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历史有多少年

汉朝最后的皇帝是谁?
2024-11-25 23:22: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在公元220年被曹丕控制,被迫禅让于曹丕,东汉灭亡。

扩展资料: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刘协

回答2:

四百零七年;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在公元220年被曹丕控制,被迫禅让于曹丕,东汉灭亡。

扩展资料:

一、汉朝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二、刘协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

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参考资料:刘协-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汉朝-百度百科

回答3:

四百零七年;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扩展资料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参考资料:刘协-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汉朝-百度百科

回答4:

汉朝享国四百零七年,末代皇帝是汉献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不认为是正统政权),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扩展资料: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

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汉昭帝继位后,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的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废掉傀儡汉孺子刘婴,建立“新”朝,从此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即位称帝,国号仍旧为“汉”,史称光武帝。

刘秀针对西汉灭亡教训,在统一全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休养生息,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时期,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权,建立“魏”国,东汉至此正式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回答5:

汉朝四百年,中间有一段时间是割裂的,那就是王莽建立了新,我们常常说篡汉,但毕竟新朝存在了17年,可以说人们还都是认可这个王朝的(西汉末普遍对汉朝失望),而到王莽身死时,身边仍有3000儒术,我们可以感受一下那个改朝换代的岁月里人们对某王朝的支持并没有那么笃定。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东汉(25年—220年)

很显然中间割裂了17年,也就是说汉朝的帝系断了,如果没有刘秀,就没有了东汉。


历史上的“汉”政权

那么刘秀的继位,从理论上和事实上来讲大体与西汉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我们很多时候讲,这就是两个朝代。历史上,我们分的很清楚,比如二十四史并没有将两个西汉、东汉混为一谈,东汉班固将西汉的历史编作《汉书》,如果同样是一个朝代,东汉是不能这样编史的,也是从《汉书》开始,中国有了断代史,既然是断代,西汉和东汉在历史的描述上就应该是两个部分(朝代)。南朝宋范晔将东汉的历史编作《后汉书》,在历史时期,通常用前汉、后汉来区分这俩个朝代,后来汉的名号又不断增加了,比如刘备的蜀汉,匈奴人刘渊也建立了汉(后改称赵,又称前赵或汉赵)他们都自称与汉高祖刘邦有血脉关系,于是国号都为汉。

除了有血缘关系之外。中国后面的历史中也出现了很多汉,大致分为两种:一汉水附近建立的政权,二自己姓刘,国号选择汉。

后汉。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刘知远建立的政权。

北汉。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刘崇建立政权。

南汉。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刘隐、刘龑所建的政权。

玄汉。绿林军“更始将军”刘玄掌权执政,故称“更始政权”。

赤眉汉。刘盆子所建的政权。

成汉。也称成、后蜀;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李雄建立的政权。

邢汉。北魏末期,邢杲所建的政权。自称汉王,年号天统。

侯汉。南北朝时,侯景篡夺南梁政权所建。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

朱汉。朱泚所建的政权,公元783年称“秦”,公元784年改称“汉”。

郝汉。金朝末年,郝定所建的农民政权,于公元1216年建立大汉政权,自称皇帝。

陈汉。元朝末年由陈友谅在湖北、江西建立的一个王朝,后被明朝所灭。

有这么多的汉,他们为了正统,以获取政治优势,或者认为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国号大都直接称“汉”。但是这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就麻烦了,应该怎么区分呢?一是统治者的姓氏,如陈汉、邢汉、侯汉、朱汉、郝汉。而那些刘姓存在较长时间的政权怎么办的?就根据定都的地理方位,如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南汉(番禺也就是广州)、北汉(太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比东汉更后,取法西汉、东汉,更容易使二者作同一范畴考虑,而且作为最辉煌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东汉在血脉上和政策上都更加相近,故而我们往往将西汉、东汉作为大一统的“汉”来考虑。在“汉唐”这样的叫法上,我们会将西汉、东汉并成为一个伟大的时期,“大汉四百年江山”的说法通常使汉朝更加辉宏。


东汉

在新末群雄逐鹿的局面下,比刘秀身份更近的刘姓宗室有很多,最大的两枝起义军推选的皇帝均不是刘秀,可以说刘姓宗室有资格当皇帝的有很多,但怎么排也排不到你刘秀。所以刘秀是刘邦的子孙不假,但远祖刘发就已经是庶出了,经过两百年的繁衍,其实也就是你姓刘而已,汉朝政权跟你刘秀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通常会讲“东汉开国”,东汉你这个朝代完全是自己打出来的,与皇位的传承没有什么关系,但毕竟是刘姓子孙,高祖血脉的旗号毕竟可以为打江山省不少的力气,而且百姓也认刘姓这杆旗,刘秀开国仍称“汉”也是时代的必然。

对于刘秀其人,毛主席的评价是“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可谓评价极高,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在毛主席眼里还是略逊一筹的。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称:“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而谈到刘秀建国的艰辛时,称“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刘秀虽说是宗室,但从小也是伺弄庄家的汉子,他的实力就也是比朱元璋强那么一丢丢。

他的建国可以说是开启了另一个朝代,不论是谥号为“光武”,还是其年号“建武”都表明了他建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另外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虽然名义上相近,民族相同,但毕竟是两个朝代了,这一点上我们认识比较统一,但如果将历史时期缩短,金朝灭亡20年之后,有一个类似努尔哈赤的人又建立了金政权呢?这是在中原王朝的概念里。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也跟辽没有什么关系了吧(实际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