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句式
2、省略句式
3.被动句式
4.倒装句式
文言文重点句式:
(一)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表示。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3)用“……者,……”表示。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
(4)用“……,……者也。”表示。 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非空言也。”
(7)用“是”表示判断。如:“巨是凡人。”
2.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于”作标志。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用“见”作标志。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作标志。如:“臣诚恐见欺于王。”
(4)用“为”作标志。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
(5)用“为……所……”作标志。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6)用“被”表被动。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动词本身具有被动意。如:“举孝廉不行。”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卿欲何言?”
用“之”“是”“之为”“唯……是……”把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为吾马首是瞻”等
(3)定语后置:
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 如:“马之千里者”
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中心词十数量词 如:“尝贻余核舟一”
(4)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如:“战于长勺”
用“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如:“覆之以掌“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
(3)省略宾语 如:“余闻而愈悲。”
(4)省略介词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二)文言固定句式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它用在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一种通常是较为固定的意义。下面就文言常见的固定句式做些归纳说明。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
——许行不怕麻烦是为什么呀?
说明:例(1)属动补词组作主语,“何得车之多”就是“得车之多何”的倒装;例(2)属主谓词组作主语,“何许子不惮烦”是“许子之不惮烦何”的倒装。上面的两种译法为直译,反问的语气似乎弱了些,不如译为:(1)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车?(2)为什么许行不怕麻烦?
6.何所……
“所”加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所字词组前面用疑问代词“何”组成“何所……”的形式,应理解为“所……者为何”的倒装和紧缩。也就是说,这个句型是充当主语的所字词组倒装在了谓语“何”后面。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问问女儿想的是什么,问问女儿思念的是什么?
(2)齐王曰:天下何所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齐王说:“天下人归附的对象是谁?”
(3)《尚书》二十九篇何所起?一百零二篇何所造?(同上)
——《尚书》二十九篇本产生的地方是哪里?一百零二篇本写作的人是谁?
7.无乃……乎(与)
这是用反问形式,委婉地表示出说话人肯定看法的一种惯用句型。可译作“恐怕……吧。”
(1)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我)要责备你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肴之战》)
——军队长途行军劳累得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早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8.得无(得亡、得毋、得微)……乎
这种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有时也译为“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观赏景物时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当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的吧” “怕不是……吧”“莫非……”如:
(1)日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吧?
(3)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
——堂下该不会有讨厌我的人吧?
9.将……乎
这也是一种表测度的惯用型。用委婉的疑问形式来表示肯定形式。可译为“大概(恐怕)……吧”。如: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你大概(恐怕)是可怜我而想叫我活下去吧?
(2)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93年考题)
——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10.奈何 若何 如何 奈……何 如……何 若……何
古汉语中的“奈”“若”“如”是动词,与之搭配的“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结合以后便形成一个用来询问办法或原因的固定词组。
从意义上讲,“奈何”“如何”“若何”是“怎么办”“怎样对付”的意思。从它在句中的位置看,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把这些词组放在句子末尾,就是用来询问办法的,一般充当谓语,可译为“怎么办”。如: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拿走我的美玉,不给我城池,怎么办?
(2)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记•李将军列传》)
——那些骑兵说:“匈奴兵多而且越来越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
有时,在“奈何”“如何”“若何”这个词组的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奈……何”“如……何”“若……何”的形式,如果它的位置在句末,仍然是询问办法的“把……怎么样”“对(拿)……怎么样(办)”。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凭您的力量,尚且不能平掉魁父这个小土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史记•酷吏列传》)
——陛下您纵然自己不珍重自己,(那么)对宗庙和太后怎么办呢?
(3)虞姬、虞姬,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虞姬、虞姬,把您怎么安顿呢?
(4)钱粟已足,甲兵有余,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钱粮已经充足,铠甲和兵器也有多余,(但是)我没有箭,怎么办?
第二,“奈何”“若何”“如之何”或“若之何”如果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它们就不是用来询问办法,而是询问原因了。这时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样”。如: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
——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使他们害怕呢?
(2)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子路说:“不出来为国家做事情(当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
——(乡校)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毁掉它呢?
11.何其…… 一何……
多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程度之深的副词。可译为“怎么这样”“怎么”“多么”等。
(1)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虽然你有君主的命令,怎么这么快啊!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官吏喊叫的声音怎么这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怎么这样凄苦?
