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一年的痛苦,教给我们7个真理 (上) | 2019车市总结

2024-12-29 22:27: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太难了!”这句风靡网络的口头禅,成为2019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这一年,车市一路向南(难)开,从汽车制造商,到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甚至包括前几年意气风发的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危机重重,爆雷不断。

有句著名的话叫做: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此话并无确凿证据,虽不足为信,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2019全剧终,苦难的日子也不会就此结束。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2020年要怎么过。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但聪明人能在痛苦中学会成长。

2019其实非常值得感谢,感谢戏剧性的种种意外,锻炼了我们的筋骨和心志,更教给我们7个千金换不来的真理,学会去面对未来还很漫长的道路。

第一谢,教我们懂得:

寒冬远未结束,洗牌仍在持续

关键词:负增长,停产,重组,退市

1月13日,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在万众瞩目中出炉,全年新车销量同比下滑8.2%,市场规模不仅没有突破3000万辆天花板,还从2800万辆退回到了2500万辆。

这样惨淡的数据,显然让人心情沉重,也没多少人能预料到。

2017年,中国车市站上了历史最高点2887.9万辆,如果能继续保持这一年3.04%的增长幅度,2018年的销量应为2975.7万辆,3000万辆几乎唾手可得。

就在所有人期待“破3”的时候,2018年却遭遇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年销量定格在2808.1万辆,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即使如此,不少人仍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例外,2019年即使不能重新回到上升通道,也应该与2018年基本持平。

就连中汽协这样的权威机构,也是这样想的,对2019年汽车销量给出了2810万辆的预测数字,结果却被打脸。

如果2019年的跌幅与2018年(2.8%)持平,相信不少人仍会对2020年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阶段性调整应该基本过去,但8.2%的跌幅让我们不得不放下以前不切实际的幻想,认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寒潮远未离去,将在2020年继续肆虐。

与寒冬如影随形的是洗牌。

车市淘汰赛在2019年拉开序幕,青年莲花、力帆、银翔、比速、众泰、华泰、海马、东南、纳智捷、陆风、猎豹等一大批中国自主品牌,或停产,或重组,或陷入经营危机,距离倒闭仅一步之遥,就连合资车企长安PSA也被长安汽车和PSA集团双双放弃,卖身给了宝能,成立最早的三大合资车企之一神龙汽车,也面临退市风险。

2020年,洗牌仍会继续,那些毫无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就算艰难熬过2019年,也会在2020年大概率被淘汰。

汽车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产业集中度就越高。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汽车企业,中国有7家,日本6家,德国3家,美国、韩国、法国各有两家上榜,中国入围数量最多,这是因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比其他国家强吗?显然不是。

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无论是品牌、车型还是产能,都多而不精,严重过剩,大浪淘沙的过程不仅将持续,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剧上演。

第二谢,教我们懂得:

电动车时代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关键词:补贴退坡,销量下滑

在所有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绝对是波动最大的,也最令人措手不及。

2019年1-6月,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惯性上涨,累计产销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4.9%和111.5%。但从7月开始,随着购车补贴腰斩,以及国五国六车型的切换,新能源汽车销量应声而降,这一降就持续了六个月。

纵使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长较快,依然拉不回下滑的势头。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去年年初,中汽协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拟定的目标是160万辆,在7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之后,中汽协不得不将目标下调至150万辆,即使这样,最终销量仍只实现了下调后目标的80%,在汽车总量中的占比只有4.3%,比之2018年(4.47%)反而倒退了。

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8年提出的目标是,2019年占到8%,2020年达到10%。在2019年占比4.3%的基础上,2020年要实现占比10%,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的“2025年占比达到25%”,更是遥不可及。

从2015年开始,补贴政策刺激下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连续几年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成绩,确实让不少人开始飘飘然,但2019年用冰冷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电动车时代绝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安全以及比燃油车更高的售价,依然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情况是,三元锂电池的潜能已几乎被挖掘殆尽,拥有卓越性能的固态电池仍在研发起步阶段,在未来三五年内,纯电动车的性能都不会有巨大的飞跃。

而传说中的“内燃机时代终结”,十年内都不会来临。

第三谢,教我们懂得:

任你富可敌国,也要节俭持家

关键词:转型,裁员,关厂,降本

在很多人潜意识里,车企都是财大气粗的,谁也没想到,这些企业也有集体捉襟见肘的一天。

2019年跨国车企们最整齐划一的动作是,裁员,降本。

年初,宝马集团对外发布了削减成本计划,未来三年内要节省120亿欧元的成本,由此开启了席卷全球的裁员潮,包括戴姆勒、奥迪、福特、通用、日产等在内的车企巨头,纷纷进行大规模裁员。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全球跨国车企总裁员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裁员人数。

(图表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与此同时,关闭工厂、削减产能、减少生产规模已成为多数车企降低成本主要手段。其中,通用为了节约成本关闭北美5家工厂的决定,引发美国本土近5万工人大罢工,造成了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工会早就恶名远扬,通用不惜涉险也要关闭工厂削减产能,若非被逼,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

让巨头们集体瘦身的“元凶”是什么?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

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是两个巨烧钱的坑,任你富可敌国,也很快被压榨一空。

看看目前各家车企公布的电气化投资预算:戴姆勒100亿欧元,奥迪370亿欧元,通用80亿美元,现代20万亿韩元,日产100亿美元,福特119亿美元。

动辄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预算,关键是,这么多钱扔进去,也未必能听见回响,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要实现盈利,至少是好几年以后的事。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汽车供应链上的员工约有1100万人,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估计,汽车电动化使劳动力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可能会在未来3-5年内让汽车业失去300万个工作岗位。

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裁员、降本都将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未完待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