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标准值是多少

2024-11-08 17:43: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尤其是快餐文化的出现,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引起的血脂升高等相关疾病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高血脂患者也呈年轻化的趋势。

  1、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有的脂质成分的总称,这些脂质是一大类营养物质和对身体有用的化合物,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等,但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2、什么是总胆固醇(tc)

  众所周知,胆固醇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胆固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油”,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但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必须与载脂蛋白(一种蛋白质)和磷脂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因此,总胆固醇(tc)就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3、胆固醇载体——载脂蛋白

  (1)、分类

  血液中的载脂蛋白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其中密度高、颗粒小的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而密度低、颗粒稍大的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2)、不同载脂蛋白的差异

  许多人一提到胆固醇,大有谈虎色变的恐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就胆固醇而言,它本身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生命物质。

  研究发现,血中的脂蛋白也有好坏之分。前面提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从肝脏携带胆固醇到周围血管,特别是到心脏上的血管(医学上称冠状动脉),可造成过多的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存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现已证实,ldl及其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升高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称ldl-c为坏胆固醇。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将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从而保护血管免受侵害。所以,hdl及hdl-c升高有益健康。

  如果摄入太多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体内的ldl增高,过多的胆固醇会粘附在血管壁上,长期作用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hdl可以防止游离胆固醇积累在动脉壁和其他组织,所以血液中hdl含量高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较低。

  (3)、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包括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或许更能反映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但人们通常都用高血脂来表示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氧化ldl和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a、沉积在动脉粥样斑块上的脂质来源于血浆中的ldl,而胆固醇及其酯在血管壁没的聚集很可能与两条途径有关:一是依靠血管壁内的内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进行主动摄取;二是经过非受体途径被动性进入,如在严重细胞内皮损伤时。

  b、血管壁内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处的所有主要细胞都能产生导致氧化ldl的自由基,产生氧化ldl(ox-ldl),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损伤处内皮细胞导致ldl的轻度氧化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c、轻度氧化的ldl或微小修饰的ldl在引起巨噬细胞聚集方面具有启动因子的作用,也就是说氧化的ldl促进巨噬细胞在受损内皮细胞附近聚集。

  d、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的ox-ldl后衍变成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或泡沫细胞内的脂质饱和后,无论破裂与否,都可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加速病变的进展。泡沫细胞逐渐增多并融合,形成脂质条纹,继而发展为成熟的粥样斑块。

  血脂升高的原因

  脂肪来源于体内和体外两个途径,前者主要在肝内合成,而后者从饮食中摄取。脂肪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所以体内脂肪来源过多和肝脏清除减少都可导致血脂升高。遗传、某些疾病的影响及环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血脂升高而患上高胆固醇症。

  1、遗传与某些疾病

  少数病人是由遗传性因素决定的,或继发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症、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后出现,绝大多数病人属遗传缺陷加上环境因素影响而患病。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生理因素、饮食不当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其中饮食不当可能是最普遍的因素。

  ·生理因素

  妊娠、绝经、进入老年期

  ·饮食不当

  a、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有些人喜欢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时间长了,血脂就悄悄地升了上去。

  人体中有60%的胆固醇来源于肝脏的合成,有的病人即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摄取胆固醇,血浆胆固醇的浓度也只能下降10-25%,所以要想使血浆胆固醇下降不能仅仅靠限制膳食胆固醇的办法,还必须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对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还是有必要进行限制,尤其是对高胆固醇血症病情较轻的人,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有更大的意义。此外,还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人类血浆胆固醇浓度随饱和脂肪酸摄入的增加而升高,原因除了饱和脂肪酸本身会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外,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胆固醇含量也较高。

  b、从饮食中摄取过多的热量,引起肥胖或超重,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由于某些原因引起体内脂肪过分堆积而造成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以上者称为肥胖。肥胖的人不仅体内脂肪组织增加,而且血液中脂质也明显增加,尤其是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水平多高出正常。

  由于引起血脂升高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体重只是众多影响血脂高低的因素之一,不是唯一决定性的。所以较瘦的人同样可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因此,体态苗条的人也不可对高血脂症掉以轻心,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定期检查血脂是很有必要的。

  3、不良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长期不运动或少运动、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都可能引起血脂升高。

  血脂升高对健康的危害

  血液中的胆固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一定的份量,但不规律的生活或进食过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等会令血中总胆固醇增加,过多的ldl好象废物般积聚在血管壁内,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如前所述,这些ldl会被自由基氧化,产生氧化ldl、氧化ldl具有很高的细胞毒性,进一步损伤内皮细胞,形成恶性循环。

  由内皮细胞层受损吸引而来的巨噬细胞对氧化ldl的吞噬远远多于对原型ldl的吞噬,而且氧化ldl还将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在受损内皮细胞附近的聚集,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巨噬细胞吞噬ldl后形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一个又一个恶性循环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泡沫细胞与胆固醇、受损坏死的细胞等,在血管壁内形成肉眼可见、形状类似小米粥的块状物,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升高的科学预防

  高血脂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发病早期可能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生了冠心病、脑中风后才发现血脂异常,因此应当居安思危,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主要以防止结合,重点在防;无病防病,有病防进展。同时,不仅要重视预防高血脂本身的出现,更要重视防治高血脂所带来的危害性。首先需要强调对病因的预防,去除或控制其可能病因、诱因及其它影响因素,即:
  1、合理饮食

  简单说来,高血脂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一个平衡”和“五个原则”。

  “一个平衡”即平衡饮食;很多人患上高血脂后就完全素食、偏食,这是个误区,对身体是很不利的。首先应从饮食中获得的各种营养素,确保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进行均衡饮食。

  “五个原则”包括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

  低热量:控制饮食中的热量,旨在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所谓理想体重通常是以“体质指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

回答2:

你的总胆固醇6.51(正常值2.84一5.6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7(2.7-3.36mmol/l);二项均增高,如甘油三脂无明显增高,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5(1.14一1.91 mmol/l ),属于正常,它是一种好胆固醇,是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治疗,应首选他汀类药物: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 )等。他丁类药物的降脂特点为主降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度降低甘油三脂,并有抗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效应;副作用主要是对肝脏,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等。

你的血脂属于轻、中度增高,可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有肥胖时减轻体重等非药物治疗基础上,适当加用药物治疗。建议先选择血脂康或脂必妥等中药制剂,副作用较小;如经上述治疗血脂仍高,可选择他汀类药物服用,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至少3 ~ 6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能一次,以随时调理药物剂量,监测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