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学的发展

2024-12-18 02:05: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中国文学正在世界各地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在世界文学大家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文学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理解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中国文学的内核和精神,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如何,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为此,本报特刊发一组作家批评家关于这些问题的对话。 ——编 者
  
 

 中国文学的地位在提升
  余 华:

  当一个国家的文学健康发展的时候,每一个作家都认为他的写作是最正确的,他能够走向文学最神圣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才能呈现它的丰富性,才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选择,如果大家有一个完全一致的方向的话,那就又回到“八个样板戏”中去了。每一个方向其实都是针对作家个人而言。
  对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我有一点体会。七年前,我第一次去韩国,在书店里基本看不到中国作家的书,现在看到他们的出版商们都在热情洋溢地出中国作家的书。大概明年有几十位中国作家的书将要在韩国出版,这确实是很难想像的。还有2004年的巴黎书展,不去不知道,去了吓一跳,有那么多中国作家的书被翻译成了法语。
  现在,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在美国,中国作家出版作品不仅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他们已经开始竞争了。从这一点来看,一方面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达到了世界文学出版的标准;另一方面还与我们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这一代作家很幸运,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这也是必须要承认的。
  格 非:
  我觉得“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是被建构起来的,世界文学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概念,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世界文学,比如,我们一度认为世界文学是俄国的文学,是苏联的文学,后来就是西方的、美国的。实际上,世界文学有各种不同类型,文学的传播也与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政治有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家出国的机会多了,对一些情况也了解清楚了,我跟外国的一些同行交流,他们认为最好的文学环境当然还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有专业作家制度,而且,中国作家还可以在大学任教,空间还很大,一本书出来,怎么也能卖个四万五万的,养活自己不成问题,所以他们反而非常羡慕中国作家有汉语这种语种所覆盖的巨大市场。

 

 什么是中国的文学精神
  李敬泽:

  我特别同意格非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世界文学是“被建构”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自然的世界文学。“世界文学”这个概念基本上是从歌德开始的。在中国,“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图景确实随着我们整个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变化。早期,我们说起世界文学的时候,我们主要所想到的是波兰文学、土耳其文学、印度文学,因为我们都是一样受欺侮的民族;后来又变成了俄苏文学;那么现在我们的经济繁荣了,在谈到世界文学时更多地会说“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
  我总是觉得:不管我们建构的图景是如何变化,在我们的文学写作中,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在我们现有的文学作品中,也总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真正地毫无困难地被纳入所谓的“世界文学”秩序中去的。也就是说,总有一些东西是一个我们怎么想像出来的世界文学图景都没法消化的东西。比如《水浒传》《红楼梦》,在中国确实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不仅仅因为它是传统,也不仅仅因为它是古典,也不仅仅因为一代代人在读它,而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体现了我们中国、中国人、中国民众所能够掌握、领会的某些根本的文学精神。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
  面对着困境,面对着这个时代,我们的作家有着巨大的焦虑。我看到张清华的一篇文章,写到我们的历史境遇,写到了我们的精神境遇,“我们经过了时代和历史的大变,最后被扔到一个精神的荒原之上”。我觉得说得特别的好。但是假设我是《水浒传》的作者,我对这一切都不会大惊小怪,我觉得就这些所谓的境遇而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曾经反反复复地接受过,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命运。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看当时的书、报纸,每一代人都是在这样地“哀嚎”着,生活依然在继续。那么同时在一个“水浒式”的视野中,这种时代的表现风气其实不是十分重要。或者说我们的古典作家、中国的读者对于这种人生、时代、世事变迁的沧桑有一种直觉,他知道什么是沧桑什么是恐吓,某些东西是会过去的,是浮云、是沧桑,某些东西是坚硬的,横亘在那个地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在论述古典小说,我是说即使我们有很大的焦虑,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文学放到世界文学图景里面去,我们希望在整体世界文学的资源里来认识我们的现实,来表现我们的现实,但是我想那些不能被消化的东西,那些在我们的文学中一直起作用的东西,可能也还是处理我们这个时代和处理我们这个时代经验非常有效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予以充分地关注。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固然确实有“枯竭”的表现,所有看上去很好、很美的思想都被说光了,所有的手法都被用光了,但我想如果我们的文学不是像军事竞赛一样发明新办法、好看的思想,而是说我们设法重新找到那个在色相之外真正的在我们人生、生活中运行着的东西,那么我觉得文学就依然还可能找到生存的力量所在。

