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 A,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即
CSA=
韦
恩
图
示
性
质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
(CuA) (CuB)
= Cu (A B)
(CuA) (CuB)
= Cu(A B)
A (CuA)=U
A (CuA)= Φ.
例题: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著名的艺术家 C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3.若集合M={y|y=x2-2x+1,x R},N={x|x≥0},则M与N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 ,B= ,若A B,则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
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2+2x-8=0}, B={x| x2-5x+6=0}, C={x| x2-mx+m2-19=0}, 若B∩C≠Φ,A∩C=Φ,求m的值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 画法
A、 描点法:
B、 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 平移变换
2) 伸缩变换
3) 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B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 任取x1,x2∈D,且x1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 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5 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1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2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3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小值f(b);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 ⑵
2.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为_ _
3.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是
4.函数 ,若 ,则 =
6.已知函数 ,求函数 , 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 满足 ,则 = 。
8.设 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 时, ,则当 时 =
在R上的解析式为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
10.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1.设函数 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 .
很全面 我复制的 我看了下 很可以 望采纳
高中数学必修4复习资料
2、角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3、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4、已知 是第几象限角,确定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 等份,再从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 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 终边所落在的区域.
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弧度.
6、半径为 的圆的圆心角 所对弧的长为 ,则角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
7、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 , , .
8、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半径为 ,弧长为 ,周长为 ,面积为 ,则 , , .
9、设 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 的终边上任意一点 的坐标是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则 , , .
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11、三角函数线: , , .
1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 , .
, , .
, , .
, , .
, .
, .
14、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的图象;再将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再将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
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再将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的图象;再将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
函数 的性质:
①振幅: ;②周期: ;③频率: ;④相位: ;⑤初相: .
函数 ,当 时,取得最小值为 ;当 时,取得最大值为 ,则 , , .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零向量:长度为 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 个单位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 .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 ;②结合律: ;③ .
⑸坐标运算:设 , ,则 .
18、向量减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⑵坐标运算:设 , ,则 .
设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则 .
19、向量数乘运算:
⑴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
① ;
②当 时,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当 时,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当 时, .
⑵运算律:① ;② ;③ .
⑶坐标运算:设 ,则 .
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与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 ,使 .
设 , ,其中 ,则当且仅当 时,向量 、 共线.
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 、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 .(不共线的向量 、 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2、分点坐标公式:设点 是线段 上的一点, 、 的坐标分别是 , ,当 时,点 的坐标是 .
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⑴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 .
⑵性质:设 和 都是非零向量,则① .②当 与 同向时, ;当 与 反向时, ; 或 .③ .
⑶运算律:① ;② ;③ .
⑷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 , ,则 .
若 ,则 ,或 .
设 , ,则 .
设 、 都是非零向量, , , 是 与 的夹角,则 .
2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
⑹ ( ).
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 . (2) (3)
(4) ( , ).
26、 ,其中 .
三角函数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30° B.-30° C.630° D.-630°
2、角α的终边落在区间(-3π,-52 π)内,则角α所在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1,2),cos 的值为 ( )
A.- B.-5 C. D.
4、如果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5、函数 的图象可看作是函数 的图象,经过如下平移得到的,其中正确的是( ).
A.向右平移 个单位 B.向左平移 个单位 C.向右平移 个单位 D.向左平移 个单位
6、与函数 图象不相交的一条直线是( ).
A. B. C. D.
7、α是第四象限角,则下列数值中一定是正值的是 ( )
A.sin B.cos C.tan D.
8、已知sinαcosα = 18 ,则cosα-sinα的值等于 ( )
A.±34 B.± C. D.-
9、如果角 满足 ,那么 的值是 ( )
A. B. C. D.
10、sin •cos •tan 的值是( )
A.- B. C.- D.
11、已知 那么 ( )
A. B. C. D.
12、已知 ,那么 的值为 ( )
A. B. C. D.
13、 的值是( )
A.2 B.4 C.8 D.16
14、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且
二.填空题
15、函数 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与1991°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_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角是__________.
17、若 ,则 的值为____________.
18、已知sin tan ≥0,则 的取值集合为 .
19、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20、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21、已知sinθ+cosθ= (0<θ<π ,则cos2θ的值为
22、记 ,( 、 、 、 均为非零实数),
若 ,则 =
三.解答题
23、若函数 ,⑴画出函数在区间 上的简图;⑵指出函数在区间 上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
24、已知 ,求 的值.
