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个人的经验,加上各种文献的报导,以及我为了写这篇文章,所查阅的有关书籍杂志,还很难找出发烧对人体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当然,发烧时,幼儿有吵闹不安、睡眠不好、饮食减退的现象;大一点的小孩有头痛、眩晕、想睡、全身欠爽、寒颤出汗等症候。小儿在发烧的时候,不思饮食而代谢反而增加,使之体重减轻,心脏的工作与心搏率也跟着增加,对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衰弱的病儿非常不利。发烧与出汗都会使身体水分损失,所以小儿有时会发生脱水的现象。在小儿发烧中,最严重的还是小儿发烧并有痉挛的现象。1~6岁的小孩中,有8%~10%会有合并症,例如抽筋,抽筋时间短,不会有后遗症发生,如果时间久了,脑部会受到损害,这倒是小儿发烧中最大的坏处。 小儿发烧所造成的问题,不在小儿发烧本身,而在家长们担心害怕,心烦意乱所引起的过份焦虑。这些都与亲情有关,若我自己的小孩子病了、发烧了,也同样会张惶失措,紧张兮兮的。现在一般家长们所最担心的,第一是小儿发烧若不赶紧退烧,一直烧下去,越烧越高,则如何得了。其实人体天赋的防御机能非常巧妙,当体温上升已达危险程度时,散热的机能可突然被激发:大量出汗、体温降低。所以人类的体温很少超过摄氏41.1度,我们称之为体温调节管制的"安全活塞"。而前面已讲过小儿体温在摄氏41.1度以下时,多半能够忍受而没有什么危险,不必杞人忧天。但有些小儿运动中枢机转或周围感受器有严重的损坏时,这种调节功能就会丧失,形成恶性发高烧。小儿发烧超过摄氏40.6度的疾病有:⑴药物中毒,使体温调节机能转受到干扰,如阿刀平、阿司匹林、硼酸、安非他命等;⑵中暑,大脑机转突然失去功能,虽体温高升,但病人不再出汗,有时发烧高过摄氏42~43度。⑶中枢神经系统受过损害,不论先天的或后天的,因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病变,体温调节失去功能,有时体温高达摄氏40~42度;⑷外脑层形成障碍,先天性汗腺缺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体温扩散功能消失,体温不断升高而无法下降;⑸在小儿发烧中,有些疾病体温较高,如玫瑰疹、麻疹、肺炎等,体温有时高达摄氏40.6度。 其次是家长们一直担心小儿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将来会变成瘫痪或呆子。这种顾虑不能说是没有来由,小儿病中有一种"脑性麻痹",可能是高烧或脑子缺氧、脑内受伤所引起的。由发高烧而来的"脑性麻痹",一种是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够,对体温不能有效管制,对高烧不能发生"切断"作用,故脑部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另一种则是脑子本身有问题,本身即可能引起"脑性麻痹",因为脑子有病再加上对体温管制失败,则因高烧引起"脑性麻痹"。依据我多年所见,以及各种病例报告,这种病人并不多,在一般的情况下,小儿发烧绝不会引起"脑性麻痹",各位家长们尽可放心。除了以上两种之外,家长们对发烧与疾病的关系不应该本末倒置,误认为发烧可以引起很多疾病,而一味求医生把烧退掉,以为如此小儿就安全了。他们常对医生说:"请大夫把小儿的烧尽快退掉吧,不然烧久了会引起肺炎来。"或者说会把小孩烧成脑炎;或者说某家小儿的"小儿麻痹"就是发烧引起的,好像发烧是万病之源。其实发烧乃是因为外来的细菌或滤过性病毒或其他致病原侵入人体,或者是某种原因造成体温调节发生系乱,使体温升高。这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是借发烧来发出信号或对抗疾病,甚或消灭细菌,它只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征象,而不是致病的成因。例如:小儿发烧的头二三天,医生没有把发烧的病因或病原找出来,不能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等换了一个高明的医生或设备较好的医院,把病原找出来,确诊这小儿患了肺炎、脑膜炎或小儿麻痹等,家长便把起先三两天的发烧作为这些疾病的原因了。其实那些致病的细菌或滤过性病毒,早在发烧之前已侵入人体了,甚至潜伏很久才发生疾病,这些与发烧毫无关连,只是人们对发烧有成见,归罪于发烧。幸好有一种病的发烧,人们对它特别厚爱,那就是麻疹的发烧。老一辈的人认为发烧对麻疹非常有利,认为小儿烧透了,疹子才能出得来,所以不但不想法去掉,反而多方加以维护,不论冬天或夏天,都用厚的棉被把小孩包裹起来,室内暖暖和和密不透风,使发烧的小孩温度更加提高。就这样多少小儿因发烧过度而白白的把命送掉,或者留下可怕的后遗症。 说了半天,小儿发烧既百利而无一害,又没有什么危险,那我们就不去管它好了,何必再去花钱费时自找麻烦去诊治呢?其实不然,因为很多疾病可引起发烧,这些疾病有些是一两天会好的;有些要许多天,是慢性的;有些是不药而愈的;有些是非治不可的;有些是平安无事的,但有些是有生命危险的。以一般家长们有限的医学知识,实在不好贸然确定,一定要去请医生做一个正确的诊断与适当的治疗,如此方不致有所延误。