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是个善良、温顺、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最后却沦为乞丐,凄惨地死去。她的人生悲剧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 。
她的悲剧历程是从死了丈夫开始的,这一不幸成了她生命历程中一次次打击发生的基础。没有了丈夫,不堪婆婆的虐待,逃出去做工。婆婆仍把她抓了回来,强行将她卖到山里,嫁与贺老六为妻。贺老六得伤寒死了,她的儿子阿毛不幸被狼吃了,这些连续的不幸使祥林嫂成了孤身一人,这又为为她的大伯哥提供了施威的机会,他收走了祥林嫂的屋子,把她推向了社会。祥林嫂的再婚是不合乎那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被大伯赶出家门后,使得社会的打击成为可能。她再到鲁镇,置身于社会之中,饱尝冷眼、嘲讽、屈辱,最后沦为乞丐,冻馁至死。
从这一过程来看,婆婆将她卖嫁,大伯将她赶出家门,柳妈地狱说的恐吓和鲁四老爷不让参与祭祀是外在的最主要的打击,这分别表现了封建礼教中的夫权、族权和神权对妇女的摧残。这一点早有定论,无需多说。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将这摧残妇女的力量直接归结为封建礼教,是不利于充分认识作者思想的。因为封建礼教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文化,它的力量只有通过具体的人才能发挥出来,产生实际的作用。而在祥林嫂的悲剧中,这具体的人就是婆婆等一般的民众。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婆婆、大伯、柳妈和祥林嫂一样,同属于劳动人民阶层,但鲁迅当时还没有接受马克思的阶级学说,也就不会为小说中的人物进行阶级分类,他只是在表现封建思想文化对人们的毒害,对普通妇女的摧残。所以,今天分析这篇小说,从阶级观点出发,将会使我们走上歧路。此外,也不能局限于婆婆、大伯身上直接的利益动机。婆婆、大伯欺压祥林嫂的行为固然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但当婆婆想为小儿子谋求聘礼时,她认为她可以将祥林嫂卖掉,同样,大伯想得到祥林嫂的房子时,他认为他可以将祥林嫂强行赶出,他们的所凭借的权力就是就是封建礼教中的夫权、族权,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封建文化。所以说,致使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
但祥林嫂是沦为乞丐多年才死的,小说中借短工之口,把她的死归结为“穷死的”,作者在于创作这篇小说之前发表的《娜拉出走之后怎样》的演讲中,已经强调了经济对于解放妇女的重要性,所以,在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时,经济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方面。
实际上,作者为了突出经济对于解放妇女的重要作用,在小说中安排了一条经济的线索,贯穿于祥林嫂的悲剧历程,祥林嫂人生的每一步,作者都要加上经济的一笔,用意十分明显。
祥林嫂从家中只身逃出,初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虽无财物,还有青春。再到鲁镇时,装束还是一样的,多了一个“荸荠式的圆篮”和“一个小铺盖”,但象征着青春的两颊上的红色却没有了。这期间,做工的工钱,让婆婆取走了;被卖的钱,成了小叔子的的聘礼,自然不会有她的份;再嫁后,几年辛勤劳作的成果,让大伯收走了。一贫如洗,没有容身之处的祥林嫂又回到鲁镇做工。这工钱是没人抢了,但由于柳妈“地狱说”的欺骗,她却把“历来积存的工钱”苦苦哀求着捐给了土地庙。没有任何积蓄的祥林嫂,一旦失去工作,就只能沦为乞丐了。在她沦为乞丐之前,作者还要补上一笔:“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这看似闲笔,这为表现经济因素的重要一环。祥林嫂在捐门槛之后,还做了半年左右的工,自然应有工钱。如果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就成了乞丐,工钱应是被克扣了,如果是从卫老婆子家出来成乞丐的,工钱则是让卫老婆子盘剥去了。 在鲁迅的思想中,卫老婆子这种人并非如她们表面上装出来的那么乐于助人的,作为帮闲,实为社会的寄生虫。祥林嫂最后的工钱是否为卫老婆子所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最后的工钱并没有落到祥林嫂本人手里,她 失去工作就成了乞丐。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情节发展至此,已全面地表现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果此时让祥林嫂死去,就能集中地突出封建礼教吃人的主题。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又让她做了五年的乞丐。并着力突出死前的情境,在大雪飘飞的年底,讨不到饭的祥林嫂凄凉地死去,紧扣“穷死的”结论。这样的情节安排,正是为了突出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呐喊时期,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冷静、深刻、务实了。
祥林嫂悲剧的可悲之处更多地源于她自身,我们再看她自身的特点及作用。
作者赋于了祥林嫂勤劳、善良的特性,是为了突出她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试想,如果她是一个好逸恶劳,有很多缺点的妇女,她自身的缺点就会削弱或掩盖造成妇女不幸命运的真正原因。
祥林嫂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正因为这一点,作者才能借助她的一生来表达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全面思考。试想,如果祥林死后,她郁闷而死,可能是感情的悲剧,被婆婆欺压而死,只能表现婆婆对儿媳的欺压;再嫁时,在香案上撞死,将成为封建文化中的贞女烈妇;被大伯赶出门时死去,就难以有力地表现出社会的作用;捐门槛仍不能洗清“罪名”,绝望而死,没有了做乞丐的情节,就难以突出经济的重要性。所以,要借她的一生来表达妇女解放问题上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就必须让她能够承受连续的多重打击。
