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而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去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当你失去的时候,不要耿耿于怀,懊恼不已,不如享受自己已有的,也许会轻松许多。当你已拥有了自己渴望的东西,回顾一下,是否失去了什么,还欠缺什么,切忌不思进取。
面对苦难,知足让自己更加愉悦地去克服它。知足常乐,知足,苦难的止痛剂。
双腿瘫痪,终身只能与轮椅相伴,史铁生终究只是个普通的人。他不是神,有过迷惘,想过轻生,但他终究是战胜了自己。尽管自己不能像刘易斯那样在赛场上跨过鲜红的终点线,但自己还有头脑,还可以畅所欲言。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化作一泓沁人心脾的清泉,浸润着世人那干渴的心灵。正因为知足,他乐观地面对苦难,从容地面对死亡。如果当初他屈服于苦难,不懂知足,又何来今天。
“如果这一生不幸,我希望有来生,如果这一生是幸福的,我今生已是满足的了。”是啊,没有高官厚禄,但我有怡然自得、无拘无束,没有健全的身躯,但我有灵活的大脑。知足让自己活得更潇洒。然而,面对苦难要知足,却不代表凡事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锐意进取,不满足于一点小小成就,才可能绽放人生的光芒。
同样的起步,却有不同的终点,原因在于取得成绩时的态度,沾沾自喜终究止步不前。明确目标,更加不懈地为之奋斗,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面对成绩,不满足让自己更加充满斗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话告诉我们,不满足是成功的前提。爱迪生用智慧点亮世界,袁隆平用汗水使饥饿远离,贝多芬用血泪感动世界。是什么让他们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是不满足。不满足让爱迪生实验几千次仍不言弃;不满足让袁隆平田间挥汗,几十年如一日;不满足让贝多芬失聪后仍不舍不弃。知足,让伤痛化为力量;不满足,让平庸蜕变为伟大。知足却不满足,让人生的麦田收获迷人的黄金。
从题目来看,前面一句大致意思是知足,后面一句大致意思是进取。应该从这任意一方面或者两方面一起展开都没有问题,坚守自我,追求自己想要的应该是符合题意的,不用太担心。
过来人告诉你,高考阅卷老师看你作文的时间只有10秒钟,所以不可能太认真琢磨,只要感觉意思和题目有联系就Ok,主要中心还是放在看你的开头结尾,语言,逻辑连贯性等等。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跑题扣分。而且,一个正常的人类坚持高强度高密度的阅读文章和给出评价超过一小时,大脑就糊了,一边有改卷组长催进度,一边还要揉着自己电脑辐射下肿胀的眼睛,一边还要顶着极度疲劳的大脑试图把握每篇文章的中心,一边还要对巡视考场的领导表示问候,你还真以为改卷老师是神吗,所以任何人主观题的分数都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据我所知,研究生是不参与改作文的。改作文的老师一般都是高中高二高一的语文老师。
有些偏激,说实话吧,一般难超过45,我几个同学(师大研究生)去年参加了改高考卷子,她们也这样觉得40分样子。。。
这是个对立面的话题。 就像,信心与虚心。
你的立意离题太远,可以算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