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们儿写东西也不过脑子了!一个那么大岁数的人,混了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莫非写武侠就可以这么乱来?”“都说张艺谋的电影歪曲了中国人的形象,我看真正子虚乌有的是金庸,会些拳脚,有意见就把人往死里打,这不是热血男儿,也与浩然正气无关,这是野生动物。”“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
———《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日《我看金庸》
骂张艺谋
“张艺谋是该灭了,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臭大粪,这话现在都在小声说,就差大声说了。要不灭,影响极为恶劣,现在只等待着一个契机。”还特别指出《我的父亲母亲》“极度虚假,假装单纯”。
———《文化月刊》2000年3期《无知怎么了》
骂余秋雨和赵忠祥
“余秋雨、赵忠祥这样先红后紫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焦点人物。”王朔总结说道:“公众人物就像公共汽车一样,大家都想上去搭一程。不让搭不成,拒载的后果更不堪设想。每年的文化事业里都要开进这么几辆大公共汽车,大家就都有车搭有饭吃了。而媒体就是卖票的、揽客的、‘管儿局’的。”还是奉劝他们要“了解交通状况,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当公共汽车让人搭”。
———《文化月刊》2000年3期《无知怎么了》
骂“80”后
2006年6月,沉寂了几年的王朔接受作家孙甘露的采访,痛斥“80后”的无聊。2007年2月,王朔再次高调复出,痛骂“80后”作家是一群无知的“孙子”,并怒骂“80后”作家代表人物郭敬明是“小偷”。 范东波冯俊峰
王朔成长史
王朔,一九五八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至今,王朔也不愿讲他是北京人。在王朔出生后不久,他便随着父母来到北京郊区的一个部队大院落户。上中学后,王朔搬进了城,朝阳门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语言发生了直接的交流。在此之前,他对北京文化几乎没什么认识,北京的语言对他来讲是陌生的。
调侃,成为王朔语言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是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王朔选择了调侃,这样既能化解对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护自身尊严的功能,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着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
有人问王朔:“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名利了。”王朔答。就写作本身而言,王朔是个作家,但是他又不是人们心目中所设计的那种作家:人格多伟大,道德多完善,行为多文明,是人类的楷模,灵魂的工程师。他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尽管如此,他对文学的贡献仍不可抹煞。 范东波
#####我是流氓我怕谁
他的书《知道分子》中的有些文章都挺激动的。《许爷》也真是直挺人心,写的特别好!只可惜我现在书不在身边,找不了精彩的句子,帮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