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讨厌被条条框框束缚住,可为什么却需要仪式感呢? 所谓仪式感,就是在日复一日循环的日子中,让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变得和其他的日子不一样。
1. 为了转化,为了帮我们准备好走入另一种空间、时间和角色。
人类学家Victor Turner用“liminality”解释过仪式,这个词的词源意味”门槛“(threshold)。在Turner的论述中,仪式意味着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中间状态。
从时间维度的角度最容易理解仪式的作用。比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割礼,通过物理的(割除包皮)到象征的(穿着正式、念念有词的拉比或阿訇,塞到嘴里的大鸡蛋,围观的群众),向世界宣布一个新的(男)人的生命正式开始了,或视具体施礼时间的不同,也可能是这个男人已经成年了,可以结婚了。再比如现在国内也开始流行的bachelor party,则通过狂欢和(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放纵表示,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以后就是一夫一妻制的信徒了。或是小学上课时铃声一响,“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接下来四十五分钟你就别想玩了。
而在空间角度来看,让我们假设你想要听交响乐,你有很多选择,比如在家里开高保真,或是打开youtube看视频,也可以更衣沐浴驾车去市中心的音乐厅、大剧院。更衣沐浴、精心打扮,走进剧院,在更衣室寄存衣物,领取一些与节目相关的印刷品,在茶水间拿一杯红酒,然后提前进场,安静聆听——这一切也是仪式,帮助你不断准备和暗示自己接下来要进入和建筑物外熙熙攘攘的世界平行的另一个时空。
其实上述两个角度早已涉及到了人的不同角色。从广义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我们每天都在承载多种社会角色,有时我们可以在熟悉的几个角色中迅速转channel,比如白天是职员,下班是家庭成员。但有些角色或背离社会常规,或偶尔才能过把瘾演一次,仪式可以帮助演员和观众适应这种转化。譬如最近很虐心的《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狱卒对于囚徒的很多要求其实是停留在仪式范围并没有实质功用的,就是为了让新来的人马上认清楚自己的新角色(比如警笛响了要趴在地上,比如互相之间称呼编号)。或者是风靡各地的女仆咖啡,顾客(主人)一走进来就被热情的招呼、殷勤的服务,通过各种服装、语言、动作的暗示,让顾客很快进入扮演状态。
2. 为了确认和确立权力关系。任何人类参与的社会活动都会有权力,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怎样把都是一副臭皮囊的人和人按照权力等级区分开来呢?仪式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国内有一些婚礼会在最开始有一个部分邀请新浪或新娘单位的领导讲话。也许有的领导真的和下属混成了亲人,但很多这种仪式其实就是在婚礼这个场合确认工作领域的权力关系。工作中的领导变成了婚礼中的证婚人,很巧妙地把不同场域的权力关系联系了起来;而婚礼中必然还有父母讲话、新郎新娘互诉衷肠,领导被夹在里面,也间接暗示领导下属和父母子女以及丈夫妻子之间相连的对应关系。
再比如学校的升旗仪式,学校行政、组织领导主持负责,团委、大队辅导员什么的是主要项目负责人,国旗和国家权力在空中冉冉升起,下面是行注目礼或对立的小公民,有时还有老师指定的好学生致国旗献词——这些都是国家权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确立和延生,也是个体生命在这种权力关系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权力从属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3. 为了帮助人们按照社会规范,表达情绪,抒发感情,辨识别人的行为和情绪。
