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00字作文: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写好的发邮箱1301207394@qq.com

2024-12-24 16:21: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人类认识世界的限制

1927年春天,25岁的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们如何认识周围的物理世界?
答案似乎很明显——通过观察和测量。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微观粒子表现出波动的性质,而电磁波又表现出粒子的性质。量子理论把的这种怪异的现象称为“波粒二象性”。海森堡意识到,它对于回答我们如何认识物理世界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海森堡指出,想要观察微观粒子,就要用到光或其他形式的电磁波。假设我们想确定一个移动电子的位置,由于电子很小,我们只能通过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才能“看到”它们。根据量子理论,这种电磁波也具有类似粒子的动量,因此,海森堡说,任何对电子的观察都是电磁波对电子的“碰撞”,都必然会改变电子的速度。越想精确地测定电子位置,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对电子的“碰撞”就越厉害,电子的速度改变就越大。换言之,要测量电子的位置而不影响其速度是不可能的——对一方面的测量越确定,对另一方面就越不确定。我们永远不能同时在这两方面得到准确无误的认识。
海森堡推导出了一系列的数学公式,这构成了测不准原理的核心。海森堡认为,如果不能得到关于电子目前状态的准确知识,那就完全无法预测下一步它会是什么状态——我们最多只能知道状态出现的概率。海森堡的结论是:测不准原理是我们观察和测量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人类认识周围的物理世界的极限,是对哲学范畴中因果关系的挑战。海森堡指出,如果人类期盼像上帝那样无所不知,测不准原理就是永远不可逾越的障碍。
海森堡的论文引起了当时的物理学家们激烈的争议。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尼尔斯·玻尔基本同意海森堡的理论,但认为引起不确定性的因素远比观察和测量造成的“惊扰”更加复杂。玻尔认为,不确定性的基础是互补性。玻尔指出,在经典理论中相互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成了相互补充的一些侧面,波粒二象性正是互补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 经典意义的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这就是著名的“互补原理”。
海森堡的反对者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海森堡的论文刚一发表,爱因斯坦就开始设法诘难测不准原理。尽管物理学家们根据测不准原理,很快就破解了放射性衰变和太阳核聚变这些重大的科学之迷,但是爱因斯坦仍然坚持认为这种理论只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所有这些不确定性都表示量子理论还不完善。
爱因斯坦于1935年提出了一项他认为能够驳倒测不准原理的假想实验:设想有一个分子由A和B两个原子构成,然后分子裂变,把A和B分别射向相反的方向。根据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任何对A准确位置的测量都将使我们难以知道A的准确速度。但爱因斯坦认为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到:根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意味着A和B一定会以相同速率向相反方向运动。因此他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同时测量A的位置和B的速度来完全确定A的状态。
针对爱因斯坦的挑战,玻尔提出了反驳:测不准原理既影响A也影响B,也就是说,就在我们测量A的位置的同时,测量行为立即会对B的速度造成影响,令测量结果完全符合测不准原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玻尔认为即使两个微观粒子距离很远,这种作用也会瞬时发生。表面看来,玻尔的论点打破了爱因斯坦建立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的法则。但玻尔认为,这对微观粒子从来没有真正分开过,一旦同时形成,它们就永远“纠缠”在一起。爱因斯坦愤慨地表示:他完全不能接受玻尔如此“诡异”解释。
1982年,法国物理学阿兰·阿斯佩进行了“量子纠缠”实验,结果证明玻尔是对的。今天,“量子纠缠”效应为全新的通讯方法——“量子通讯”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秘密信息的传送都要冒着密码落入敌手的风险。“量子纠缠”实验表明,成对微观粒子即使相距很远,其中一个也能立即显示另一个是否被观察。如果利用纠缠的光子输送信息,那么任何试图非法读取信息的行为都会立即被发现。
当海森堡第一次提出测不准原理时,它震惊了当时的物理学界。85年过去,它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认识论和世界观。最初看上去,测不准原理似乎完全是负面的,不确定性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限制。然而只有承认不确定性,人类才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所进展。

