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巴尔扎克简介!

2025-01-25 08:32: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巴尔扎克
(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为他带来巨大声誉,也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放下第一块基石,巴尔扎克将《朱安党人》和计划要写的一百四五十部小说总命名为《人间喜剧》,并为之写了《前言》,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基本原则,从理论上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回答2:

巴尔扎克的生平 《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也是西欧前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全名为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其实他的真实姓名是奥诺雷·巴尔萨。因为父亲觉得巴尔萨这一平民姓氏不光彩,便改为贵族姓氏巴尔扎克。一七九九年五月二十日,巴尔扎克出生于工商业相当发达的法国西部城市教尔(另译名杜尔)。巴尔扎克的父亲原是农民出身,早年进城,由于善于钻营,终于在法国大革命和帝国时期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属暴发户,因此也就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贵族的姓氏。巴尔扎克母亲,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是银行家的女儿。巴尔扎克的父母由于受生活环境影响,对钱财的关心是可想而知的,这对巴尔扎克的人生有着很深的影响。巴尔扎克不满五岁便到都尔郊外的圣西尔上学。一八0七年至一八一三年,他进了一所名为旺多姆的教会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管理差不多完全是封闭式的,六年之中,巴尔扎克只同家人见过两次面。一八一四年,巴尔扎克全家迁居巴黎。随迁的巴尔扎克先后进过巴黎的几所私立寄宿学校读书。一八一六年,十七岁的巴尔扎克按照父亲的安排,进了法律学校攻读法律,这同时,他还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中见习。在此期间,巴尔扎克并无意于从事法律工作,那时候的他便已经爱上文学创作。他还经常设法去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并获得了文学学士的学位。一八一九年,从法律学校毕业的巴尔扎克,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正式宣布自己的志愿是从事文学写作,并开始一个人住在巴黎的一个小阁楼上投入写作。当时,父母实在是对他无可奈何,便说好了给他两年时间,让他去表明自己究竟有无文学才能。正因为如此,家里只给巴尔扎克极其有限的金钱接济。而巴尔扎克一开始时的写作又极不顺利。头两年,巴尔扎克写出了一部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题材的悲剧《克伦威尔》,但这部作品却以失败告终。不过,巴尔扎克并没有灰心丧气。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四年这几年期间,他又用多种笔名或与别人合作写出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神怪小说。然而,这些以模仿为主的作用还是无法使巴尔扎克摆脱经济拮据的窘境。为此,在以后的几年里,巴尔扎克为了不依赖人,自然更想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他做起了投机商人来。他先做出版人,接着又做印书人,最后还开办了印刷厂、铸造铅字。可是,一切都没有成功。不仅如此,他还负债累累,等到他将所有的生意都脱手时,他所剩下的只是一身的债务。于是,巴尔扎克就又重新回到了他的创作上来。他似乎也只有写小说来还债务这一条路可走了。事实上,前面这个时期的忙这忙那,到处碰壁,也给了巴尔扎克不小的收获:他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的残酷现实。这就使他以后的创作有了“源泉”。一八二九年,经过两年时间的搜集整理材料和埋头写作,巴尔扎克终于发表了小说《朱安党人》,该书反映了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以后贵族君主主义的朱安党反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叛乱,共和主义者对他们的斗争以及最后朱安党的失败(另译名《舒昂党人》)。这是巴尔扎克第一次用自己真名发表的小说,堪称巴尔扎克的成名作,同时,它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作品,是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开始形成的标志。从此之后,巴尔扎克的人生也就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最终,他以二十年的心血和精力为代价,塑造起了欧洲文学史上、同时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座光辉灿烂的纪念碑——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可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巴尔扎克的生活几乎都是朝不保夕。他先前欠下的债务由于利上加利,在不断地膨胀着,这使巴尔扎克的生活充满了惊涛骇浪。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历史学家泰纳在他所著的《巴尔扎克论》中论述的一件小事,或许很能说明巴尔扎克的生活境况:那是在一八四八年(巴尔扎克去世前两年),有人见巴尔扎克住的房子很漂亮,便很些羡慕,不料巴尔扎克的回答却是:“这一切都不是我的。我是住在朋友家里,我给他们当门房。”为了对付沉重的生活压力,当然,也有充分的理由说那是为了事业,体格魁梧,两肩宽阔,头发厚密,眼睛射着胆大的光芒,嘴上长着肉感的双唇,笑着响亮,牙齿像铁叉子一样坚实的巴尔扎克,几乎每天都在干着不堪重负的活儿。他差不多天天半夜就起床,先喝上一杯咖啡,然后便投身于写作之中,一气工作十二个小时;他还“经常将自己独自关在家里,一关就是一个半月或两个月时间,把窗子全部关上,不读一封外来的信,点起四支蜡烛,穿着圣明会式的白袍,有时一天要工作十八小时。”(引自《巴尔扎克》,巴氏印书人维尔台著)。这之后,他又要赶到印刷局,一面校阅书样,一机思考着新的写作计划。他写作之余,还创办过两种杂志,又试写过三四个剧本,并订过十几个企业计划。正是由于长期紧张而繁重的劳动损害了身体,巴尔扎克去世时才五十岁。好那是在一八五0年八月十八日这天。他的死因是患热血症,而这与他经常在夜间工作,为熬夜不得不喝过量的咖啡以提神,有着直接的关系。巴尔扎克与世长辞后,著名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悼词中这样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泰纳则在他的《巴尔扎克论》中以这样一句结尾:“我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说法:巴尔扎克跟莎士比亚和圣西门三人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人性的丰富的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