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律的概念

2025-01-27 12:49: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会计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规章等。

2、狭义的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它是会计法律制度的最高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是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根本大法。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扩展资料

1993年修改的《会计法》在执行中也出现一些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等问题。突出表现在:

1、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假帐、假数字严重。目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做假帐、帐外设帐等问题比较普遍和相当突出,已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助长腐败行为。

2、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内部会计监督不得力

3、外部监督弱化,对违法行为处理不严。外部监督包括政府部门监督和社 会审计监督。政府监督存在监督职责划分不清、重复进行,对单位负责人从轻处理甚至不处理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社会监督还存在执业环境不太规范,有不正当的业务竞争,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力度不够强等问题。

修订后的《会计法》集中体现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宗旨,新《会计法》在六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进一步完善了会计记帐规则。健全和完善记帐规则,是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强化了会计监督制度,建立检举制度。

四、实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

五、加大了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惩治力度。

六、增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法律

回答2: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扶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属于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如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扩展资料:

会计法律的作用:

1.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

2.会计法律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

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法律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

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法律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法律

回答3:

会计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规章等。狭义的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它是会计法律制度的最高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是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根本大法。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