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解释为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有一类雨况,雨点大如豆,却又十分稀疏,落下时作噼啪乱响,若伴有呼啸风声,常常令人在夜晚朦胧半醒,留下深刻印象。
2.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有一点晕晕的。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古人说不胜酒力,认为酒的力量使人晕醉,休息一晚,酒力逐渐减退,便恢复清醒,不消残酒,应该是说一夜睡眠,仍然有部分残余的酒未被抵消掉力量。
3.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应该是丫鬟吧,听见主人醒来打哈欠,丫鬟便来卷床帘,服侍小姐起床。小姐想起昨夜朦胧中雨点滴落、狂风呼啸的巨大响声,便关心地问院子里的海棠有没有事,丫鬟说老样子。
4.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这个解释我不同意,就算以后进了棺材也不同意。莫名其妙的。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瘦"形容人憔悴瘦削的面容,形容花柔损的状态。花瓣的硬度小,大雨过后常常发皱、打蔫,而叶子硬度大,几乎不受影响,古人眼里,一场大雨,使叶子吸饱水分,反而变得更肥厚。
所以丫鬟说海棠花还是老样子,没有被夜雨打的残破凋零。小姐便生气了,即便雨点稀疏,娇嫩的海棠花没有受到大的伤害,也肯定十分憔悴(叶子则恰恰相反),所以~你怎么能说是老样子呢,你应该回答说绿肥红瘦,知道了吗?记住了没?没文化又不细心~
白话译文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这首小令是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色泽浓艳,形象逼真,从来没有为人道过。甚至在用韵上,依律上、去可以互押。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象∶“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跌宕入耳。
再看词中的问答。“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问得多悄,答得淡漠。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 《如梦令》小词,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浑成天巧,非圣于词者不能到此。女主人公出于对花的关心,问得那么认真:出于惜花的心情,驳得那么恳切。
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出自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评价非常得当。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诗朗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