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手机的争夺战当中,手机像素也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取胜因素,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条件下的手机的确很具备诱惑力。但其实对于熟悉高科技的高玩们来说,早在今年年初就曾经针对性地给这种超高像素的风潮提出过意见,认为现在的超高像素其实是一种欺骗性的说法。
因为在传感器的尺寸尚且没有增大的情况下,现在的多数技术都是依靠缩小像素尺寸来获得数据上的高像素,但其实从平时的使用感受上来看,其实并没有出现像数据上那样的大变化。而不久之前,业界“大佬”蔡司发言:超高像素拍照手机其实是一场骗局!
由于传感器的尺寸本身是固定的,增加像素数量就必然意味着减小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而这就必然带来感光能力的下降,导致画面出现更多噪点。
如此一来,对于一般手机用户来说,他们会觉得更多的像素其实并没有带来更优秀的画质;而对于那些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这更意味着设备投资的一种浪费。 所以,现在手机什么超高像素都是觑头,其实手机像素这种改变没有什么感觉。
现在的手机拍照效果和普通数码相机比也差距不大。拍照效果与像素无关,你只要用比较新款的手机就行了。像素大小只能代表手机发展的时代,拿iphone举例:iphone2是200万像素,iphone3是300万像素,iphone4是500万像素,iphone4s、5、5s都是800万像素。
拍照效果确实是一个比一个好,但是拍照效果和像素关系不大,最新的三款像素都不再变化了,像素不是不能弄的更多,很多国产机都有1千多万像素,苹果不是没这个技术实力,而是因为像素已经够用,再多也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你买新手机不用追求像素,800万已经足够,关键是要近年出的新机型,还要看品牌,三星、苹果、小米,这是我亲眼见证过照相效果好的,别的品牌也可以,只是我没用过所以不了解。
自2018年以来,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数字大战”——4000万像素、4800万像素、6400万像素……一款又一款全新的超高像素智能手机迅速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不仅占据了新近推出的旗舰手机的“C位”,甚至还将影响力触及到了千元机领域。纵观历史,过去的2070万像素、1200万(双)像素技术从来都不曾有过这么快的普及速度,不难看出消费者们对于超高像素手机的接受程度之高。
但是,熟悉我们三易生活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早在今年二月就曾经针对这种“超高像素风潮”提出过疑问,并认为其在传感器尺寸并未明显增大的情况下,仅靠缩小像素尺寸(降低感光能力)换取名义上的更高像素,未必就能带来相比大底大像素设计更好的画质水准。
在当时来说,我们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认可。但一方面,我们知道即便这样也并无法阻止市场风气的蔓延,另一方面来说,我们更不会想到,时隔半年之后,居然会有一位实打实的“业界大佬”站出来批判了超高像素的手机,更让我们意识到了这种“虚荣”设计的更多不切实际之处。
蔡司CEO发声:智能手机超高像素就是一种浪费
这位“大佬”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德系光学镜头品牌卡尔·蔡司(现在就叫Zeiss)的CEO Michael Kaschkel先生。熟悉智能手机领域的朋友可能知道,蔡司现在同时在为诺基亚(HMD)和索尼(Xperia 1)两家供应镜头组件/拍照技术。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位先生其实也算是如今智能手机影像化的既得利益者——那么,他又为何要出言批评当前的超高像素手机呢?
让我们先看Kaschkel先生说了什么吧:首先,这位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了“无脑堆像素”的做法。在他看来,不要说智能手机的小传感器,就算是旗舰全画幅单反的大底,由于传感器的尺寸本身是固定的,增加像素数量就必然意味着减小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而这就必然带来感光能力的下降,导致画面出现更多噪点。如此一来,对于一般手机(相机)用户来说,他们会觉得更多的像素其实并没有带来更优秀的画质;而对于那些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这更意味着设备投资的一种浪费。
我本人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哈,对相机还是了解一些。简单来说,手机和相机的“底”,差别还是很大很大的。
核心差别就是感光元件,影响感光元件成像好坏的最重要一点是它的面积大小。同样的像素,面积越大,成像质量就越高。小米最新的CC9 Pro,虽然有1亿像素,听着很厉害,感觉可以吊打某些相机。事实是,人家相机厂商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因为这个手机的感光元件面积比相机要小的小的小的多。。。。拿佳能EOS 5D4举例,它的感光元件面积是36×24mm,比小米手机的大了10倍以上!
而且单机内配置了很多专业且复杂的计算系统,虚化效果、对焦性能等等这些成像性能都是非常强悍的,是目前市场上所有手机无法具备的。所以手机鼓吹的像素再高也不要盲目的追捧,没那必要。
成像质量百份之九十取决于镜头,一亿像素的手机跟三百万像素的单反比都是一天一地,更别说几千万像素的拍照手机了。没办法,谁叫用手机拍照的人群百份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都不知道
因为那些都是商家吹大了手机的拍照功能,其实和普通手机拍出来的照片都差不多,只是因为那些广告给了人们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