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影响受众应该从多方面分析。
首先:媒体工作者筛选后的内容起到议程设置作用,虽然不能决定受众怎么想,但是可以决定受众想什么。
其次:传播的内容可以影响到受众的判断。受众可能会根据媒体的内容去判断事情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拟态环境”理论,也就是说,现实世界太大太复杂,我们无法亲身感知所有的世界,只有依靠媒体去了解,因此媒体所展现的世界就成为一个虚拟的环境也就是受众直接接触,它直接决定的受众视野和见识的多少(当然是大多数情况),所以影响到受众的判断。
最后:媒介的内容可能影响受众态度的表达,这可以依照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也就是说,受众都希望自己和大多数意见一致,站在大多数的一边不至于是自己孤立,如果他们觉得舆论与他们的意见逐渐远去,他们宁愿对该议题保持沉默。大家对传统媒体(记住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看法往往是认为便是大多数人的意见,由此媒介的内容也影响到了受众态度的表达。
关于接受理论
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