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
闻一多自己文学水平有限,他说话如同放屁,一派胡言!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评价此诗有这样一句话:“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其实关于宇宙的意识古人早就有了,至少在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里就能看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过张若虚把这种意识引入了“宫体诗”后,是闻一多评价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原因之一。
这是个别人的看法,我不觉得有啥好的。
因为闻一多说他好,是诗词顶峰(注意是指初唐,当时李杜还没出生)。然后别人就传他孤篇压全唐,再然后传成孤篇压唐宋。
事实上被后人评价为“孤篇压全唐”或者“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根本没有入得了唐宋元诸代诗人和评论家的法眼,是从明朝才开始被人所认识。
然后网上一大堆什么宇宙意识流的分析,看看就行,君不见梨花体的口水断句都有人头头是道得分析出一大堆诗句意识,还有所谓最短的诗《网》,一个字也搞成诗歌,文人的骨气有多少?
所以这种唯心的“文无第一”的东西,自己觉得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