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
1)所选用的金属材料必须同时能满足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要求 。使用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抗腐蚀、抗蠕变等。加工性能主要是保证材料的焊接性,其次是考虑其他冷、热加工的性能,如热切割、热弯、冷弯、金属切削和热处理等性能。
2)有特殊性能要求部位,可采用特种金属,其余采用能满足一般要求的廉价金属,如有防腐要求的结构可以采用普通碳钢为基体以不锈钢为工作面的复合钢板或者在基体上堆焊抗蚀层;有耐磨要求的结构,仅在工作面上堆焊耐磨合金或热喷涂耐磨层等等。
3)尽可能选用轧制的标准型材和异型材。通常轧制型材表面光洁度平整、质量均匀可靠,不仅减少了许多备料工作量,还减少了焊缝数量。由于焊接量减少,焊接变形易控制。
4)力求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划分结构的零、部件时,要考虑到备料过程中合理排料的可能性,以减少余料。
2.合理设计结构形式
1)不受铆接结构、铸造或锻造结构形式的影响,独立设计具有焊接结构特点的结构形式。根据强度或刚度要求,以最理想的受力状态去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2)既重视结构的整体设计,也重视结构的细部处理。焊接结构属刚性连接的结构,结构的整体性意味着任何部位的构造都同等重要,许多焊接结构的破坏事故起源于局部构造部合理的薄弱环节处。对于应力复杂或有应力集中部位要慎重处理,如结构的结点、断面变化部位、焊接接头的形状变化处等。
3)尽量采用简单、平直明快的构造形式,减少短而不规则的焊缝,要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要避免采用难以弯制或冲压的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结构。
3.减少焊接量 除了前述尽量多选用轧制型材以减少焊缝外,还可以利用冲压件代替一部分焊件;结构形状复杂、角焊缝多且密集的部位,可用铸钢件代替;必要时,宁可适当增加壁厚,以减少或取消加强肋板等。对于角焊缝,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最小得焊脚尺寸,因为焊缝面积与焊脚高的平方成正比。对于对接焊缝,在保证焊透的前提下选用填充金属最少的坡口形式。
4.合理布置焊缝 有对称轴的焊接结构,焊缝宜对称地布置,或接近对称轴处,这有利于控制焊接变形;要避免焊缝汇交和密集;在结构上使重要焊缝连续,让次要焊缝中断,这有利于重要焊缝实现自动焊;尽可能使焊缝避开高工作应力处、有应力集中部位、机械加工面和需变质处理的表面地呢个。
5.施工方便 必须使结构上每条焊缝都能方便地施焊和方便质量检查。焊缝周围要留有足够焊接和质量检查的操作空间;尽量使焊缝都能在工厂中焊接,减少工地焊接量;双面对接焊时,操作较方便的一面用大坡口,施焊条件差的一面用小坡口必要时改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的接头坡口形式和焊接工艺。
6.有利于生产组织与管理 大型焊接结构采用部件组装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工厂的组织与管理。因此,设计大型焊接结构时,要进行分段。一般要综合考虑起重运输条件、焊接变形的控制、焊后处理、机械加工、质量检查和总装配等因素,力求合理划分。
原则:1、避开应力最大处 2、焊缝远离加工面 3、对称布置变形小 4、焊缝布置求分散
5、便于操作想周到 6、尽量平焊效率高。
具体分析:
1 焊缝布置应尽量分散。焊缝密集或交叉,会造成金属过热,加大热影响区,使组织恶化。因此 两条焊缝的间距一般要求大于三倍的板厚,且不小于100mm。
2 焊缝的位置应尽可能对称布置。这样焊后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
3 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断面和应力集中位置。 对受力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焊接结构件,在最大应力断面和应力集中位置不应该布置焊缝。
4 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表面。有些焊接结构使一些零件,需要进行机械加工 ,如焊接轮毂,配管件,焊接支架等,其焊缝位置的设计应该尽可能距离已加工表面远一些;
5 焊缝位置应该便于焊缝操作。布置焊缝时,要考虑到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6焊缝应尽量放在平焊位置,减少横焊焊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