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首先,有人注意到,成文早于《史记》,后被西汉刘向校录成集的《战国策》中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记载。而《战国策》一向是辑录不少个人隐私的,既然没有这一记载,说明当时并无这一传闻。
其次,也有人从《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寻找漏洞,说:“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本身就存在矛盾,前面说赵姬自己隐瞒怀有身孕,后面又说到足月时,才生下儿子政。既然未嫁子楚时赵姬就有了身孕,怎么可能足月而生呢?再说,这样的事怎么可能瞒过身为丈夫的子楚呢?
其三,还有人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找证据,认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没有记载赵姬有孕一事。其四,又有人从后来秦始皇对吕不韦的态度中来找他不是吕不韦儿子的证据。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平息了嫪毐之乱,第二年,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并将他迁回其封地河南洛阳。又过了一年多,嬴政写信给门前仍然车水马龙的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而秦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王有什么亲缘关系,而要称号你为仲父?你和你的家属都给我迁到蜀地去。”致使吕不韦饮毒酒自尽。以秦始皇对吕不韦的不敬和严苛,来证明二人没有血缘关系。
在分析为什么会把秦始皇说成是吕不韦的儿子时,有人认为是当时亡国的六国之人为解秦灭六国之恨而演绎出来的;六国之人吕不韦不费一兵一卒,仅用计谋,便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秦国王位,夺取了秦国的江山,因此,不是秦灭六国,而是六国灭秦,从而以解六国被灭之恨。甚至郭沫若也分析说,是因为刘邦死后,吕后为了给自己篡汉披上合法的外衣,便制造了“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说法,来说明天下原来是吕家的。
不知道。有可能。楼上的回答不能作为任何证据。比如自匿有身,这句放在吕不韦列传的整个语境里,就是赵姬怀孕瞒下来改嫁子楚,预产期到了就生孩子。没有任何矛盾。毕竟子楚是个大男人又没经验他自己都要性命不保也没心思管孩子应该是哪天出生,说早产了骗过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本纪里也只是说是子楚儿子,要知道不管亲生认养只要是法律意义上的父亲承认就是父子关系。所以秦王政作为吕不韦的亲儿子送养了子楚,子楚认养(不管是他自己认的还是被骗的没发现都算)自然就可以继承养父的家业,依然没有矛盾。惜字如金的古代何必把同样的事说两遍,又没人给稿费凑啥子字数呀。嬴政的态度依然没有任何做证据的意义,在君主个人权利安危面前别说亲爹就是祖宗也得靠边站。何况他也从没让吕不韦去死,也没拟罪下狱。写一封信让对方自行裁夺也算得上嬴政这辈子对敌人最温柔的一次。依照他那火爆小脾气以及吕不韦一生的张扬高调做派抓个不是扣个帽子来个全家死不要太简单了,何必遮遮掩掩迂回的表明咱们啥关系也没有……至于什么后世污蔑的,夏桀周厉王商纣杨广希特勒等诸多遭人恨的暴君咋就没人编他们不是爷老子亲生仔?吕后就更不可能造这种没智商的谣,当吕不韦和秦始皇这俩是啥好饼呀,在古代传统视角前者极度没道德不要脸阴损自私后者更厉害那是视人命如草芥一言不合就杀人的独夫。脑子有包了认这俩个戳脊梁骨的亲戚,生怕各阶层不联想到暴秦再生啥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