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持之以恒
人到中年以后,大多数人不愿意活动。在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后,应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特别要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②循序渐进
中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应遵循由小量到大量的原则。因为人的体力、耐力、灵巧度等都是逐步提高的;人的内脏器官、功能活动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以不产生疲劳为度。
③动静适度
所谓动静适度,应以“轻、柔、稳”为原则,在体育锻炼初期,宁少勿多,宁慢勿快,逐渐递增。中年人运动时特别应避免快速、旋转或者有可能跌倒的动作。过度的运动对健康不利,容易引起疲劳,甚至造成内脏或躯体的伤害。所以,在运动时应注意适当休息。
④运动时间
早晨空气新鲜,精神饱满,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间。刚吃饭后,不宜马上进行活动,应休息1~2小时后,才适宜锻炼。当然,各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运动时间。
运动前,应先做准备活动,以防突然剧烈活动而导致心慌、气促、晕倒等现象。运动后,宜进行整理活动,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利于全身脏器的调整,亦可预防对身体不利因素的发生。若身体不舒适或感觉体力不支时,勿强行锻炼,可减量或暂时停止锻炼。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负荷、使用的器材、锻炼程度、周围环境、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的运动内容和方式。
更年期应选择各关节、各肌肉都活动的全身性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游泳、气功、保健体操等,能使头颈部、躯干、上下肢都得到全面的锻炼。不宜做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的剧烈运动,如冲刺、跳跃、憋气、倒立、滚翻等。
2.要掌握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量太小,达不到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产生弊端,对健康不利。适宜的运动量应限制在中等或中等以下。如何判断运动量的大小及恰当与否?通常在锻炼后身体感到有些发热,微微出汗,无疲劳感,感到轻松、舒畅、食欲和睡眠都很好,就说明运动恰当,效果良好。如果运动后感到头昏、胸闷、气促、恶心、食欲与睡眠不好,有明显的疲劳,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3.要循序渐进
运动强度:由较小逐渐过度到中等程度,以中为度,不要做大强度运动。运动方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时间要逐渐增加,难度逐步提高。每次运动要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逐步过度,开始前要有准备运动,停止前要做整理运动。
4.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
最理想的锻炼地点,应该是空气新鲜的地方,如湖滨、公园、清洁宽敞的绿化地区。不要在马路上锻炼。如在工厂、住宅区锻炼,应选宽敞,通风的场地,并注意远离正在排烟的烟囱,有风时应在上风向运动。
锻炼时要注意时间。清晨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是锻炼的好时光。但在一些大型厂矿比较集中的地区,冬季早晨雾多,空气尘埃多,因此,最好在太阳出来稍后一些时间或太阳落山前进行锻炼。另外,饭后不要马上运动,以吃饭1~2小时后再运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