这正是人体天赋防御机能的表现,把发烧作为一个疾病的信号,提高我们的警惕,但是我们找医生的目的并不在于把人们所痛恨的发烧马上去掉,以逞一时之快,而是找医生把发烧的原因找出来,做一正确之诊断,然后把这个造成发烧的疾病治好。病因一除,小儿发烧的现象自然迎刃而解了,甚至根本不用退烧,那发烧自然跟着疾病的治愈而消失。小儿若在三更半夜发烧,除非并有抽筋的现象,大可不必急急忙忙的坐着计程车满街乱跑,去找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医生把孩子的烧退掉。这样在忽忙中,对疾病本身无法做一个正确的诊断与适当的治疗(说实在的,半夜被叫醒的医生们,多半不太耐烦,很少会细心为你诊断)。最可怕的是,不合理的退烧,使小儿平安一时,翌日作家长的认为无事了,再也不去找医生,这样既失去了诊断的方向,又贻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所以碰到小儿发烧,切忌急燥不安,要先做一个适当的处理,再去找一个可靠的家庭医师或好一点的医院做一番详细的检查。小儿发烧不超过摄氏40度,也无抽筋现象是无关紧要的。 小儿发烧时,有些家长们不去看医生,随便用些成都药给小儿吃,什么八宝牛黄散啊,百效奇应丸啊、感冒膏啊……等等,有时碰巧这些发烧本来可以不药而愈的,等吃了这些所谓万能灵药后,烧退了,病也好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把这些药当做家庭常备药品,有病就吃一点,心里好像有了一份可靠的保障。其实这些药,吃与不吃对病的本身无多大帮助,反而有些药可能会引起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我们看到很多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肤病以及其他不良后果,都是吃了这些成药而来的,有些人甚而有生命危险,所以家长们要特别小心。还有一些家长们为了方便与省钱,就在附近药房买些退烧药给小孩吃,有些自作聪明的家长们,甚至买了些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素等消炎药给小儿吃,虽然有时可把烧退掉,但这种办法实在有点冒险,万一遇到需要根本治疗的发烧病,因为退点烧就不去管了,而错过的治疗时机,反而要花大钱费大事。有些抗生素或磺胺药小孩吃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氯霉素可以引起不能再生性贫血,四环霉素可压制骨髓血球细胞的产生,而长效磺胺类药已被限制使用,所以自己买成药服用是件危险的事情。 小儿发烧即使找到了最可靠最高明的医生,也并不是说不管什么发烧,看一次病、打一针就退烧了病好了。有些病,尤其是滤过性病毒感染的疾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把它克服消灭。碰到这些病,小儿科医生们也只有告诉你这是什么病,要烧多久,愈后如何,再给你一些小儿维护疗法,支持其体力、增加其抵抗力,不使他发生严重的合并症,使病程顺利过去。有些家长们对医生们希望过高,对小儿疼爱如命,恨不得一针见效,万一这个医生不能如愿,马上又去找第二个医生,甚至第三个第四个医生,等这些医生都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将退烧退掉,便又去最贵的医院花最高的费用去解除心中的焦虑与困扰。正好这时病程也快到好的时候了,烧也该退了,这个最贵的医院也就成为最好的医院了。 一般人对麻疹的发烧,多半会耐心等待,认为一定要烧7天等疹子出来才会退烧。殊不知其他的滤过性病毒传染的病也是一样,例如玫瑰疹多半高烧三四天不退,在这三四天期间,任何好的医生也不能使他的温度退掉或缩短发烧的过程;其他小儿发烧如天花、德国麻疹、水痘等也是一样,多半要烧个三四天才退烧。而最常见也最使人们困扰的还是滤过性病霉感冒(上呼吸道炎)或所谓流行性感冒,尤其在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不断流行,占了小孩发烧疾病中的90%以上。这种病既没有特效药,也不能产生长久的免疫力,发烧有时一、两天,有时三四天,也有1个星期的,发烧温度多半很高;有的变成滤过性病毒肺炎,会烧到10天以上。家长们遇到这些病,经过可靠的医生或设备良好的医院诊断无误后,只有耐心等他的自然病程过去,切禁急燥不安,有病乱投医,以免对小儿有所残害。 因细菌感染而使小孩发烧的疾病,由于科学昌明,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不断发现,都会因病源细菌的被消灭而获痊愈,发烧过程也就会缩短。例如伤寒,从前非要三四个星期才能退烧,可是现在有氯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的使用,三四天就可退烧了。其他类似肺炎球菌或细菌性脑膜炎、肾盂炎、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猩红热等发烧现象可因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的使用而很快退烧。但是也因为这些抗生素或化学药剂是消灭细菌的利器,人们也就毫无限制的使用,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或滤过性病毒感染,不管是那种细菌感染,不管是那种药品有效,反正小儿一有发烧,就使用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第二天再换一种或另加一种。