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四句谚语是
1)饭后不洗澡 2)酒后不洗 3)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 4)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真正的原因
1、饭后不洗澡:吃饱饭后,人的消化系统开始工作,大量的血液在胃部运转,其他器官血液相应减少。这时候洗澡,皮肤和肌肉血流量增加,胃部没有充分血液,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虽然洗澡不是剧烈运动,但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饭后马上洗澡可能会造成心脏缺血,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所以,洗澡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洗澡时间,比如体质虚的老人可以选择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洗澡,这样能达到互补的效果,不易生病。
2、酒后不洗脑:很多人喜欢喝两盅,如果饮酒后没过多久就洗头,很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发黑和呕吐等症状。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平时就不要用过凉的水洗头,喝酒后则更要注意。有的老人喜欢喝完酒后出门走走,如果这时遇到冷风,会使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3、“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这句话出自元代著名食疗保健专家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意思是说,不要等到很饿的时候再去吃饭,不要等到很渴的时候才去喝水。这是因为,“极饥而食且过饱,结积聚。极渴而饮且过多,成痰癖”。可见,非常饿和非常渴的时候暴饮暴食对身体很不好。
很多上班族由于早上时间匆忙,经常来不及吃早餐,觉得“反正也不饿,没关系”。等到忙完了,饿得不行了才去大吃一顿。时间久了,这些人的身体会每况愈下,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接踵而至。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大约为4~5个小时,当我们感到饥饿的时候,胃里的食物其实早已排空,但此时胃液还是会对胃黏膜进行“消化”,进而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此外,经常饥不进食,还会引发低血糖,严重的会引起昏迷。
冬季洗澡五“不宜”
1、不宜饱食或空腹洗澡:在饱食或空腹的情况下会影响消化功能,饭后立刻洗澡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疲劳、头晕,甚至虚脱。
2、不宜太勤:人的皮肤最外面是角质层,在干燥的冬、春季,人们出的汗量减少,空气十分干燥,自动脱落的角质层和皮肤汗液混合的皮垢不会很多,如果洗澡过勤,会伤害角质层,容易破坏正常的皮肤结构。其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皮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干燥。
3、不宜时间过长:盆浴20分钟,淋浴5分钟左右即可,长时间热水淋浴,人体会大量出汗,血液变得粘稠,有促血栓形成的危险。加之淋浴时,热量使皮下血管扩张,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到皮下组织,必然会导致心脑等器官相对缺血。
4、不宜水温过高:水温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容易被破坏,毛细血管受热扩张会加剧皮肤干燥,而且热水会将皮肤上的天然油分彻底洗掉,引起瘙痒。
5、不宜用香皂:尽可能使用浴液,以免香皂刺激皮肤,洗浴后应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这样可以将润肤成分渗入到皮肤的上层。
参考资料人民网--吃饱饭后不宜洗澡 中医养生的四句谚语
参考资料人民网--冬季洗澡五“不宜”:不宜饱食或空腹 不宜太勤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刚吃完饭时因为胃肠道充血而导致脑部相对供血不足,如果马上洗澡的话就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重者可晕厥。所以吃完饭不能马上洗澡。
俗话说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人刚吃完饭时,人的血液大量的流入胃部,其它部位会缺血,当洗头时要低头,会造成头部缺血更加严重。 如果空腹洗澡,同样也会对人的胃部造成不良影响。 反之,如果刚吃完饭就去洗澡,热水会使人的血液大量的流向皮肤,也会造成正需要血液的胃部缺血,而造成消化不良。 正确的做法是吃完饭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去洗澡比较好。
吃饱不能洗澡好像跟吃饱毛细孔会扩大有关,还有就是血液循环加快吧,最好是吃饱后过半个小时再洗。空腹不能洗头也是跟身体刺激有关,具体是什么就不清楚了,感觉好像也和毛细孔有点关系,尽量避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