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冬至习俗

2024-12-27 10:04: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古代过冬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现在的人每当冬至都会吃饺子,那古人又是怎么过冬至节的呢?


夜吃丸子

清代的林维丞写过一首《冬至搓丸词》:“纤手轻搓五夜灯,团圆冬节到今称。小姑笑问新来嫂,昨夜宜男卜未曾。”诗中的“搓丸”就是莆仙冬至搓丸的习俗。


相传莆仙山里有个叫顺安的人,因家境贫寒,平时打零工收入少,顺安已经年过30,还未能娶妻,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整日忧心忡忡,时间久了便神经都错乱了。顺安四处求医问药,可是始终无法医好母亲的病。顺安是个孝子,为了让母亲吃得好一点,他变着花样做吃的。有一天,他把糯米磨成粉,做成一粒粒丸子,母亲十分爱吃.于是,为了让母亲开心,他天天把丸子插在门上、窗上和墙上,多年没有间断过。


后来,人们为学习顺安孝顺母亲的美德,每当冬至时都会吃丸子,以教育后代子孙学习顺安的孝心。因为冬至那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一般小孩子熬不到天亮就忍不住要吃丸子,所以莆仙还有“爱吃丸子天不亮”的言语。

赠鞋袜,敬师长

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写道“亚岁迎祥,履长纳庆”。明代的江源在《十二月词十二首复次官汝清韵》写道“小至初临生一阳,履长纳庆祝君王。从今日永知何用,刺绣功添一线长。”冬至这天,日影最长,所以古代有赠鞋袜给尊长的习俗,表示在足履最长之日祝福老师、长辈健康长寿。


山西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冬至也是尊师的节日。至今,民间依然有在冬至这一天请老师吃饭法人习俗。晋西北一般会用牛羊肉盛情招待老师。

祭祀祖先

《周礼》中记载:‘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从周朝开始,每年的冬至都会祭祀天地祖先。在唐宋之时,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到郊外祭天,而普通的老百姓则在家祭祀祖先。


悠悠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崇洋媚外的今天,我们的探索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节日更具仪式感,更具有美好的内涵。

回答2:

古代冬至,习惯大部分到冬至的时候,人们大部分都是吃饺子,因为这是中国神医张仲景发明的。吃饺子预示着自己不冻耳朵,所以在中国古代到冬至这一天大部分都有吃饺子的习惯。由于过去人们生活条件不好,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身上耳朵容易被冻上,所以。神医,张仲景就发明了这道吃法。人们多吃点,人吃多了自然体内热量跟得上,所以耳朵自然就不冻了。由于过去人们很穷。吃肉饺子。大部分都是以粗粮为主。吃饺子的时候可能吃的很多营养跟上了。自然耳朵就不会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