  唐晓渡:
  我们现在的许多作品已经被翻译到国外,而国外读者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是怎样来接受我们中国当代文学的呢?这也是我们要追问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想首先是把中国文学内在于世界文学来谈。这也是歌德所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以后越来越明显一个迹象:你不可能设想离开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去孤立地谈一个国家文学的发展,包括诗歌的发展。所以说这个趋势尽管在“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基本上可以看出这个迹象。
  那么国外读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接受中国文学的呢?我就想到一个人,在国外引起的反响之大,我想在当代没有谁能超过盛成先生。在法国,因为《我的母亲》而引起了巨大反响,瓦雷里为他作序,那么多一流的作家为他捧场,各国的元首邀请他作客,这种风光恐怕没有哪个当代作家享受到过。那么我们在看这个现象的时候,我们会想盛成先生是以什么吸引了这些著名的作家学者呢?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因素。这里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他当时在巴黎大学讲《易经》,瓦雷里坐在第一排,他扑上去抱着他说:因为你,我知道中国有这么高深的哲学。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在这其中有一个时间的优势问题,他是最早一个在西方文学世界发出声音的作家。但是我觉得这和时间关系并不大。据我所知,这不仅鉴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理解,也在于他把当时的中国的那种生存经验、中国人看问题的那种方式表达了出来,最重要的是,他的那部小说是用法语写的。我也与一些法国学者交流过,其实他们对盛成的承认也是承认了他的法语写作。他们说,由于他的出现,短语写作成为法语写作的一个重要方式。我想盛成先生的短语写作是从中国的汉语带过去的,特别是诗歌,他的国学底子、哲学底子也非常深,才引起那样的轰动。

 

 坚守中外文学共同的基点
  莫 言:

  像我这样的人,每天都趴在自己的家里写东西,偶尔也会想像一下当代文学的当下状况,就会感觉到现在是“乱箭齐发”的状态,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把箭,一把弓,对着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射去。有的人射中天空中的鸟,也有的人只射中空气,完全没有目标。你也可以想像成万马奔腾的状态,这种万马奔腾并不是沿着一个方向,而是面向四面八方。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方向是最正确的,每个人也认为自己的文学方向通向文学的终极目的,所以很难对别人做出一种是非判断,也很难认同别人所选择的方向。当然,这样的写作也不是完全取决于作家的主观意志,也是每个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方式以及写作的内容。当前中国社会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文学队伍的多元化和文学创作多样化,一些老干部出身的人在写作,像我们这种5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在写作,像“80后”的写作,也不要以为是很年轻的写作了,他们后面还有更年轻的人在写作。每个人在文学里面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所批判,有所歌颂。
  目前,似乎很难找出一个共同的东西让大家感兴趣。是不是文学就没有一点共同性了呢?也不绝对是,认真想起来,真正的好的文学恐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时刻关注着人类的命运,关注着人的生存状态,关注着人的情感变化和发展状态。我想这一点也正是中国文学能够进入世界文学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中国作家的小说,中国诗人的诗歌,中国剧作家的戏剧,之所以能够被翻译成外文,外国的读者能够观赏和阅读,我想是因为中国文学也具备了世界文学广义的基本的特质,也就是对人的关注,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这种“一盘散沙”和“乱箭齐发”的写作状态和作品状态,还可以用“人”这个最根本的一点把它“拢”起来。我想我们要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命运,包括关注自身,关注自我,牢牢抓住这一点,中国文学才能更好地进入世界文学的范畴。
  张清华:
  我对于目前中国文学的状况感到“迷茫”——当我面对文本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有信心,因为当我细读莫言、余华、格非、李洱等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我非常有信心,觉得他们的作品一点也不亚于那些最重要的我们读到的外国作家;但是当我“掩卷而思”,闭上眼睛想像整个“文坛状况”的时候,我又感到比较焦虑,迷茫。确实,我们整个民族在这样一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能力,以及由这种能力产生的精神合力,这些应该在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闪现出来,当然这种闪现不一定是在目前,它也许已经有了,但是要想诠释出来要等多年以后。时代和文学有时是错位的,所以作为一个研究者去判断的时候,我感到不那么好下结论。
  当年歌德其实是看了一本中国清代的三流小说《玉娇梨》——也许还有《好逑传》——的时候,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的说法,他说“中国人的思维、行动、感觉,和我们几乎完全一样”。我想,文学的世界性,首先不是基于它的语言方面的要素,还是一个民族灵魂里面、骨子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古代的中国人并不太了解古代的西方人是怎么生活的,但是他们的作品和一个西方的作家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文学的世界性从来不是基于这个作家懂几种语言,而是基于一个作家对人类命运、对人性的理解,我们还是应该有信心,我总是不敢把问题想得很高,但也不想把问题想得很低。
  所以最后我想表达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没有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想像的那么糟。

