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家出台了哪些利农政策?

最好能够包括得全面一些,我写论文需要用到。谢谢!
2024-12-19 20:49:1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长幅度不断加大。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农民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5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增长。2006年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总投入是3397亿元,2007年在这个基础上预算增加了800多亿元。而在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预算有望增加超过千亿元。此外,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比税改前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亿元。
  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对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和生活得到保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这说明农民在购买各类服务及非食品类商品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在农村得到大力推行,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农村消费市场逐步活跃,农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大加强了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国家还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新制度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大量增加,农村中小学运转水平大幅度提高,教育乱收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的教育负担大为减轻。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去年前三季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覆盖面85.53%,参加人口达7.26亿人,参合率85.96%。“新农合”累计受益超过2.63亿人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国务院去年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全国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保障低保对象已达3000万人。

  此外,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民生活也更加方便了。中央政府每年拨款60多亿元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国总体计划为此投入600多亿元。

  不仅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而且越来越多的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已累计解决91.95万无电农户335万人的通电问题,公司供电区域已有21个省(区、市)实现了“户户通电”;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246.6亿元,同比增长23.6%。

回答2:

  从2004年开始执行的农业3项补贴政策,在有力促进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情况变化也开始显露弊端。一是不管农民是否种田、种多少田,3项补贴“人人有份”,对种田大户和专业户不公。尤其一些种粮大户承包大面积土地之后,种粮补贴仍由原承包农民领取,使种粮大户无法享受3项农业补贴,难以抵挡农资价格上涨对种粮利润的侵蚀。二是“撒胡椒面”式的3项农业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作用开始减弱。随着农村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三农”问题出现,粮田抛荒现象显露苗头,很多农民“洗脚上岸”,成了只领补贴、不种粮的“空饷户”,挫伤了种粮大户积极性。三是3项农业补贴政策无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形成,无法改变“大农业、小市场”供需不对接生产格局,无助于走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和农业生产资源浪费,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考量,两部委适时调整农业3项补贴政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推动农村种粮格局新变化,形成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谁多种粮就多拿补贴的良性补贴机制。其次,农业3项补贴政策调整会刺激种粮规模化生产,加速龙头种粮大户形成,有利于扭转过去单一、分散、信息不灵的粮食生产格局,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尤为重要的是,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消除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局面,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再次,用补贴资金建立农业生产担保体系,可吸引银行机构对种粮大户贷款支持,有助解决种粮大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政策出台了,关键还要执行到位。就目前而言,须做好3项工作: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手段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农民误会,避免产生社会矛盾。
  二是继续鼓励农民承包农村闲置粮田,鼓励规模化生产,遏制粮田撂荒现象。
  三是要加强检查监督,防止政策走样,打击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农业3项补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