红白喜事分工明确,婚礼负责开心幸福、展望未来,葬礼负责追思逝者,缅怀过去。借助经已存在百年千年的仪式,我们学习、习惯表达内心中一些复杂的情绪。有些仪式是群体的,带有宗教意味的,通过一个巨大的场域的力量,暗示和引发你的情绪外泄。有些仪式是个体私人定制的,比如一些作家要在特定的空间,拿特定的笔写东西,其实就是暗示自己和旁人,我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了;或是球迷在圣西路球场和声吟唱“Milan Milan”,不是在表达胜利的喜悦就是在强调输了我也爱你的忠诚。
特立独行如庄子表示拒绝随波逐流,反其道而行之,鼓盆而舞,可能是想(1)挑战“哭和沉默才能缅怀逝者”(2)亲人死了就应该哀伤。但这种对于仪式的背离其实又可以帮助人们寻找线索,探索他不羁的思想。
4. 永恒或暂时的“中间状态”
很多古老的仪式经过世代沿承和发展,有的已经变成了博物馆展览的蜡像装置,有的变成了我们言行举止的习惯。比如东亚人很爱掩面而笑,会不自觉、下意识的在笑的同时手就挡住了嘴巴,如此无知无觉的自然,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肉体惯性,但最早其实也是仪式性的礼节。但是也有一些仪式,因为和日常生活相去太远,很难被重复和模仿,所以就固定成了特定的节日、典礼,人们在这些仪式里故意表演和演绎想象中的角色和故事。
比如男女同性恋热衷举行的变装舞会就是这样一种暂时的”中间状态“,drag queen们激情表演之后还是要回到正常的生活里去,这样的仪式并非变性手术,不是具有功效性的rite of passage,她们不能过渡到哪里去。但是在这狂欢的几个钟里,她们亦男亦女,非男非女,有一种暂时的超越。
类似还有南美人的狂欢节,我们的赛龙舟。仪式的美在这个层面上,就是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拜托世俗的生活,在幻想和表演中透一口气吧。
之前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有个网友是这样回答的: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也许生活很平淡,但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行为,会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
就拿邓超和孙俪来说吧,在一起9年多了,都没有所谓的“七年之痒”。
在一次采访中,邓超表示,和孙俪结婚后,他们会一起,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日子里,好好“折腾”一番。
也有人会觉得,过日子而已,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没有意义。
然而,对于爱人、孩子来说,这些具有仪式感的动作,才是记忆中最温暖的时刻。
正是这些很多人觉得“刻意”、“做作”、“折腾”的仪式性动作,才铸就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01、
为什么生活需要仪式感?
在我看来,仪式感可以让生活,区别于生存。
生存是活着,吃,喝,不生病,仅此而已。
而生活,需要质量,需要精神层面的享受。
仪式感对生活而言,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上,加上一点色彩。
我可以随手拿两个面包塞嘴里,凑和当今天的早餐。我也可以煎上一个荷包蛋,弄成心型,满意地吃进嘴里。
不为别人,只为讨好自己,这便是仪式感。
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对爱人好一点呢?
仪式感不是折腾,不是麻烦,不是形式主义,只是愿意花时间,提高我们的精神享受。
02、
仪式感,替你说出了那句“我爱你”
有的人很喜欢盘问自己的爱人:你爱我吗?多爱我?
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很愚蠢,很无趣,其实在爱情里,每个人都需要一句”我爱你“,这是安全感的来源。
而生活中的仪式感,可以代替我们说出最真挚的”我爱你“。
清晨的一个早餐,出门前的一个吻,出行时的牵手.....这点点滴滴充满小仪式的行为,都是爱的体现。
哪怕是老夫老妻了,为爱人制造一个小仪式,也可以让对方感到幸福。
上个月情人节的时候,我们老板送了老板娘一束玫瑰花。
老板娘发了朋友圈,那份幸福感虐暴了我们公司的单身狗。
买一束花,也许是情人节最简单的过节方式了,这样的一束花,却能让人感受到真切爱意。
其实不只是情人节,生活中,他们也会有一些小仪式。
老板来公司比较早,老板娘来时,都会给老板带瓶牛奶和几个面包;老板娘看书时,老板看到了,总会顺手为她接一杯水...
