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第一步:选定经典书目
此次博雅杯仍以学生投稿的方式进行。从前年起“博雅杯”官方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而是由学生自行选择一本感悟较深的人文类经典著作,既可针对全书,亦可针对某些篇章独立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评论,发送至复旦招生办就可参赛。
校方曾解释,复旦之所以不开具规定书目,是因为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对人文经典的思考。
换言之,学生对作品的选择反映了他的阅读面和思想深度,因此学生在选择书目上要十分慎重。有业内人士指出,书目的选择并非没有方向性,而是要把握两点:参考往年学校提供的书目,把握大致的选书方向;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书目(若无熟悉的书目,起码对书的背景人物、时代比较了解)。千万不能选择太大众化或者通俗化的书,这可能给教授们留下思想肤浅的印象。
第二步:搜集资料仔细阅读
在选定书目后,学生不要立即写作,而是应该花较大的精力认真阅读书籍并做资料搜集的功课。
据往届获奖者传授的方法,学生可以先通读一遍,了解大致情节;第二遍细读,边读边做笔记,按照书的章节、整体的构架等列出提纲。此时,学生可以用到学历史常用的归类法,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的方向,理清整本书的思路。最后再做第三遍重点阅读,不太重要的情节就可以省略掉。在重点阅读的基础上,还应尽可能翻阅相关的书籍。
在仔细阅读完书目后,学生还应做好相关资料搜集的工作,这既是为了写作做准备,也是为了接下来的面试做准备。资料搜集的内容包括作者的个人资料、作者的好友、书的时代背景、书的影响力、相关书籍、其他人的评论文章等。
要提醒考生的是,搜集资料仅供参考之用,征文必须由应征学生独立完成,参赛获奖的文章,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一经发现抄袭,立即会被取消获奖资格。
第三步:提出见解扎实写作
高中作文一般都在800字左右,学生少有机会写3000字的论文。因此,对学生来说,关键是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的时候建议先列出提纲,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材料填充。
在前几次的“博雅杯”中,学生提交的作文中围绕巴金的《寒夜》、罗素的《西方的智慧》、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评论文章较多。一些教授评价,有的学生文笔漂亮,有的学生思考问题很深,但文字既精彩又观点独特的学生并不多。
因此,过来人建议,考生写论文首先应有一定的深度,要有一定学术性。这正是对报考者知识面和研究能力的考查。其次,文字要优美,写作中应尽量突显出自己扎实的人文素养,无论是立论还是论证都要有根据和逻辑。而校方也建议学生能深入文本原意,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当下的文化背景,做出既言之有物又见解独到的解读。
提醒
观点最好原创
在历届博雅杯中,教授们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量以及思维方面的潜力。参赛文章只是大学的敲门砖,与大学教授面对面交流才是关键。
为防止学生弄虚作假,这两年在评审论文时,都要运用技术手段,并且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因此,建议学生重原创性。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另类的视角,甚至是批评、推翻前人的看法、观点都无妨,只要你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但千万要注意,不要生搬硬套书上、前人既定的观点思想,没有自己思想的学生很容易直接出局。
写作忌用套路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点燃一盏灯,捧起书卷……”在2010年参加复旦博雅杯的全国2291位高三生的读书评论中,出现了很多与这段内容差不多的开头。
一位博雅杯评审专家表示:“很多学生的文章交上来都一个套路:先对参选书目进行一个简单概括,然后指出其中的中心思想,接着对每个章节进行分析。整篇文章读起来就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参。此外,一些文章的开头都差不多。虽然‘夜深人静读书’可能是个真实的场景,但是出现频率太高了,就难免让人怀疑是同一个写作套路了。 ”
不要“过度引用”
除了写作套路相似,在过去学生递交的文章中,出现明显的“过度引用”问题。在教授们看来,“过度引用”不仅是反映出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还牵涉到了考生的个人诚信问题。考生对此要引起充分重视。
一名评审专家告诉记者,与其他的征文比赛不同,复旦博雅杯主要看从文章中显现出来的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筛选文章时,首先不是看学生的文笔多么漂亮,而是看学生是否具有人文学科的专业素养。比如,是否具有思考哲学问题的基本素养和眼光;是否具有研读史料的基本功,能否对历史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对文学作品有没有文本分析的能力等。
楼上这是复制党啊
没看到说“有经验的过来么”
好吧、我是没经验的、无视我(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