25、已知 为第二象限角,
26、求值:
27、⑴化简 ;
⑵证明: .
28、已知 , 是方程 的两根,求 的值.
29、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3,0),B(0,3),C ,其中 ,
(1)若 ,求角 的值;
(2)若 ,求 的值。
平面向量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若向量 =(1,1), =(1,-1), =(-1,2),则 等于( )
A. B. C. D.
2.若取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 i, j 为基底, 且已知 a = 3i + 2j , b = i - 3j , 则5a 与3b的数量积等于( )
A.–45 B.45 C.–1 D.1
3. O是ΔABC所在的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 - )•( + -2 )=0,则ΔABC的形状一定为( )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斜三角形
4.下面的四个命题:① ; ② ;
③若 ; ④若
其中真命题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将抛物线 的图象按向量 平移,使其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则 =( )
A.(2,-3) B.(-2,-3) C.(-2,3) D.(2,3)
6.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对于实数m和向量
②对于实数m, n 和向量
③若 ④若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已知 ,则向量 在向量 上的投影为( )
A. B.3 C.4 D.5
8.已知向量 =(3,-2), =(-5,-1),则 等于( )
A.(8,1) B.(-8,1) C.(4,- ) D.(-4, )
9.已知|p|= ,|q|=3,p,q的夹角为 ,则以a=5p+2q,b=p-3q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A.15 B. C.14 D.16
10.设e1和e2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且a=3e1+2e2,b=-3e1+4e2,则a•b等于( )
A.1 B.2 C.-1 D.-2
11.若|a|=|b|=1,a⊥b且2a+3b与ka-4b也互相垂直,则实数k的值为( )
A.-6 B.6 C.-3 D.3
12.设a、b、c为平面向量,下面的命题中:①a•(b-c)=a•b-a•c;②(a•b)•c=a•(b•c);③(a-b)2=|a|2-2|a|•|b|+|b|2;④若a•b=0,则a=0或b=0。正确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二、填空题
13.已知e是单位向量,求满足a∥e且a•e =-18的向量a=_______.
14.设a=(m+1)i-3j,b=i+(m-1)j,(a+b) ⊥(a-b), 则m=___ ___.
15.若 • + = 0,则ΔABC的形状为 。
16.把函数 的图象按向量a平移,得到 的图象,且a⊥b,c=(1,-1),b•c=4,则b= 。
13.-18e 14.-2 15.直角三角形 16.(3,-1)
17、若 , ,则 的数量积为 .
18、向量 与 共线且方向相同,则 = .
19、已知A(3,y),B( ,2),C(6, )三点共线,则y=_________.
20、已知 =(-3,4),若 =1, ⊥ ,则 = .
21、非零向量 和 满足: ,则 与 的夹角等于 .
22、已知| |=10,| |=12,且(3 )•( )=-36,则 与 的夹角是 .
23、如果 =1, =2, 与 的夹角为 ,则 等于 .
三、解答题
24.已知向量a=e1-e2,b=4 e1+3 e2,其中e1=(1,0),e2=(0,1)。
(Ⅰ)试计算a•b及|a+ b|的值; (Ⅱ)求向量a与b的夹角的余弦值。
25.已知平面上三个向量a、b、c的模均为1,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Ⅰ)求证:(a-b)⊥c; (Ⅱ)若|ka+b+c|>1(k∈R),求k的取值范围.
26.已知f(A,B)= 。
(Ⅰ)设A、B、C为ΔABC内角,当f(A, B)取得最小值是,求∠C;
(Ⅱ)当A+B= 且A、B∈R时,y=f(A, B)的图象通过向量p的平移得到函数y=2cos2A的图象,求向量p。
27.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点P(1,cosx),Q(cosx,1), 。
(Ⅰ)求向量 和 的夹角θ的余弦用x表示的函数f(x);
(Ⅱ)求θ的最值。
28.已知a =(cos ,sin ),b=(cos ,sin ),a与b之间有关系式|ka+b |= |a-ka|,其中k>0。
(Ⅰ)用k表示a•b;(Ⅱ)求a•b的最小值,并求此时a与b的夹角θ的大小。
29.已知: 、 、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 =(1,2)
(Ⅰ)若| | ,且 ,求 的坐标;
(Ⅱ)若| |= 且 与 垂直,求 与 的夹角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