一点点的小仪式,在我们这群单身狗眼里,都是一次次赤裸裸的秀恩爱,而我也相信,在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喜悦和满足,觉得是真实的。
《小王子》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小王子第二天又去看狐狸。
狐狸说: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狐狸说: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正是因为仪式感,给了我们平淡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期待和感动。
如果你每天早上给我一个吻,那我心里就清楚,早上起来会有你的一个温柔的吻,所以我对每一天,都满怀期待。
生活的确是平淡的,但就是因为太平淡,我们才需要一点点爱和感动,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
只有这样刻意的,走心的仪式,才能表达出我们的爱和珍惜。
03、
仪式感,是传承爱最好的方法。
生活中的仪式感,其实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李思园在《生活需要仪式感》一书中提到:仪式感与刻意、矫情、做作、虚伪无关,它是你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生活本身就摆在那里,你对于生活的付出与热爱,值得你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
的确,仪式感是一种对生活认真、尊重、敬畏且热爱的态度。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成长的第一空间,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父母的生活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观。
我对幼年最深的记忆,就是每次爸爸回家时,就会把我抱到肩膀上,然后拥抱一下身边的妈妈。
很多次在玩和小伙伴玩过家家的时候,我都会把洋娃娃(假装是孩子)抱起来然后和小伙伴(假装是老公)拥抱,在我看来,这样的行为,是证明我们是一家人最好的行为。
爸妈通过一次拥抱,把他们的爱教给了我,通过这样的仪式,把温暖和爱带到我的生命里。
记得我朋友曾告诉我,小时候,妈妈每天睡前都会跟他说,妈妈爱你,然后亲吻他的额头,再去睡觉。
朋友说,后来他才明白,妈妈其实是想告诉他,每天都有开心悲伤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样,爱他这件事,是永远不会变的。
在朋友的认知里,爱一个人,就是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也不会改变。对他来说,这是生命中,第一次对“爱”这个字的诠释,这份理解,来源于母亲的一个小仪式。
仪式感,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一次次教育,它告诉孩子,该怎么去生活,该怎么去爱人。
这种教育,是老师教不了,书本体验不到的。
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是生活的主角,彼此之间,都需要交流和爱意的表达。
夫、妻、孩子,三者之间,需要一道爱的桥梁,让彼此知道彼此的爱意。
妻子知道,丈夫爱我,孩子爱我。
丈夫知道,妻子爱我,孩子爱我。
孩子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我。
只有把爱,作为生活的基调,家庭才是幸福的。
别丢了仪式感,否则你的爱,将太过于委婉。
-END-
#最好的爱情#
S的魔镜
【今日互动】生活中需要仪式感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仪式感成了一个热词。
一个人吃饭,要给它起个名字,叫一人食。还要配上素色的桌布,木筷子,淘来的和风小碗,用90度拍下照片。
读书的时候,要关掉手机,断网,倒上一杯茶或者咖啡,一定要是纸质书,打开台灯,翻开一页,慢慢品味。
买来许多无用的小物件,摆在窗明几净的角落,每天拂拭,打扫,让阳光照进来,晒在它们身上。
还有爱情里的仪式感:恋爱纪念日,约会纪念日,520,七夕,圣诞节,鲜花,高档西餐厅和明亮得纤尘不染的灯光。
……
这些……怎么说呢,其实也不坏。我不是要抨击仪式感。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会去寻求某种仪式感的人。比如,写作的时候,我不会一直坐在电脑前码字,而是会站起来,在客厅里来来回回、一圈一圈地踱步,抑或扫地,整理卫生。
一边做事,一边让脑海里的概念和想法自由浮现、自由组合,直到构造出一个精巧的模型时,再把它写下来。
前公司是一家非常精干的创业公司,也深谙仪式感的道理。每周五的下午,惯例都要开个周会,放下所有的事情,所有人聚在一起,看看数据,听听CEO讲话。平时来了新人,总会由 HR 带着巡一遍楼,巡到的部门要起立鼓掌。
离职的时候,离开的人会在大群里发个红包,写一句在这里的日子很开心,谢谢大家,然后大家纷纷送上一句前程顺利!
尽管可能压根没几个人认识他,尽管这样的行为没太大实际意义,但的确会让每一个人感到:你是活在一个集体里面,你在跟大家一起,做着一些正当、重要、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情。
我想,大多数在日常生活中,追寻仪式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通过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仪式,让日常生活呈现出某种与众不同的重要性。
这也是我们用来对抗日常的最好武器。
02
人为什么需要仪式感呢?或者说,仪式感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学术上,可以为仪式找到源头。法国人类学家 Arnold van Gennep 的代表作《通过仪式》,提出了仪式的三重结构和阈限理论。苏格兰人类学家 Victor Turner,则在他的基础上,将仪式的研究发扬光大,形成了特纳学派。
他的主要观点是……(这个太学术了,肯定没人看,咱们还是聊点通俗的吧。)总而言之,仪式的本质是什么?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暂时剥离。
人在仪式之中,一切所从属的身份被暂时剥离了。不再有等级,尊卑,上下,分类和结构,一切的参与者都遵循仪式本身的规则,而这套规则的导向,是将人往自然本性的深处进行引导:我是谁?
你会感觉到,一切熟悉的东西都变得陌生起来。你会重新去观察和思考它们的意义,它们与自己的联系。你会体会到一种极端独处、独一无二,极端自由的感觉。
这就是自然性和个人性的释放。其实,这也正是日常生活中,追求仪式感的背后源头。
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仪式,而是借由对仪式的重复,将自己从等级森严的日常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自己,本质上,这是一种掌控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仪式感无处不在。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