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培养才能和积累知识哪个更重要?

2024-12-18 19:30: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大学里培养才能和积累知识哪个更重要?

我个人也认为培养能力重于积累知识。
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接受的程度和速度来看,学习知识本身并不困难,甚至是轻而易举的。
但事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如果不能找到对口的专业,那所学的知识岂不作废?这当然需要你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接受新知,这便是一种适应的能力。再者说,难道你会一辈子不换工作,换工作自然就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然怎能胜任呢?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中学生知识积累与人格培养哪个更重要”

【观点交锋】 正方:新华中学 观点:“中学生知识积累更重要” 一辩:“知识的积累并不是单纯的语数英知识积累,而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它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它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应抓住一切时间吸收知识,正所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辩:“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甚至能改变民族的命运,我们不否认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但塑造人格是建立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有了知识的滋润,让中学生从稚气走向成熟,有了中学时期知识的积累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三辩:“中学时期培养人格的主要方式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生活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我们要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的哪一项是不需要知识积累来进行的呢?培养人格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目的,而不是全部,我方认为,人格展现自我美丽,而知识才能振兴中华。” 四辩:“培养人格首先要了解人格,没有知识的积累何谈人格培养,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知识才是人类的源泉,我们是中学生,中学时期正是我们吸收知识的最佳时期,我们的天职就是学习知识,客观的残酷现实中告诉我们,没有知识无法养家,没有知识无法报国。” 反方:石巖公学 观点:“中学生人格培养更重要” 一辩:“人格培养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大计,人格健全才能使知识积累有了方向。中学阶段知识积累诚可贵,人格培养更重要。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有德无才者谓之君子,无德无才者谓之庸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 二辩:“知识可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人格是人的‘脊梁’。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人格。人格健全的人拥有知识是锦上添花,人格缺失的人拥有知识,如果用不好也可能是祸。国格不可损,人格不可无。” 三辩:“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变,学生的课本在变,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素质优良、人格健全的青少年。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基础,知识的大厦无论盖得多么美丽也只能是人生的‘豆腐渣’。知识积累贯穿一生,而在中学阶段人格的培养刻不容缓。” 四辩:“中学是人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努力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做一个学习好的中学生很难,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中学生难上加难。知识若有不足还能弥补,人格若有缺失则贻害终生。有人格修养的人才能更好驾驭知识,知识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格决定其推动方向。”

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哪个更重要?请简要说明理由?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深深地感觉到知识积累比能力培养重要的多。因为身处大学中,你的各方面的能力会在不经意间慢慢上升的,而你的知识积累却在呈直线下降,我用我的切身经历告诉你:知识积累更重要!