有的医生使用细菌传染的抗生素,就像放机关枪一样,把所有他知道的抗生素统统用上去,而且越用越新,越用越高级,越用越贵。但这样更却容易使患者产生抗药性,过不了多久这些抗生素或化学药剂都无效了,细菌又强大茁壮了,人类的灾祸又重新降临,所以对抗生素或化学业药剂千万不可滥用。再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除了泛滥之外,使用的剂量与时间的不足,也贻害无穷。假若我们对某种细菌传染病已经诊断确定,选定了那种最为有效的抗生素后,就一定要按照规定剂量及时间服用。有些家长们自己在药房里买了些霉素之类,吃了一两天,等烧退了,就一切都不在乎了,认为大功告成;或者不按医生指示,就再也不吃药了,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事。因为如溶血性链球菌的传染,必须使用抗生素10天以上,中耳炎要治疗10天以上,伤寒要服药两周,其他如沙门氏细菌传染病也要两个星期、有的脑膜炎要用药4周以上,以免复发。总之,家长们不要太重视发烧而不管病情如何,高烧期间急得如锅上蚂蚁,等烧一退就又天下太平了。其实发烧在疾病过程中只是一点征候,为什么那样耿耿于怀呢! 除了上述滤过性病毒或细菌传染使小儿生病发烧外,还有其他很多发烧原因,如前面所述,有的发烧不高,有的属于慢性,有的发烧以外的症状较明显,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发烧原因找出来,把病治好。但其中有三种情况是家长们经常遇到而又需要知道的:第一是长牙,有的发烧,消化不好,轻微复泻等,这些都要和现在流行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肠胃炎相区别,最好去看医生诊断一下,以免错误之发生;第二是夏季热,多半发生在幼儿身上,因为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温的控制与管理还不十分健全,所以易因环境温度太高而发烧,但这种发烧不会超过摄氏38度。经过详细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这种病用不着退烧治疗,只设法把周围环境的气温降低下来即可。还有一种小儿发烧是由脱水而来,任何状况下的脱水,均可使小儿发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为小儿多补充水分,不管是饮水或静脉灌注均可,有时体内水分够了,烧也就退了。
一提起发热发烧,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生病的表现症状,对人的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于是只想着如何用药物把体温降下来。其实,据有关专家解释,偶尔的发热发烧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具体什么情况请看以下内容。
1:它把体温升至高于很多病原体生长的最适温度,降低其生长速度,从而减少机体面对的病原体数量;
2:发烧引起的高温会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
3:发烧加快体内化学反应速度来提高免疫反应水平。免疫系统加快攻击病原体,缩短感染的过程;
4:发烧会使病人感觉生病了,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可能会去休息,防止机体被进一步破坏,同时有更多的体能来对付感染。
通过浏览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发热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后大家遇到发热的症状,先不要急着退烧,可以首先观察一下,只是低烧的话可以不必吃药,并且还可以杀死细菌。但是,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可就要及时去医院啰。
偶尔的发热发烧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具体什么情况请看以下内容。
1:它把体温升至高于很多病原体生长的最适温度,降低其生长速度,从而减少机体面对的病原体数量;
2:发烧引起的高温会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
3:发烧加快体内化学反应速度来提高免疫反应水平。免疫系统加快攻击病原体,缩短感染的过程;
4:发烧会使病人感觉生病了,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可能会去休息,防止机体被进一步破坏,同时有更多的体能来对付感染。
发烧表示启动了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病毒做一次清理,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发烧超过39.5度还是要看医生,免得烧坏脑子
楼上说的是对的,但是发烧对神经系统不太好,还是要即使治疗退烧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