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如何煎中药,用什么工具,煎是烤吗?那不烤糊了吗?煎多久?大家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话懂医学的人指点,谢谢~~

2025-01-24 22:33: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煎药操作流程
一、 煎药用水
  应当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
二、 加水量
  根据饮片质地、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加水量。
三、煎前浸泡
  煎前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四、 入药方法
  (1) 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3)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
  (4)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五、 煎煮次数
  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六、 煎取药量
  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七、 煎煮操作
  1、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用自动加水机进行计算并加水,浸泡药物30分钟。
  2、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药时间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药则在煮沸之后,用文火维持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3、注意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操作的药种,保留传统煎药特点,满足不同处方需求。
  4、每剂中药宜煎煮两次或三次,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提高疗效;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5、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6、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7、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经过清洗和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8、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应当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煎出的药液量应当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编辑本段七种特殊煎服方法
  1.先煎:即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或更长时间。包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矿物、贝壳药类,如磁石、特蛎等;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有毒,均应先煎;治疗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则应先煎。
  2.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
  4.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此外,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
  5.烊化:即溶化或熔化。
  6.冲服:有些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7.煎汤代水:如灶心土。

回答2:

  一、煎药器具、材料
  煎煮器具的选择对药液质量有重大影响。李时珍说:“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目前家庭煎药可用砂锅、陶瓷、白色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紫砂自动药壶也可。
  二、浸泡
  一般待煎的药物宜用冷水浸泡,其中花、茎、叶宜浸20~30min,根、根茎、种子、果实宜浸50min左右。故一般的复方药剂以40~50min为宜。夏日可酌减,冬日可酌加。  
  三、加水量
  传统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3cm,二煎液面与药材表面相平为度。由于药材质地不同、处方量不同及煎煮火候、煎药时间的差异,以此来加水很难保证煎出量和煎煮效果。一般还可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
  四、煎煮时间
  中药煎煮一般用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
  1、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
  2、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
  3、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
  4、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
  个人建议第一煎时间短些,把挥发性成分煎出来;第二煎时间长些,使难溶成分煎出来。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服。
  五、特殊煎煮操作规范
  (包括: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
  1、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
  2、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小时,取汁;
  另炖药应当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用水适量)。
  4、溶化药(烊化)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6、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后,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料同煎。
  7、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仅供参考!

回答3:

煎中药是指熬中药,即将中药放在容器内(最好是陶罐)加上水,以水刚好没过药面为宜,感冒类的中药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10分钟左右,根茎类药物虚煎煮30分钟。如矿石类药物,因为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要提前煎煮半小时以上,再和其他的药物一起煎。有的中药挥发性比较强,如薄荷,则需要后下,即等其他的中药先煎煮一段时间后再下。还有一些中药如附子等,毒性相当强烈,则需要提前单独煎煮1小时以上,以缓和毒性。也有一些中药对人的喉部刺激比较强,如旋复花,就需要用布包着跟其他药物一起煎煮,以防刺激喉部。煎药过程中切记不能随意加水,冲淡药效。煎煮的过程中要用筷子不断地搅动药物,以防药物糊了,药一旦煎糊,药性就会发生变化,同时有害物质也会被煎出。

回答4:

煎中药可以用砂锅,放适量水,尽量多放些,然后放在气炉上烧,要用小火,水沸腾之后打开盖子不时搅拌,一副药熬到大概剩一碗水的时候就可以了,不能烧糊,烧糊的草药就变成了毒药。

回答5:

先把药物浸泡半小时,然后放在砂锅里煎煮(还有个文火武火的问题,也得咨询医生),这个看你的中药组成。有很多中药的煎煮方法是有特殊要求的,建议咨询医生或者药师后再自己弄。实在不会的话,让药店或者医院帮你代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