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有什么用?

2024-11-30 17:55: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药用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其药用在中国已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此后历代本草中也多有记载。《名医别录》载有“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祛恶血”。《日华子本草》载有“治症癖,蛇毒”。明代《本草纲目》载有“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禁,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蜈蚣”项下载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瘰疬,毒蛇咬伤”等,其用途甚广,是常用中药材之一。

(2)食用近年来,蜈蚣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独特的特殊食物,已经走上了大众餐桌。将蜈蚣洗净用油炸后,又香又酥又脆,令人食后久久难以忘怀(彩图4)。

(3)其他用途因蜈蚣形态奇特,自古以来,人们以蜈蚣为图形作成的物品多种多样,美不胜收。

南洋人常用蜈蚣来喂养名贵的金龙鱼,使金龙鱼体形美观、患病少,市场售价高,每条鱼售价甚至高达几十万元。

回答2:

回答3:

入药,治疗风湿

回答4:

蜈蚣知识介绍: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春、夏二季捕促,用竹皮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或先用沸水烫过,干燥。生用,或烘炙研末用。
少棘蜈蚣呈扁平长条形, 长9至15厘米,宽0.5至1厘米,全体由头和躯干组成,共22个环节,最后1节略细小,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前端有触角一对,两侧有颚肢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绿棕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角20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自第2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共21对,后有2尖棘。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异刺鼻臭味,味辛而微咸。多棘蜈蚣体型稍大,具棘较多。均以身干、条长、头红身黑绿色,头足完整者为佳。 蜈蚣营养分析:1.祛风镇痉。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引起的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口噤,有较好的祛风镇痉作用。
2.散结攻毒。治疗疮疡肿或瘰疬溃烂,可配其他药调敷。亦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本品辛温有毒,主入肝经,其息风、通络之功,近于全蝎而作用更强,用治肝风、顽痹等症,常相须为用。 蜈蚣适合人群:血虚生风及孕妇禁用。 蜈蚣食疗作用: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搜剔走窜,可升可降。 蜈蚣食物相克:本品与蜘蛛、桑叶相克。 蜈蚣做法指导:凡用于止痉,多与全蝎相须为用;凡顽痹疼痛麻木者,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配伍,以增祛风通络舒筋之功;凡瘰疬结块未溃者,可单用研末调服,或用夏枯草煎汤送服。

回答5:

它是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