指导首先应注意矫正“学生腔”,可以从方言辨正分清句读开始,再到抑扬顿挫,最后辅以形体语言,逐渐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由于古人对平仄、押韵、对偶要求较高,所以文言朗读难度更大。文言文朗读应选像《醉翁亭记》(欧阳修)这样一些格调清新、词句优美、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朗读是眼、脑、口共同来完成,许多语言需要模仿(如人物对白),这样学生在朗读中无形的增加了对人物感情的把握,有时就一则格言的朗读,会给学生无穷的教育力量,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如果能感情充沛的朗读,就证明他体会了《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思想感情,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就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其次、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大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生活品文,发人深省;描写战争跌宕壮阔;写景话人入木三分;可以说辞简意丰,言简意赅。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难在语言的嬗变导致的语义差异。学生缺少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在学习文言文时很难走到“品味语言,寻访思路,找准精髓,鉴赏意境”的路上去。
  文言知识的积累一般以字、词、句、段四个方面入手,以分类积累为主要方法,如古今异义词集锦,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汇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集萃等。但仅仅以上四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累一些古代的文化现象和史学知识。古代的文化现象是指古代礼制、器皿、工具、风俗习惯、人名、地名等。其实这些文化现象在文言中屡见不鲜,如“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一封朝奏九重天”(《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像“轼”“九重天”这些字词就是古代的文化现象。语文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自然和历史血肉相连,如果缺乏必要的史学知识,将很难把握文言文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为何要在“乃重修岳阳楼之前”写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八个大字,学生没有基本的史学知识将很难理解范仲淹的“苦衷”,所以说积累是文言文教学之核心。
  第三、注重文言文阅读的拓展是提高语感能力的主体。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如果按篇数划分到每星期,一个星期尚不足一篇,课外更是鲜有接触。课本只是一个例子,增加文言阅读量势在必行。如何增加阅读量,我认为途径有以下几种,首选是自读课本和教辅读物;其次是在课堂中注意课内外衔接,以文章间的相通之处为契机,引导学生融汇贯通(不一定都是文言文)。如在讲《送东阳马生序》,可把删去的部分让学生读一读;三是多指导学生读半文言、文言作品,在初级阶段以四大名著和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著作为主,如《儒林外史》等。四是敏感捕捉阅读契机,如学《狼》时,就适当介绍《聊斋志异》中的其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让其“羡鱼”,下课才能“结网”,学生很有可能在课外自己去阅读。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在文言文阅读中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渐进性是教师应注重把握的。
  第四,强化灵活应用是提高语感能力的归宿。能够对文言文中的知识进行应用是一种理性升华,如在一篇文章中能恰当灵活的把文言知识为我所用,那么这篇文章可能是学生语感能力形成的标志性建筑。有经验的教师在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让学生摘抄一些千古佳句,这对文言文的教学大有裨益,但学生摘抄以后往往又被同化,只会引用,不会运用,学生在作文时,经常可以看到“引言胀的呱呱叫,理解饿的咕咕响”的文章。缘何至此,阅读教学留于表面是罪魁祸首,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要同化,更需要异化。
  文言文阅读的异化要建立在学生对文言词句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所以强化文言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些充分展示文言知识积累的平台,并不断地引向深入。如讲成语故事时不仅仅停留于成语本身,要求加入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有学生在讲“明镜高悬”里先讲其来历“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心善”,后讲“比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后评论“真的会有这样一面镜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有这样一面镜子,”最后还举出了《西游记》中托塔天王的照妖镜。还有同学在学习《春夜喜雨》后把诗的前两句结合今年的旱情这样一改“好雨忘时节,今天才发生?!”
  强化灵活运用,并非强化学生篡改古代名言警句,堆砌生僻词藻,而是要让文言文知识成为负载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载体,无论是“原声”还是“翻录”,只要能融入学生自己的个性,那就是创新,也就达到了文言文的教学目的。
  总之,文言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是一项层次性、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作为一种能力,训练固不可少,但更关键的一点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