祥林嫂还有着顽强的性格特征,这是通过她一系列的反抗表现出来的。恰恰是这一系列的反抗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愚昧,她思想上受封建思想文化毒害之深。又是这愚昧思想指导下的反抗,更加坚定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但苦于找不到唤醒民众的有效途径,所以感到了“彷徨”。
祥林嫂在没了丈夫后,不愿忍受婆婆的虐待,就从家里逃了出来,自己去寻找生活的道路。这在当时的社会中,应属于很勇敢的反抗了。但这反抗的意义,不过是从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地方换到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地方”。尽管工作很重,一般的男人都干不了,但她不仅能干好,还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再嫁时出格的反抗,撞向香案,以死抗争,得到了“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的赞誉,这实际上是表现了封建思想上的“从一而终”的观念。她欲以生命维护的封建礼教,恰恰正是造成她不幸的根源。她再回到鲁镇后,发觉由于身上的“罪过”,想做一个驯熟的奴隶也不稳当了,就不惜自我轻贱,哀求到流泪,才获准捐一条“给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并为此花费了自己所有的血汗钱。欲以此“赎了这一世的罪名”,这样既可以得到一个合格奴隶的名份,又可以免去死后被锯的恐惧。结果却是受了封建神权的欺骗。
此外,祥林嫂还有一个重要的反抗,就是她反复讲述不肯变换的“狼吃阿毛的故事”。作者在此处用墨最多,描写最为详细,却为众多论者所忽视。祥林嫂此处的表现让人感到奇怪,她被人轻视,是因为她的再嫁,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儿子。她要向世人辩解,求得同情,应是向世人表明她的“失节”是被迫的,并非自愿,头上的伤疤即是明证。但她却不愿说,即便人们愿意听,不断以此逗她,她也不愿 说。但对于“狼吃阿毛的故事”却百说不厌。即使让人无情地打断,“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身上,引出她阿毛的故事来”。如果说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表现出世人的冷漠,作者既没必要在小说中完整地重复这个并不算短的叙述,也没有必要让祥林嫂如此地执著。因为通过对听众的描写,早已充分地表现出了民众的无聊与冷漠。如果把这个情节放到小说的主题框架内,着眼于它对于祥林嫂的表现意义,则会发现它更丰富的内涵。
鲁迅先生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要通过她来表现对解放妇女的社会问题的思索。要寻求解放妇女的道路就要认清她们遭受不幸的原因,祥林嫂自身的主要原因就是愚昧,而她的愚昧则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那么把她此处的表现和封建文化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有这“后”就离不开妇女,封建文化正是把妇女的人生价值定义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夫在从夫,夫死从子”又是封建礼教给妇女定下的戒律。联系这两方面的内容,也就不难诠释祥林嫂为何如此地执著于“狼吃阿毛的故事”。头上的伤疤虽是她抗争守节的证明,但也是她再嫁失“节”的“耻辱”的标签,阿毛虽也是她再嫁的结果,却也能证明她是一个合乎封建文化价值标准的女人。她生过儿子,但是让狼吃了;她本想夫死从子,过孤儿寡母的生活,以免出来现眼,但是儿子让狼吃了,没法守了。这可能是再回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心理基础。可悲的是,已落到这步田地的祥林嫂还没有认识到,强迫她再嫁失“节”的是封建礼教,再嫁后使她不仅无处立身,而且成为世人眼中“伤风败俗”的“不洁”女人的根源还是封建礼教,而她还要以失子痛向世人申辩。结果在满足了无聊人们的好奇心,成为“咀嚼”的“渣滓”后,换来的只是更多的嘲讽、耻辱。这表现出她思想上对封建文化女性价值观的认可,还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同样是表现了她的愚昧。
祥林嫂的顽强抗争不仅未能让鲁迅先生看到希望,反而使他更加坚信唤醒她们的重要性,但新文化运动失败了,曾经激情的“呐喊”,效果也不佳,怎么才能唤醒她们呢?他感到了无路可走的苦闷、彷徨。试想,如果祥林嫂逆来顺受,任其摆布,我们还可以将其不幸的原因归之于软弱,不敢反抗,进而就可以简单地寄希望于她们能够起来反抗。一个祥林嫂反抗了,千百个祥林嫂反抗了,整个社会的妇女也许就得到解放了。但祥林嫂反抗的事实却打碎了这可能的天真幻想。祥林嫂自始至终都进行着顽强抗争,她的反抗不可谓不坚决,但那是一种怎样的反抗啊,就好象一个被绳子吊起来的人,由于看不到别人紧拉的绳子正是要把她吊死的同一根绳子,还以为拉住那绳子可以苟延残喘,于是就把当作救命的凭借,拼命地去拉,结果只是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祥林嫂不相信鬼神,柳妈的“地狱说”不会给她带来那么大的恐惧;如果她不自认为有罪,就不会花光工钱去捐门槛,也不会坦然地去参与祭祀,自然也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打击。这虽然仍不会改变她的命运,但却会减缓她灭亡的进程。再者说,能够暂时做稳了奴隶就满足的祥林嫂,即便成功了又能怎样?即使千百个祥林嫂这样的反抗都成功了,就能改变她们受欺压的地位,得到真正的解放吗?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巨大的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不过是能够“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这样的媳妇熬成了婆婆,还会欺压她的儿媳的,也只是千百年来妇女命运的延续。所以只有唤醒她们,使她们成为新人,才能真正地解放她们,永久地结束妇女被压迫的命运。但怎样才能唤醒她们,有了目标,却找不到通向目标的道路,鲁迅先生仍在“上下求索”,却也感到了彷徨。
因此,我们认为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二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一是表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的广泛、深入、务实的思考;二是为她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感到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