回答2:

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我们如何认识周围的物理世界?通过观察和测量。
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微观粒子表现出波动的性质,而电磁波又表现出粒子的性质。量子理论把的这种怪异的现象称为“波粒二象性”。它对于回答我们如何认识物理世界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想要观察微观粒子,就要用到光或其他形式的电磁波。假设我们想确定一个移动电子的位置,由于电子很小,我们只能通过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才能“看到”它们。根据量子理论,这种电磁波也具有类似粒子的动量/
任何对电子的观察都是电磁波对电子的“碰撞”,都必然会改变电子的速度。越想精确地测定电子位置,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对电子的“碰撞”就越厉害,电子的速度改变就越大。换言之,要测量电子的位置而不影响其速度是不可能的——对一方面的测量越确定,对另一方面就越不确定。我们永远不能同时在这两方面得到准确无误的认识。
推导出了一系列的数学公式,这构成了测不准原理的核心。海森堡认为,如果不能得到关于电子目前状态的准确知识,那就完全无法预测下一步它会是什么状态——我们最多只能知道状态出现的概率。结论是:测不准原理是我们观察和测量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人类认识周围的物理世界的极限,是对哲学范畴中因果关系的挑战。如果人类期盼像上帝那样无所不知,测不准原理就是永远不可逾越的障碍。
论文引起了当时的物理学家们激烈的争议。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尼尔斯·玻尔基本同意理论,但认为引起不确定性的因素远比观察和测量造成的“惊扰”更加复杂。玻尔认为,不确定性的基础是互补性。玻尔指出,在经典理论中相互排斥的不同性质,在量子理论中却成了相互补充的一些侧面,波粒二象性正是互补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 经典意义的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这就是著名的“互补原理”。
反对者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论文刚一发表,爱因斯坦就开始设法诘难测不准原理。尽管物理学家们根据测不准原理,很快就破解了放射性衰变和太阳核聚变这些重大的科学之迷,但是爱因斯坦仍然坚持认为这种理论只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所有这些不确定性都表示量子理论还不完善。
爱因斯坦于1935年提出了一项他认为能够驳倒测不准原理的假想实验:设想有一个分子由A和B两个原子构成,然后分子裂变,把A和B分别射向相反的方向。根据测不准原理,任何对A准确位置的测量都将使我们难以知道A的准确速度。但爱因斯坦认为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到:根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意味着A和B一定会以相同速率向相反方向运动。因此他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同时测量A的位置和B的速度来完全确定A的状态。
针对爱因斯坦的挑战,玻尔提出了反驳:测不准原理既影响A也影响B,也就是说,就在我们测量A的位置的同时,测量行为立即会对B的速度造成影响,令测量结果完全符合测不准原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玻尔认为即使两个微观粒子距离很远,这种作用也会瞬时发生。表面看来,玻尔的论点打破了爱因斯坦建立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的法则。但玻尔认为,这对微观粒子从来没有真正分开过,一旦同时形成,它们就永远“纠缠”在一起。爱因斯坦愤慨地表示:他完全不能接受玻尔如此“诡异”解释。
1982年,法国物理学阿兰·阿斯佩进行了“量子纠缠”实验,结果证明玻尔是对的。今天,“量子纠缠”效应为全新的通讯方法——“量子通讯”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秘密信息的传送都要冒着密码落入敌手的风险。“量子纠缠”实验表明,成对微观粒子即使相距很远,其中一个也能立即显示另一个是否被观察。如果利用纠缠的光子输送信息,那么任何试图非法读取信息的行为都会立即被发现。
当第一次提出测不准原理时,它震惊了当时的物理学界。85年过去,它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认识论和世界观。最初看上去,测不准原理似乎完全是负面的,不确定性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限制。然而只有承认不确定性,人类才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所进展。

务必采纳!

回答3:

巴蜀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