(3)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陌上桑》)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直至将士们剪下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
12.……之谓
这是个惯用句型。“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谓”是谓语动词。译为“说的就是……啊”。如: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俗话说:“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2)此夫子之谓乎?
——这就是说先生您吧?
13.之谓……
和前一种句型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宾语是在谓语动词之后,助词“之”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译为“这就叫做……”,如:
(1)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这就叫做失掉了他的本性。
(2)大而化之之谓圣。
——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14.有所……,无所……
这种句型中“有”“无”是谓语动词,“所动词”(所字词组)是宾语,其意义相当于“有……的”“没有……的”。如:
(1)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现在您(毛遂)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没有称颂您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您,这说明您没有什么本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女儿也没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
15.有以…… 无以……
这个句型中“有”和“无”是动词,“以”是介词,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以”和“无所以”的省略,故可译为“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没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也可简单译为“有办法”或“没办法”,而且这种泽法居我多。如: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不半步半步地积累,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小的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大江大海。
(2)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可以拿来回答的。
(3)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候列传》)
——(韩信)说:“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酬谢您。
16.……孰与……
用在表比校的疑问句中,比较人的高下优劣或事情的得失好坏。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或“与……比较怎么样”。如: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项伯)与您比较,哪一个年龄大些?(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漂亮?
17.与其……孰若……
有比较选择、认定(肯定)的意思。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怎赶得上)……”。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掉他两人平分钱财,哪比得上我一人独吞呢?
18.有(今)……于此(斯)
这是个用假设来打比方的惯用型。可译为“如果有”或“假设有”,而不是“有……在这里”。如:
(1)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假如有个楚国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说齐国话。
(2)有美玉于斯,韫椟(yùn dú 藏在柜子里)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沽”通“酤”,贾:价钱。)
——假如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个好的价钱卖掉它呢?
表示打比方的假设句型,有时只用一个“今”字,如:
(3)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4)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子•梁惠王下》)
——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的声
文言文重点句式:
(一)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表示。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3)用“。。。。。。者,。。。。。”表示。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
(4)用“。。。。。。。。。。,。。。。。。者也。”表示。 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非空言也。”
(7)用“是”表示判断。如:“巨是凡人。”
2、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于”作标志。如:“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2)用“见”作标志。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作标志。如:“臣诚恐见欺于王。”
(4)用“为”作标志。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
(5)用“为。。。。。所。。。。”作标志。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6)用“被”表被动。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如:“举孝廉不行。”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卿欲何言?”
()用“之”“是”“之为”“唯。。。。。是。。。。”把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
()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 如:“马之千里者”
()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中心词十数量词 如:“尝贻余核舟一”
(4)状语后置:
()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如:“战于长勺”
()用“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如:“覆之以掌“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
(3)省略宾语 如:“余闻而愈悲。”
(4)省略介词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1、子瑜者,亮兄瑾也。 2、臣之所好者,道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而君幸于赵王。 5、使不辱于诸侯。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行将为人所并。 8、牧以谗诛。 9、痛哉斯言。
10、不腆敝邑。 11、未休关西卒。 12、古之人不余我欺。 13、卿欲何言?
14、沛公安在? 15、石之铿然有声者。 16、人马溺死者甚众。
1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8、玉斗一双。 19、师不必贤于弟子。
20、与备会于当阳长板。 21、具告以事。 22、王语暴以好乐。
23、欲以击柱。 24、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 25、度我置军中,公乃入。
26、莫我肯顾。 27、唯余马首是瞻。 28、何辞为?
29、当是为谷中溪水冲激而成。 30、刘备天下枭雄。
(二)文言固定句式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它用在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一种通常是较为固定的意义。下面就文言常见的固定句式做些归纳说明。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
——许行不怕麻烦是为什么呀?
说明:例(1)属动补词组作主语,“何得车之多”就是“得车之多何”的倒装;例(2)属主谓词组作主语,“何许子不惮烦”是“许子之不惮烦何”的倒装。上面的两种译法为直译,反问的语气似乎弱了些,不如译为:(1)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车?(2)为什么许行不怕麻烦?
6.何所……
“所”加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所字词组前面用疑问代词“何”组成“何所……”的形式,应理解为“所……者为何”的倒装和紧缩。也就是说,这个句型是充当主语的所字词组倒装在了谓语“何”后面。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问问女儿想的是什么,问问女儿思念的是什么?
(2)齐王曰:天下何所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齐王说:“天下人归附的对象是谁?”
