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中有“宾语提前”一说吗?它与宾语前置的关系是怎样的?

2024-12-03 07:26: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宾语前置”和“宾语提前”,字面意义其实是相同的。
所谓“前置”,其中的“置”,就是“放置”的意思。“宾语前置”,就是“把宾语放置于前面”的意思。“宾语提前”,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即:“把宾语提起来放置到前面”的意思。
有些学者故意矫情,非要在这两者之间作什么区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两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只须在“宾语前置”这个术语之下,区分出不同的“前置类型”就可以了。

“宾语前置”、“宾语提前”、“宾语倒置”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在教学中,不提倡这种所指“不一”(一会儿说“宾语前置”;一会儿又说“宾语提前”;一会又说“宾语倒置”)的说法。容易把学生搞糊涂了。凡是在讲课时这样做的教师,都不是好的语文教师。

汉语正常语序的行文习惯是:
1、主语 ——谓语 ——宾语(在谓语之后)
2、介词——宾语(在介词之后)——介词的另一个称谓就是“前置词”(即“名词、代词之前的的那个词”的意思。)
凡违反上述这种语序,而将宾语提放置谓语或介词之前的,都可谓“宾语前置”,也叫做“宾语提前”——两者没有实质性区别。

回答2:

宾语前置与提前的规律及区别

宾语前置属于古汉语的语法规律,而提前则是运用某种语法手段将需要强调的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的一种格式。那么哪些情况属于宾语前置,哪些情况属于宾语提前呢?

一般的说,下列三种情况属于宾语前置,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时候必须前置。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意思至少有三层:一是前置的句子必须是疑问句,二是那前置的条件又必须是疑问代词作宾语,三是即使句中出现了疑问代词,如果它不作宾语也不前置。古汉语中究竟有多少疑问代词呢?共有11个,何、曷、盍、胡、安、恶、谁、孰、奚、乌、焉等.当这些疑问代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时,是必须前置的。这就是规律。同时,作为高中生还应该知道,同是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前置句也还是有两种情况在的。一是谓宾前置,如《鸿门宴》中的“沛公安在”句中的“安在”,“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等属于谓宾前置,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长夜沾湿何由彻”句中的“何由”,《论积贮疏》中的“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中的“胡以”均属介宾前置。我们将问题再深入一步,便会发现同是疑问句,同样的疑问代词,只因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一样,有的必须前置,有的则不需前置。如“恶”(读wū)这个疑问代词,在荀子的《劝学》中“学恶乎始,恶乎终 ”(意思是“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这个句子中“恶乎”的“恶”因为充当的是宾语,因而必须前置,而在荀子另一篇文章《欹器》中,“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啊!哪里有自满自足而不失败的人呢)这个句子里“恶”就不属于前置,因为它充当的是状语。再比如疑问人称代词“谁”,在《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里“谁与”就属于前置,因为它作“与”的宾语,而在“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个句子里“谁”就不属于前置,因为它充当的是主语。

第二种情况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分析一下这句话,我们至少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那句子必须是否定句,二是那前置的条件又必须是代词作宾语,也就是说同样是否定句,作宾语的如果不是代词也不前置。拿《诗经•魏风•硕鼠》中的两个句子一比较,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两个句子中“莫我肯顾”与“无食我黍”均有否定词(“莫”与“无”),均属否定句,前者的“我”前置了,就因为它是代词作宾语,后者中的“黍”不前置,也只是因它是名词作宾语,至于句中的“我”为何不前置,则是因为虽是代词,但它充当的是定语而非宾语。

第三种情况属于介词“以”的宾语往往要前置。例子多的是。如“是以”这个凝固短语,再如成语“一以当十”、“夜以继日”中的“一以”(用一个)、“夜以”(用夜里的时间)也均属于这种情况。孔子有一次对它的弟子曾参讲过一句话:“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曾参啊!我的学说用一句话就可以贯通它”)中的“一以”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除此之外的宾语倒置情况,均属于宾语提前;尽管在中学阶段可以不必分得这么细。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认识到了宾语提前的意义及规律,对于今后的学习以及考试中的“古文阅读”是有益无害的。所谓的语法手段就是某些虚词的作用。如结构助词“之”,在它的众多用法中,有一种就是提宾的标志。比如《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再如《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等句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用法。大家都知道,古汉语中有一种固定格式“……之谓也”、“其……之谓也”,在这种总结式的判断句中“之”所起的也是提宾作用。不了解这一点就可能导致知识上的错误。比如《庄子•秋水》篇中的那个寓言:夏天的大水按时令到了,百川的水灌入了黄河,黄河的水面之大,两岸之间辨不清牛马了,黄河的河神“焉河伯”沾沾自喜地顺流而东下,当它看到北海的水面,不由得羞惭起来,反思道:“野语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读到这,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之谓也”中的“我”由于“之”的作用提前了,楞翻译成“我说的呀”,岂不闹笑话!而那意思却是在说“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能够起提宾作用的虚词还有“是”、“之为”等。从成语中就可以举出一大串由“是”的作用使得宾语提前的例子来。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唯你是问”“唯才是举”、“唯仁是亲”等。《孟子》中有一篇文章讲得是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而另一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以射之”,结果如何是很清楚的。其中“唯弈秋之为听”一句就属于宾语提前。如果不知道这一点楞译也一定会闹笑话的。

回答3:

这是一回事,只是术语的叫法不一样。

回答4:

宾语前置与宾语提前其实是同一个性质:一般在短语中常称宾语前置,比如“唯命是听”和“唯利是图”:而在文言文的句子中就叫宾语提前。

回答5:

一样的 如“莫相知”知谓语动词 相这里起代词作用 所以是宾语前置 也是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