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
封建社会的另一种含义是封建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以农为本,农业是立国的根本,这样在中国长期存在自己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二、政治制度
所谓封建,应该为“封土地、建诸侯”之简称。封建可理解为分封,即封邦建国的意思。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
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统治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专制主义的皇帝则待官员如奴隶,所谓“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员不但没有自主的治理权,甚至丧失了生命的权利。
三、文化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讲究"仁爱"、"君为轻"、"民为邦本",讲究"王道"和"德治",而"天下为家"、"天下为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儒家重要思想。
这些提法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看来绝对是非常先进的"思想体系",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没有象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提法,反而还能出现象"科举制"这样的亮点,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以想象的。
扩展资料
关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学教材讲从战国时期的商秧变法起始到清朝宣统帝退位结束,共两千多年都属于封建社会。
在史学界封建社会的起始就有三种说法:
1、从西周开始
西周后期王室渐衰,奴隶制经济开始出现瓦解的迹象,带封建形式的经济形态开始出现,之后就是为封建社会到来起到铺垫作用的秦汉。
2、秦汉论
3、魏晋论
“汉代限奴,西晋限客,清楚说明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因为“奴”是奴隶,“客”是佃农,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谈论的。这些观点虽然在起始时间上看法不一致,但都是认为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
1.首先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说一种制度的长久是与他们国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国家,早在春秋末期就走上了封建道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儒家思想又倡导以农为本,农业是立国的根本,这样在中国长期存在自己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同时,封建中央政府一直抑制商业,这也是导致中国在很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因之一。(封建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关。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中央或者说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是社会的主宰。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也符合他们的心理。同时中央决定一切,地方基本上听命于中央,这样,全国也基本一体。在西方,政治体制很长一段时间,很分散。
3.在中国是宗教服务于政治,或者服务于最高统治者,而西方是宗教压迫政治,政治是宗教的附庸。
4.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国是大东亚文化的核心,周边国家都是中国的附庸,唯中国马首是瞻。在西方,民族主义特别强烈(并不是说中国不强烈),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太强大的国家,一国的改革影响到了别国。
5.中国的文化,儒家文化,强调大一统。
第一,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封建”。
所谓“封建”,其本身意义是“封土建国”,便是皇权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封建”本身乃是针对查理曼以后西欧崛起的骑士定做的,而后被马克思套入社会五段论,于是中国也就从夏到清,跟着封建了5000年!其实,自从秦始皇废诸侯立郡县开始,中国就结束了自夏朝开始的千年封建历史,斯时欧洲还是罗马帝国的天下,哪有什么“封建”呢?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知道其实中国并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封建制度”,在F.Bacon的《论贵族》里,我们知道贵族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诸侯抵抗来自地方的威胁,欧洲的皇权与王权分封贵族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希望冲着皇权而来的叛乱、起义或侵略先被贵族所延缓、抵挡,最好是贵族战胜外来的威胁却又不至于回过头来威胁皇权,这种分封在欧洲存在其进步的意义,因为欧洲的政权普遍地不及亚欧大陆的帝国政权稳固,为了维持政权的存在,分封土地给诸侯是一种有效的自保甚至是扩展的手段。而在亚欧大陆普遍中央政权极其稳固、国家机器尤为强大的语境下,分封就显得缺乏正面意义,相反地,分封土地只能是养虎为患。东周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秦始皇废除了诸侯,改立郡县制。县在《说文》里通“悬”,“悬”者,“悬”而未决也。所以可见郡县的本质就是把要分给诸侯的土地收集起来,派官吏加以管理,永不再分封。中国的封建制度至此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至少历代君主都不再以分封为乐,分封土地成为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帝制成为主要的追求。
所以,中国存在长时间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长期的封建制度。这是需要提出补正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长的帝制,我的个人看法是经济问题。
商鞅为秦国提出了重农轻商的基本国策,重农主义在此后的4000多年中大行其道,和西欧国家普遍的重商主义大异其趣,这是因为农业在工业革命以前的岁月里,农业是经济的命脉,没有农业的支持,皇权的统治就无法稳固,所以皇权必须通过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达到控制农业的目的,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便在于此。长期的重农主义思维让我们领先了世界近5000年,也让我们的皇帝们最终因为自大错失了赶上工业革命快车,走入近代的机会,幸耶?不幸耶?这都是很难说的。
别的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没有长时间的中央集权传统,原因便是欧洲的历史上毕竟缺乏秦皇汉武一类的强权势力,欧洲维持了诸强并立、永不统一的局势,加以国土小生产力落后,商业在欧洲的地位就远比农业重要,(对比一下,中国历史上强大的邦国无一不是农业大国,如曹魏如统一中国前的隋政权,而欧洲的强国则普遍得益于商业,如威尼斯如拜占庭)那么欧洲的君主既缺乏中央集权的能力,又没有中央集权的必要,自然就“短”了~
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制度的基础就是小农经济。农民是封建制度天然的支柱,封建小农经济就会产生封建专制。中国封建统治者懂得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懂得国家要千方百计的让小农经济存在下去。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制度是完备的,由于中央集权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很难发育。
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点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