(3)《尚书》二十九篇何所起?一百零二篇何所造?(同上)
——《尚书》二十九篇本产生的地方是哪里?一百零二篇本写作的人是谁?
7.无乃……乎(与)
这是用反问形式,委婉地表示出说话人肯定看法的一种惯用句型。可译作“恐怕……吧。”
(1)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我)要责备你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肴之战》)
——军队长途行军劳累得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早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8.得无(得亡、得毋、得微)……乎
这种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有时也译为“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观赏景物时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当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的吧” “怕不是……吧”“莫非……”如:
(1)日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吧?
(3)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
——堂下该不会有讨厌我的人吧?
9.将……乎
这也是一种表测度的惯用型。用委婉的疑问形式来表示肯定形式。可译为“大概(恐怕)……吧”。如: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你大概(恐怕)是可怜我而想叫我活下去吧?
(2)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93年考题)
——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10.奈何 若何 如何 奈……何 如……何 若……何
古汉语中的“奈”“若”“如”是动词,与之搭配的“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结合以后便形成一个用来询问办法或原因的固定词组。
从意义上讲,“奈何”“如何”“若何”是“怎么办”“怎样对付”的意思。从它在句中的位置看,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把这些词组放在句子末尾,就是用来询问办法的,一般充当谓语,可译为“怎么办”。如: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拿走我的美玉,不给我城池,怎么办?
(2)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记•李将军列传》)
——那些骑兵说:“匈奴兵多而且越来越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
有时,在“奈何”“如何”“若何”这个词组的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奈……何”“如……何”“若……何”的形式,如果它的位置在句末,仍然是询问办法的“把……怎么样”“对(拿)……怎么样(办)”。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凭您的力量,尚且不能平掉魁父这个小土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史记•酷吏列传》)
——陛下您纵然自己不珍重自己,(那么)对宗庙和太后怎么办呢?
(3)虞姬、虞姬,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虞姬、虞姬,把您怎么安顿呢?
(4)钱粟已足,甲兵有余,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钱粮已经充足,铠甲和兵器也有多余,(但是)我没有箭,怎么办?
第二,“奈何”“若何”“如之何”或“若之何”如果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它们就不是用来询问办法,而是询问原因了。这时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样”。如: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
——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使他们害怕呢?
(2)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子路说:“不出来为国家做事情(当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
——(乡校)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毁掉它呢?
11.何其…… 一何……
多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程度之深的副词。可译为“怎么这样”“怎么”“多么”等。
(1)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虽然你有君主的命令,怎么这么快啊!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官吏喊叫的声音怎么这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怎么这样凄苦?
(3)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陌上桑》)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直至将士们剪下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
12.……之谓
这是个惯用句型。“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谓”是谓语动词。译为“说的就是……啊”。如: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俗话说:“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2)此夫子之谓乎?
——这就是说先生您吧?
13.之谓……
和前一种句型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宾语是在谓语动词之后,助词“之”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译为“这就叫做……”,如:
(1)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这就叫做失掉了他的本性。
(2)大而化之之谓圣。
——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14.有所……,无所……
这种句型中“有”“无”是谓语动词,“所动词”(所字词组)是宾语,其意义相当于“有……的”“没有……的”。如:
(1)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现在您(毛遂)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没有称颂您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您,这说明您没有什么本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女儿也没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
15.有以…… 无以……
这个句型中“有”和“无”是动词,“以”是介词,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以”和“无所以”的省略,故可译为“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没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也可简单译为“有办法”或“没办法”,而且这种泽法居我多。如: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不半步半步地积累,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小的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大江大海。
(2)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可以拿来回答的。
(3)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候列传》)
——(韩信)说:“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酬谢您。
16.……孰与……
用在表比校的疑问句中,比较人的高下优劣或事情的得失好坏。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或“与……比较怎么样”。如: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项伯)与您比较,哪一个年龄大些?(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漂亮?
17.与其……孰若……
有比较选择、认定(肯定)的意思。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怎赶得上)……”。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掉他两人平分钱财,哪比得上我一人独吞呢?
18.有(今)……于此(斯)
这是个用假设来打比方的惯用型。可译为“如果有”或“假设有”,而不是“有……在这里”。如:
(1)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假如有个楚国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说齐国话。
(2)有美玉于斯,韫椟(yùn dú 藏在柜子里)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沽”通“酤”,贾:价钱。)
——假如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个好的价钱卖掉它呢?
表示打比方的假设句型,有时只用一个“今”字,如:
(3)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4)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子•梁惠王下》)
——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