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如下图: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包括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折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
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当桩孔不设支护和不扩底时,则无此两道工序。
2、挖孔方法:
2.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2.2、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
2.3、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吊装钢筋笼,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混凝土。
3、护壁施工:
为确保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采取防止土体坍滑的支护措施。支护的方法有:现浇混凝土护壁、钢套管护壁、钢筋网护壁和滑模护垫等。
3.1、现浇混凝土护壁:
现浇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是边开挖土方边修筑混凝土护壁。护壁的结构形式为斜阶型。对于土质较好的土层,护壁可用素混凝土,土质较差地段应增加少量钢筋。修筑护壁的模板宜用工具式钢模板,它多由三块模板以螺栓连接拼成,使用方便。
有时也可用喷射混凝土护壁代替现浇混凝土护壁,以节省模板。当深度不大,地下水少,土质比较好时,甚至可利用砖石砌筑护壁。
3.2、钢套管护壁:
对于流砂地层、地下水丰富的强透水地带或承压水地层,采用强行抽水挖掘并构筑混凝土护壁会有一定困难,且影响施工速度,甚至会威胁挖土工人的安全。因此,必须应用钢套管护壁
3.3、钢筋网护壁:
对于土质较好的地层,无地下水,可采用钢筋网护壁,可加快施工进度。护壁钢筋用环筋可根据地层情况―般为Ф12~Ф16mm,竖筋为Ф12~Ф16mm,环筋间距400mm;竖筋间距100mm。支护钢筋网均采用焊接成型后切断;连接采用8号铁丝。
4、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直径1.2m内的桩,钢筋笼的制作与一般灌注桩的方法相同,对直径和长度大的钢筋笼,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5m加设一道直径25~30mm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为便于吊运,一般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cm。
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为5~7cm,钢筋笼外形尺寸比孔小11~12cm。
5、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用粒径小于50m石子,用42.5MPa号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坍落度4~8cm,用机械拌制。混凝土用翻斗汽车、机动车或手推车向桩孔内浇筑。混凝土下料采用串桶,深桩孔用混凝土溜管;如地下水大(孔中水位上升速度大于6mm/min),应采用混凝土导管水中浇筑混凝土工艺。混凝土要垂直灌人桩孔内,并应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不超过1.5m。
小直径桩孔,6m以下利用混凝土的大坍落度和下冲力使密实;6m以内分层捣实。大直径桩应分层捣实,或用卷扬机吊导管上下插捣。对直径小、深度大的桩,人工下井振捣有困难时,可在混凝土中掺水泥用量0.25%木钙减水剂,使混凝土坍落度增至13~18cm,利用混凝土大坍落度下沉力使之密实,但桩上部钢筋部位仍应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6、桩混凝土养护:
桩混凝土的养护:当桩顶标高比自然场地标高低时,在混凝土浇筑12h后进行湿水养护,当桩顶标高比场地标高高时,混凝土浇筑12h后应覆盖草袋,并湿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7、地下水及流砂处理:
桩挖孔时,如地下水丰富、渗水或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7.1、少量渗水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土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7.2、大量渗水,可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桩孔外,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
7.3、涌水量很大时,如桩较密集,可将一桩超前开挖,使附近地下水汇集于此桩孔内,用1~2台潜水泵将地下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的作用,将附近桩孔地下水位降低;
7.4、渗水量较大,井底地下水难以排干时,底部泥渣可用压缩空气清孔方法清孔。
当挖孔时遇流砂层,一般可在井孔内设高1~2m,厚4m钢套护筒,直径略小于混凝土护壁内径,利用混凝土支护作支点,用小型油压千斤顶将钢护简逐渐压入土中,阻挡流砂,钢套筒可一个接―个下沉,压入一段,开挖―段桩孔,直至穿过流沙层0.5~1.0m,再转入正常挖土和设混凝土支护。浇筑混凝土时,至该段,随浇混凝土随将钢护筒(上设吊环)吊出,也可不吊出。
扩展资料:
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应用比较普遍。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成的桩。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场地内打降水井抽水,当确因施工需要采取小范围抽水时,应注意对周围地层及建筑物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挖孔桩
1、开挖前准确测量、放线定出各桩孔中心点。
2、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和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泥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当桩孔不设支护和不扩底时,则无此两道工序。
3、桩孔开挖时,第一节挖深约1000mm,混凝土护壁,往下施工时,以每一节作为一个循环(即挖好一节施工一节护壁)。一般土层每节高度1000mm左右,在流砂、淤泥区段每节高度不宜大于500mm,特殊地质桩孔下挖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
4、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可采用现浇钢筋砼护壁,壁厚视桩深度而定,深度小于10米时壁厚100,大于等于10米时取壁厚120。
5、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九胶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脾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筑口,拆模后用砌砖或混凝土堵塞,混凝土强度达成即可拆模。
6、为便于孔内组织排水,在流砂、淤泥或透水区段采用砼护壁时,应预留泄水孔,并在浇筑砼前预以堵塞。
7、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施工完三节护壁时,须校核桩的中心线及垂直度一次。
8、钢筋笼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接头须按规范要求错开,水平钢筋(加劲箍、螺旋箍筋)与纵向钢筋交接处均须焊牢。钢筋笼外侧设砼垫块,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
9、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cm,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护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或搭三木搭,用1~2慢速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人工挖孔桩底部如为基岩,一般应伸入岩面150~200mm,底面应平整不带泥砂。
10、桩中线控制是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后圆周。
11、本工程利用挖孔井抽水,分若干组进行成孔,每组先1~2挖得较深的孔井作为该组挖孔的集水井。
12、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m加设一道直径25~30mm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为便于吊运,一般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的误差不大于5cm,钢筋笼四侧主筋每隔5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为5~7m,钢筋笼外形尺寸比孔小11-12cm。钢筋笼就位用小型吊运机具或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
13、由于地下水呈弱酸性,挖孔桩采用耐酸水泥。
主要的护壁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砖砌。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时,护壁厚度一般为D/10+5mm(D为桩径),护壁内配8根长1m左右直径为6~8mm的一级直钢筋,伸入下层护壁内,供上下拉结。当采用砖砌护壁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在土壁与砌护壁间应填水泥砂浆,以增加粘结。人工开挖还需注意通风,照明和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