基层工作,积累知识更重要,还是人格培养更重要

一样重要!
有人格没知识什么都干不了!
没人格有知识做出的可能是坏事!
不过一定要选的话,知识是根本。

积累知识更重要

嗯,重要

辩题 大学生塑造人格和积累知识哪个更重要 急需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材料

如果一个医生有很高的医德,可以看病不要钱,但是他的医术却不怎么高明,你会去他那里看病吗?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当今这个社会,应试教育处于顶峰的社会,需要的是有广博知识的人,所以从清华北大出来的学生总是能够更容易的找到工作,难道他们的人格就一定很好吗,难道我们这些高职出来的学生人格就一定很差吗,虽然我们知识比不上人家,比个人格也会输?不过有更高的人格有什么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知识的人,人家老总找人第一是看你知识,而不是看你人格~~
因为两者看来都很重要,但是题目是要求在学校范围里,科学正确的讲法是——学知识、做人都重要,
若硬是要论的话,我的观点是:大学是学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人格的地方,而大学始终要跨进社会的,在新的社会下,社会是发挥你知识的时候,也是检验你这个人人格是不是合格的地方,只有你这两方面都健全了,现实的讲话是已经有立足点了! 所以讲做人比学知识更为重要~~~~~~~~~~
至于"你们"又说的,就是因为"你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必然是"你们" 其中一个出了问题。既然我说都重要,恐怕意思就是有了一定知识后,人格塑造还不到"忽视"的程度,是要继续不忽视的,知识再丰富有什么用这显然是句不省人事的话,守着金山穷死也就大抵就是这样了,知识的用处不仅仅是塑造人格,然而不吸取新知识完善人格,塑造人格是句空话,无米之炊,一个农妇教育儿子塑造儿子人格的时候也要讲些做人做事的浅显的道理或者故事,不是整日对着他喊"去塑造人格吧"就可以的。
好的人格之所以难塑造恐怕也是因为这等知识有什么用的发问,有知识还不用,偏偏把塑造人格看成单传的手艺新开个门派,只是这门派没什么武功,只是瞎嚷嚷。既然积累知识要和塑造人格相辅相成,知识显然有其工具性,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易懂的道理。
偏偏就有"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积累"的人,而不知道把知识用到塑造人格上, 这让人悲哀的发笑,难怪要发出知识有什么用的问题了,不知道你是用什么塑造的人格,金,木,水,火,土?
有人说“有人提到马家爵,这实在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就是调节心理方面的知识太少,还不要这样的人积累知识,拿空气塑造人格么?”我想问下,有强的心理方面的知识,没有得到更好思考和使用,又有何用。
请问楼上得你怎么培养思想道德观念,说这句话就是培养人格了?培养思想道德观念不用知识么?知识是什么,除了专业课别的就不算知识?我也问你,没有强的心理方面的知识,你思考什么,用什么?没有个顺序的先后么?好的品格是坐那就有的?啥是好的品格,评判的标准从哪来?不用知识判断么?在大学塑造起来的人格经得住走入社会得冲击么?没有自己头脑得理论理性化所支撑得人格是不稳定得,是脆弱得,如果人格培养更重要些,你怎么表现这个更重要,多抽时间培养人格么?怎么培养?实际行动是什么?看思想道德书?扶老大娘过马路?一天能扶多少个?
一个善良的农夫跟一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去你公司应聘,你会要谁呢?
对方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一个人的知识你能看到吗?知识一旦被你拥有,他还会跑吗,而人格是多变的,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善转恶,也可以由恶转善,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日之工,他要一生的努力,而大学是人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不要把时间白白浪费哦.
我来对楼上得到的重要的朋友的观点,希望能对将要参加辩论的人一点帮助:
1。很多人说刘海洋和马家爵的事情来说道德很重要,那么我倒要问问你的道德是怎么来的?是在大学4年里才培养的么?那么对方的便有是不是认为那些还没有上大学的人道德低下呢?众所周知,我们的品德是从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的。中国在大学的辛辛学子何止百万,刘海洋和马家爵只不过指著百万之重的2个难道我们看世界要以点覆面吗?
2。有人说人格是知识的基础,此言大错特错。试问一个人没有知识作为基础,那怎么来分辨是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为什么?无非是分黑白明是非而已。如果没有人告诉一个小孩未经别人允许的时候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那么这个小孩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可想而知……
3。有人说贪官说污吏,那么请问这些人在当官之前是经过重重道德考验的,他们是否是道德不够?肯定不是,而且还邀请对方辩友住一个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大学期间的问题。当官后会发展的如何,那时毕业以后的事情,请不要跑题,谢谢。
4。还有人可能说出过热的问题,出国是道得的问题么?出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大问题,是经过反复讨论的问题,至于对方辩友说的出国很多人不回来的问题,爱因斯坦倒是出国了,你能说他道德低下么??
5。学习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技术不断更新的近天你们在短短的4年内又可以讲学习的学习足够吗? ----
那么这4年你作为一个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任务都忘记了那还何谈道德?如果大学生各个大学毕业各个路不拾遗,就是什么专业知识都只知一二。拿国家如何发展,世界如何前进,人类如何进步??
6。有人说高科技犯罪,那么抓高科技犯罪的人,你又如何解释??
这些话是我一个一个字打上去的,如果这些话对你有帮助的话;如果你要抄到别的地方的话,那么请复制完全。还有我并没有伤害其他论友的意思,我只不过看到有关知识的辩论太少了,仅此而已。
这个辩题根本无法辩论,人格的塑造在童年,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看了前几位聊友的帖子,他们好象把生活常识.哲学.为人处世哲学.等东西沦为知识这一筐了,我觉得这里的知识应该只是指专业知识。也就是狭义的知识。我也参加了这个校际辩论赛`
高科技犯罪的人生方向为什么歪了?
因为思想教育方面的知识积累不够!每天读读〈〈论语〉〉 ,你的良心一定会受到鞭笞,思想得到升华。
1、 大学的目的,大学的使命 2、国家科教兴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知识经济
假如大学的主要作用是朔造人格的话,那么他们完全没必要再来大学。
来到大学,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学习有时什么?知识的积累。请问反方同学,塑造人格,在家里可不可以?而在家里,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你学得到吗??
2、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先导性全域性性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不断增强我校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也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高校间的竞争也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体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程知识,一个人要是连最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掌握,怎么能谈的上在社会上立足.就拿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每个工作岗位都是有具体要求的,而大多数的单位都会在最基本的要求上填写:**学历以上.这就说明了一个人的专业知道对一个人面对社会竞争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知识学习是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这是显而易见的,你想,要是一幢房子要是连最基本的地基都不重视,你如何能将房子盖好,或者说是稳定.
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说起来又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条真理。由我个人的经历可以得知: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九十取决于他的人格,取决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被决定于其余百分之十的专业知识。这当然不是说一个只有百分之十知识功底的人就一定拥有百分之九十发展的可能。人格是砖,知识是水泥,砖是基本,可没有水泥,砖是码不成高楼的。
如果我是反方,我可能会驳你:曾经有许多人,当机会看着自己的眼睛微笑走来时,却因为没有够份量的专业知识、可以胜任的能力而不得不无奈地放弃。
想象一下吧,那种沮丧的感觉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所以你在辩论的时候最好不要引出对方这样的话题。]

