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和齐桓侯是一个人吗?

2025-02-02 20:04: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齐桓公和齐桓侯是一个人。

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别名还有齐桓公、田齐桓公、齐桓公午、田午。

齐桓侯,这个称号源于《韩非子·喻老》中的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里所谓的“蔡桓公”,齐桓侯杀了齐废公田剡而自立。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

相传名医扁鹊曾为他看病,在起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了三次,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疗;扁鹊只得转身而退,并连夜逃往秦国,不久田午就病发而去世了。

扩展资料

齐桓侯的故事

扁鹊是春秋时良医,名闻天下。有一次,扁鹊因事路过齐国,去拜见蔡桓公。谈话中他发现桓公的神色不正,就说:“您患病了!现在病在肤肌,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就要加重。”蔡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什么病。”扁鹊见桓公不信,只好告辞。

他刚走出宫门,桓公就对左右的人嘲笑说:“这个医生是个好名利的人,想通过治没有病的人的病,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碰见桓公,看了看桓公的脸色,便严肃地说:“您的病已经进到血脉,再不治病情就要恶化了!”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扁鹊只好悻悻而退。

过了十天,扁鹊特地去探望桓公,他看桓公的脸色十分难看,就大惊失色地说:“不好!您的病已经进到肠胃了,再不治疗有生命危险!”桓公一听此话,顿时翻了脸,便拂袖而去。

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公,远远一望,转身就走。桓公感到很奇怪,连忙派人前去追问。扁鹊摇摇头对来人说:“病在皮肤里,用汤药可治;病在肌肉里,针灸可以去病;病在肠胃里,还可以用清火的药剂抢救;病入骨髓,那是注定要死,无可挽救了。

现在桓公屡次拒绝医治,已病入骨髓,我也无能为力喽!”桓公听了回话,似信非信。五天以后,他突然遍体疼痛,病疾骤发,这才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去请扁鹊。哪知扁鹊早已料到桓公不可救药,又怕加害于己,便躲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毒攻心,不治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桓公

回答2:

不是一个人的~
齐桓公
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 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首先指正一下。有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国国君原本以“公”为最大。但到了春秋末期,天子早已名存实亡。所以诸侯也有称王的。诸侯国国王的封号这时几乎成了实力的反映,有实力者先后称王。
关于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六八五——前六四三年在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姓,名午。(公元前三七四——前三五七年在位)。他父亲发动政变取代姜氏,所以后人将此时的齐国称为田齐。
战国时称呼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用都城来做号. 因为齐桓公时期齐国都城是上蔡, 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 真正的蔡国在扁鹊的时代早已湮灭,而真正的蔡国的桓公是(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 ,年代不符。
蔡恒公"是齐桓公的别称所以一楼错了~

回答3:

齐国有两个齐桓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一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虽然都是齐国国君,但是他们姓氏不一样.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是姜子的后人.名字叫小白,姜姓,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齐襄公末年,齐国发生内乱.齐桓公与其兄公子纠争位成公.后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时期的齐桓公名字叫田午,姒姓,田氏(或陈氏).爸爸是齐太公田和,儿子是齐威王田因齐.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逃么齐国,被齐桓公小白任命为工正,封于田,所以陈完又称田完.田氏在齐国的势国不断壮大.到田和时,田氏已完全控制齐国.公元前386年,田和通过贿赂的办法,使周王封其为诸候.田和即齐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齐太公.田和立两年卒,其子(有的史书说其孙子)田午即位,田午即齐国历史上第二个齐桓公,也称齐桓候.
田午再继任齐国国君的同时,也还同时继承了姜齐的相一职.这时姜齐国君是齐康公(齐桓公小白的后代)只剩下一个城.齐桓公田午在位6年,卒于公元前379年.其子齐威王田因齐继位.
齐桓公死去的同年,齐康公(名:贷)也死去,由于没有后代.姜齐的所有城池全部归于田齐.
姜齐世系(姜姓,吕氏等):
1、太公(尚,姜姓,吕氏)
2、丁公(及,太公子)
3、乙公(得,丁公子)
4、癸公(慈母,乙公子)
5、哀公(不辰,癸公子。
6、胡公(静,哀公弟)
以上起止年份不明。
7、献公(山,哀公弟)(9) 前859——前851
8、武公( 寿,献公弟)(26) 前850——前825
9、厉公(无忌,武公子)(10) 前824——前815
10、文公(赤,厉公子) (10) 前816——前807
11、成公(脱,文公子) (12) 前806——前795
12、庄公(购,成公子) (64) 前794——前731
13、僖公(禄父,庄公子) (33) 前730——前698
14、襄公(储儿,僖公子) (12) 前697——前686
14、齐君无知(庄公孙,夷仲年之子)(4个月)
15、桓公 (43) 前685——前643
16、齐君无诡(桓公子)(3个月)
17、孝公(昭,桓公子) (10) 前642——前633
18、昭公(潘,桓公子) (20) 前632——前613
19、齐君舍(昭公子)(5个月)
20、懿公(商人,桓公子) (4) 前612——前609
21、惠公(元,桓公子) (10) 前608——前599
22、顷公(元野,惠公子) (17) 前598——前582
23、灵公(环,顷公子) (28) 前581——前553
24、庄公(光,灵公子) (6) 前553——前548
25、景公(杵臼,灵公子) (58) 前547——前490
26、晏孺子(荼,景公子)(10个月)前489
24、悼公(阳生,景公子) (4) 前488——前485
25、简公(壬,悼公子) (4) 前484——前481
26、平公(骜,简公弟) (25) 前480——前456
27、宣公(积,平公子) (51) 前455——前405
28、康公(贷,宣公子)(26) 前404——前379
田齐世系(妫姓,陈氏或田氏):
1、胡公(满,虞阏父之子)
2、申公 陈犀侯
3、相公 陈皋羊
4、孝公 陈突
5、慎公 陈圉戎
6、幽公 陈宁 在位23年
7、厘公 陈孝 在位36年
8、武公 陈灵 在位15年
9、夷公 陈说 在位3年
10、平公 陈燮 在位23年
11、文公 陈圉 前754年—前745年 在位10年
12、桓公 陈鲍 前744年—前707年 在位38年
13、厉公 陈佗 前706年—前700年 在位7年
以上为陈国历任国君
14、陈完(或称田完,陈厉公之子,前672年,陈国内乱,陈完逃到齐国)
15、徲孟夷
17、闵孟庄
18、文子(须无)
19、桓子(无宇文子子)
20、武子(开,桓子子)
21、僖子(乞,武子弟)
22、成子(常,僖子子)
23、襄子(盘,成子子)
24、庄子(白,襄子子)
25、齐太公(和,庄子子)(2)前386——前385
26、齐桓公(午,太公子)(6)前384——前379
27、齐威王(因齐,桓公子)(36)前378——前343
28、齐宣王(辟疆,威王子)(19)前342——前324
29、齐闵王(地,宣王子)(40) 前323——前284
30、齐襄王(法章,闵王子)(19) 前283——前265
31、齐王建(襄王子)(44) 前264——前221

回答4:

不是

按照《史记》和各种资料来说,如果是齐桓公/侯,那么肯定是田氏篡权之后的田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新序》作齐桓公(田和子桓侯午,前375—前357在位)

回答5:

不是,齐桓公小名叫小白
他是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霸主
期间任管仲为相,最有名的是管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