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三本学校读英语的女生,之前来这个学校是为了考研的,但是现在迷惑了,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考研,求助

2024-11-30 16:51: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校考研者多数都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到来年1月份考试至少有1年时间,同时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信息、交换资料,最重要的是在遇到挫折时在精神上相互鼓励,这样他们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对于在职考研者来说,工作会占去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自己复习又容易与命题的思路脱节,还要面对孤军奋战的孤独和压力。
费用支出的比较
涉及到考研和读研的直接支出,如听课费、资料费、读研期间的生活费、自费生的学费等,由于不会随着在校或者在职考研决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是差量分析中的无关成本可以不予考虑。涉及到这一决策的相关成本主要有:
1.在职考研者辞职的直接支出,包括赔偿给原单位的违约金、因为辞职无法拿到的年终奖金、失去的福利待遇等。当然,可以在新的一年开始或者劳动合同到期时辞职,但时间对考研者来说万分宝贵,大多数人会做出用金钱换时间的决定。
2.机会成本。西方经济学所讲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会计学所讲的机会成本,是指在使用资源的决策分析过程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即可能实现的所得),也可称作“择机代价”。对于应届生来说,在考研结束前可以用来找工作的时间有限,有可能会因此错过很多有价值的工作机会。同时,一旦考研失败,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又已经错过,就会面临出路的问题。对工作后又决定考研的人来说,至少要用半年的时间准备考试,考上后要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在校学习,利用这段时间也许可以在原单位干出些名堂、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甚至可以创建一家成功的企业。辞职考研者即使成功的考上了研究生,也常常会面对“如果我不考研,现在说不定……”的问题。
成本和收益的不平衡
关于在校考研和在职考研的决策公式应该是:决策值=差量收益(成功把握、工作经验)-差量成本(直接支出,机会成本)。由于影响上述公式的变量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说哪种决策会产生更好的结果。惟一需要记住的是,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并不会因为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而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重要的是时刻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激情和斗志。
但是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会要求学历,但是在实力面前对于学历也可以不那么在意。
所以楼主你一定要想清楚。

委托帮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