  难题:重寻文学的出发点
  陈晓明:

  这些年来,无论我们说文学边缘化也好,说衰弱也好,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现场:大学中文系的招生量节节上升;虽然文学期刊有所衰落,但北京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有1500部左右,这在过去不可想像。现在按汪政、晓华的统计,全国每年有4000多部。这样看起来,我们的作家青春焕发,笔头矫健。同时,我们也看到博客等网络平台使文学的书写简易化,带动了文学书写参与人们的生活,文学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文学在大众化、廉价化、碎片化,比如说变成手机短信和帖子。所以我说它也跟着“幽灵化”了。同时我们也缺乏了对文学作品内容用心去感受的态度,我们很难再找到激动人心的作品了。其实我们这些年出版的作品跟过去相比,你怎么能说它们不好呢?但横看竖看总觉得它们不能打动你,不能感动你。我们总是说跟上世纪80年代、跟古典作品相比,这些作品不行,但我们从来没有问过,我们是否还有一颗感受文学的心?到底有多少人是热爱文学的,是怀着一颗虔敬的心去感受它呢?所以我要说的是枯竭,一方面是人心的枯竭、精神的枯竭,另一方面是文学本身的枯竭。
  中国这样一个如此蓬勃兴盛的资源库,它可以提供给文学的又有多少呢?这确实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文化现在缺少思想的动力,我们不再有可以产生原创性思想的东西。我不知道在一个社会,没有思想动力的文学会是怎样。这是非常可悲的。我的一些同行朋友说中国文学在21世纪要引领西方,要用中国文化去带领西方和世界,我觉得这基本上是一厢情愿。我问,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化?你解释一下,中国当代文学是由一些什么东西构成的?他们马上就失语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枯竭实际上是我们文化思想原创力的枯竭。而这种枯竭,在西方六七十年代有过新理论的勃发,但创作上很难花样翻新。后来新理论也枯竭了。我们都知道后现代、解构都有不好的名声,大家都把它们看成是颠覆的、破坏的,这其实是对后现代和解构主义的极大误解,从德里达80年代的思想来看,解构和后现代是肯定性的,是建设性的,德里达谈到了绝境和“他者”,这应该是后现代思想的起源,虽然德里达反对后现代,反对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思想是后现代重新开启的起点,那就是关于“他者”、“礼物”的问题;像他后期所谈论的“宽恕”、“反对死刑”、“动物保护”、“他者”、“礼物”、“馈赠”、“没有宗教的宗教性”等,这是全新的。可惜我们的一些人抵抗解构思想,把后现代看成恶魔,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时代确实需要我们的作家、文学中人以思想、心灵去重新感受,去寻找到文学的出发点。

回答2:

很明显,网络小说和叛逆性十足的青春文学以及“下半身文学”大行其道;传统文学的读者群体日见萎缩,连小孩子看童话的都没有了;大体说来,中国文学走向低俗化了。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回答3:

写得好的没人看
写的烂的喝彩阵阵
走向 快餐文学 功利文学
都浮躁起来了

回答4:

模板式

回答5:

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