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要轻松自如地应对中高考对联题,我认为应掌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的对联知识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意思完整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的基本格律,离不开如下六要素,即字句相等、句式相称、平仄相谐、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创作对联不能犯孤平和三平尾,如七言联中前六个字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凡对联后三字同为平声为三平尾;还有就是上下联最好是不重字,特别是同一位置不能重字;当然,上下联不能“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相同。最理想的对联上下联是若即若离,下联比上联更有份量,或递进、或转折、或顺承,通过上下联的关联共同勾画事物的特征。 二、扎实的语法知识 词类相当是对联“对偶艺术”的精髓所在。 创作对联必须掌握汉语中各种词语的词性,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并掌握各种词组之间及整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如二00五年高考对联题:“科学能致富”,“科学”是名词,作主语;“能”是能愿动词,作状语;“致”是动词,作谓语;“富”是形容词,作宾语。应对这一题就应用相同结构的句子,如“教育可兴邦”。 三、多种修辞知识 对联篇幅短小,必须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而新颖的意思。因为一个词语除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外,还有修辞意义。修辞意义是在情景中产生的,故又称情景意义。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有限的,而情景意义却是无限的。一副对联好像有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东西,那就是意境了。对联要有意境就得用修辞手法进行造境。对联中除了对偶这种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外,还有比喻、夸张、叠韵、反复、顶针、藏典等修辞手法。 四、基本的声律知识 声律是对联的基础。对联讲究的是声律结构,亦即句内和句间的平仄序列关系。一般来说,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必须是平声,也即“仄起平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有时因为内容关系,只要不影响和谐,对联中的个别平仄也是可以变化的,凡平仄不依常规的句子,就叫拗句,可以采用变通办法加以补救,把平仄变一下,就叫“拗救”。所以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条规矩。对联的声律有新声和旧声之分,就新声来说,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就旧声来说,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现在是旧声、新声并存,中学生最好是用新声应考,但同一副作品里不能新旧声混用。 五、敏捷的联想思维能力 中高考对联题要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敏捷的联想思维能力是决然不能的。应对对联题应一分析二联想三创作,首先应全面细致地分析题目的类型特点,然后进行广泛的联想,这就犹如一道作文题一样,想好自已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对照对联的格律要求进行概括而创作成对联。如2004年考倒广东三十四万考生的对联题:“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这一出句所表达的意境为一直白句,且“荔枝龙眼木瓜”为并列结构,其一三五……位置 上的“枝、眼、瓜、是、南、果”的声律为“平、仄、平、仄、平、仄”。那么,应句就要用相同的词性、相反声调的词来应对,如“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杜甫李白韩愈,均为唐代诗人”。再如2005年全国高考题“远离毒品”,在联想思考时可想起我们平时常听到的一句公益广告词“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只要稍加充实就可以完成题目要求,如:“思建设祖国责任,远离毒品;念报答父母恩情, 珍爱人生”。 综上所述,要轻松自如地应对中高考对联题,就必须在以上的几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因对联的上下联是从事物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其本质的,研习对联可以使自已养成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去思考问题,从而反过来提高自已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那么,要轻松自如地应对中高考对联题,我认为应掌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的对联知识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意思完整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的基本格律,离不开如下六要素,即字句相等、句式相称、平仄相谐、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创作对联不能犯孤平和三平尾,如七言联中前六个字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凡对联后三字同为平声为三平尾;还有就是上下联最好是不重字,特别是同一位置不能重字;当然,上下联不能“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相同。最理想的对联上下联是若即若离,下联比上联更有份量,或递进、或转折、或顺承,通过上下联的关联共同勾画事物的特征。
二、扎实的语法知识
词类相当是对联“对偶艺术”的精髓所在。 创作对联必须掌握汉语中各种词语的词性,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并掌握各种词组之间及整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如二00五年高考对联题:“科学能致富”,“科学”是名词,作主语;“能”是能愿动词,作状语;“致”是动词,作谓语;“富”是形容词,作宾语。应对这一题就应用相同结构的句子,如“教育可兴邦”。
三、多种修辞知识
对联篇幅短小,必须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而新颖的意思。因为一个词语除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外,还有修辞意义。修辞意义是在情景中产生的,故又称情景意义。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有限的,而情景意义却是无限的。一副对联好像有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东西,那就是意境了。对联要有意境就得用修辞手法进行造境。对联中除了对偶这种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外,还有比喻、夸张、叠韵、反复、顶针、藏典等修辞手法。
四、基本的声律知识
声律是对联的基础。对联讲究的是声律结构,亦即句内和句间的平仄序列关系。一般来说,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必须是平声,也即“仄起平收”。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有时因为内容关系,只要不影响和谐,对联中的个别平仄也是可以变化的,凡平仄不依常规的句子,就叫拗句,可以采用变通办法加以补救,把平仄变一下,就叫“拗救”。所以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条规矩。对联的声律有新声和旧声之分,就新声来说,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就旧声来说,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现在是旧声、新声并存,中学生最好是用新声应考,但同一副作品里不能新旧声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