大学生积累知识与能力锻炼哪个更重要

能力锻炼和积累知识这两者其实有交集的。
有人曾经说过,经商是最好的教育。有机会多关注生意吧,跟生意人沟通交流。实用性才是根本。

知识积累和人格塑造哪个更重要?

知识积累很重要 从根本上看,辩论赛是一种游戏,因而辩论技巧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即使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如果不善于表述,不熟悉辩论技巧,在场上是不可能表现得很出色的。反之,一个人如果光有辩论技巧,但其知识底蕴很差,可供调动的东西很少,那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纵有最高超的辩论技巧也无法展示出来。所以,把知识积累与辩论技巧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先讲知识积累问题。在选拔辩论队员的过程中,我们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队员在知识结构上都比较弱,他们可能对本专业的问题比较熟悉一些,但一走出专业的范围,就有邯郸学步,寸步难行的味道。一个人如果知识很弱,去参加辩论,就像一个没有钱的人去做生意一样,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解决好知识积累的问题?这是我们在训练阶段中考虑较多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如下的措施: 第一,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增加背景知识。人们常常把文科的知识比喻为一座金字塔,不了解宽泛的知识背景,想在某一专业领域里做出出类拔萃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想在辩论中运用自如、应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作为知识背景的学科非常之多,如哲学、历史、伦理、政治、经济、宗教、艺术、逻辑、修辞、生态、社会学、医学、文学等等,如何才能迅速地完成知识积累工作呢?光是一门学科,就可以讲上几个学期,通过一、二次讲座,队员们能把握住吗?“知识快餐”可能吗?实践证明是可能的。在每次讲座中,我们要求专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讲:1.本学科的基本概念;2.本学科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3.本学科研究在当代的热点问题。把这三个问题用简明扼要的话讲清楚了,队员们就能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者的结合中迅速地了解一门学科的概况和问题之所在。这样一来,也就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背景知识。采用这种方式,我校的三十多位专家为队员做了五十多次讲座,大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第二,分析有可能入选为辩题的当代热点问题,重点理清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在当今世界上,热点问题是不少的,如民族冲突与战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发展的问题、世界政治新格局问题、南北和南南关系问题、当代新儒家问题、亚太经济圈问题、 艾滋病问题、安乐死问题、联合国作用问题、人口问题、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市民社会问题、后现代主义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等等。就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组织一些专家讲座,有针对性地讲;另一方面,也借阅了一批图书和刊物,供队员们阅读,使他们对这些问题尽快获得感性认识。 第三,精读《四书》。考虑到辩论赛作为华语推广活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是比较重视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理应多做些准备。我们除布置队员熟读《四书》外,还要求他们熟读《孙子兵法》、《道德经》等重要著作。 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队员们在辩论时从容多了。刚开始参加辩论时,他们常常出现口误,主要是背景知识不熟悉,对方提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就无从应对了。现在,可调动的知识积累多了,队员们在辩论时就能左右逢源,自出机杼,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给评委和听众留下知识面很宽的印象。另外,在每次讨论辩题时,如果我们发现哪位队员的知识有不准确之处,就马上进行纠正。在训练时,除了一些共同的专案,我们也根据各个队员知识结构的特殊情况,分别对待,缺什么补什么,使队员们的知识积累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加坡辩论凯旋后,队员们对专家们的知识讲座始终怀着感激之情。另外,在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下来后,我们还请一些专家进行“会诊”,进一步强化了专题知识,从而在辩论中能达到引经据典、挥洒自如的境界,获得评委和听众的一致好评。 知识积累是重要的,但不讲究辩论技巧,它仍然是空的,它或许适用于作学术报告,但却不适用于辩论。剑桥队之所以负于复旦队,问题主要不是出在知识积累上,而是出在辩论技巧上。尤其在辩题上不利于某一方时,这一方如果在技巧上不能高对方一筹,是很难取胜的。在辩论技巧上,我们以为,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1.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2.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3.“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艾滋病是由HIV 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采取了“引蛇出洞”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4.“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然分开的。因此,按照我方预先的设想,如果让我方来辩正方的话,我们就会引入“社会影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后来,我们在抽签中得到了辩题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太悖,因此,我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这样一来,我方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力气纠缠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 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