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五大部类和22大类具

2025-02-01 20:06: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学校图书分类标准(执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五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学校图书分类标准(执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大类具:

  1. 701A-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 702B-0:哲学

  3. 703C-0:社会科学总论

  4. 704D-0:政治、法律

  5. 705E-0:军事

  6. 706F-0:经济

  7. 707G-0: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8. 708H-0:语言文学

  9. 709I-0:文学

  10. 710J-0:艺术

  11. 711K-0:历史、地理

  12. 712N-0:自然科学总论

  13. 713O-0:数理科学和化学

  14. 714P-0:天文学、地球科学

  15. 715Q-0:生物科学

  16. 716R-0:医药、卫生

  17. 717S-0:农业科学

  18. 718T-0:工业技术

  19. 719U-0:交通运输

  20. 720V-0:航空航天

  21. 721X-0:环境科学

  22. 722Z-0: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中图法》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

为适应不同图书信息机构及不同类型文献分类的需要,它还有几个配套版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回答2:

  结合科技发展和图书的特征,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22个大类,五大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书。
  22大类的顺序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 生物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