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分就是根据自己以往的考试成绩和考试的稳定性以及在考生当中所处的位置
就高考可能取得的分数和排名进行预估
然后根据自己预估的结果寻找对应的院校层次
在根据院校的选择拟定填报志愿的初步策略
希望可以帮到你
对于考后填报志愿的同学,高考结束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考后估分。如何才能比较客观地估分呢?
我们在采访中结识了两位可以称为“估分高手”的同学。
李伟元,女,复读生,毕业于黑龙江五常县中,高考估分590分,实际考分595分,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
杨硕,男,应届生,毕业于成都市外语学校,高考估分647分,实际考分645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我们总结了这两位同学的估分方法及《中国教育报》的相关报道,综合整理如下,作为一点建议和参考。
1、立即估分,记住答题的每一步骤
高考结束之后,要立即估分,这样对某些细节的评估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切记:不能因为考得好或不好,受情绪而耽搁此事。
在进行评估的时候,一定要先将。明白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做什么,可不可以不写这个步骤?换一种写法是不是也能得分?力求做到严谨,最大限度减小误差。
题目不仅要答对,还要看答得是否完整,因为少一个步骤或少一个论点,都会被扣分;即使题目出了问题,也可能会得分,因为答题过程中的某些步骤可能是对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分数要往低处估一点。
考生要检讨自己是否使用了一些未经推导的公式。也就是说,只有课本上黑体字的公式和定理才能直接引用,否则也会被扣分。是否可能因粗心而丢分,如在做应用题时,有的考生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不写“答”字。如果在高考中出现这种情况,也会被扣分。
2、多次估分,以自己评估的分数为主
为了保证估分的准确性,我们建议进行多次估分,且有如下的程序:先自己估,然后请老师估,最后考生与老师一同进行估分。
另外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排除老师在估分的时候会给考生一定的心理安慰,所以考生还是要以自己评估的分数为主。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宽一些;如果把握得不准,记不清,有模棱两可之嫌,则要从严掌握。
在对自己进行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有自信,不能被别人所左右。自信是高考估分中一个必备因素。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成都市外语学校一位考生,原准备填报北大数学系。他在估计自己的高考分数后,得知另外两个平时成绩低于他、高考估分却高于他的同学也要报考该校此专业时,该生未经过认真分析,便失去了自信,最终放弃填报北大。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错误的,那两位同学高考分数并不及他高,但却顺利地进入了北大数学系。
还有一个来自新疆的例子。乌鲁木齐市一所重点高中校里,有两个学生在估分填报志愿时,不约而同地在同时选择了北京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其中一位女孩在填报时显示出很强的自信心以及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使得另一位同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从而放弃了最初的选择。但最后的事实证明他的放弃是错误的,他以更高的分数被次一级的学校。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信应建立在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上,既不能过分低估自己,或者说是自卑自贱;也不能好高骛远,考完之后不进行认真分析就认为自己这儿也做得对,那儿也没错,过高估计自己的成绩,最终因所估分数与自己的实际分数相去甚远而落榜
教你一个方法,把你感性趣的学校历年分数做一个表格,最好是折线图,比较下大致在哪个范围波动,决定一下自己是否够.然后重点分析一下,近三年的最低分,一般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就是连续两年高了,第三年就应该会降下来.最后确定下来几所后,征求老师家长的意见.我自己填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第一志愿我还冒了一下危险.不过后来我第一志愿就被录取了,所以学校好一点,但因人而异,也要自己有主见.综合而言,应该两个都看.
考完试之后几天之内会有一份答案发下来!根据自己的记忆估分!
根据你平时的成绩的平均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