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和项羽是楚汉时期最优秀的两位军事家,名将,他们两个在中国军事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两位的军事水平,现在争论得很多。我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战略对比:
首先是韩信的战略思想。韩信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在被刘邦封为大将以后,韩信献出“三秦之策”。有人说献三秦之策是韩王信而不是韩信,但是我们从《史记高祖本纪》和《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来比较一下,《韩信卢绾列传》记载的韩王信献策是“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集解文颖曰:“锋锐欲东向。”○索隐按:姚氏云“军中将士气锋”。韦昭曰“其气锋锐欲东也”),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说明了韩王信的策略不是三秦之策,而是东进之策。而《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八月,汉王从韩信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明显对应说明了此乃淮阴侯韩信非韩王信。再看“三秦之策”的可行性,刘邦在出三秦后,击破关中的亲项羽的章邯,包围其在废丘,很快占领了关中,说明韩信三秦战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韩信第二次战略策划就是北伐之策,虽然《史记》记载是刘邦命韩信北伐的,但是《汉书高祖本纪》、《汉书韩彭英卢列传》和《资治通鉴》都记载的是“韩信既定魏,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许之。”再从《留侯世家》等张良的记载来看,张良在刘邦彭城之败后,劝建刘邦重用韩信,我们可以得出,可能刘邦和韩信都有北伐的战略构想,韩信提出自己北伐,刘邦准备北伐的开辟第二战场,张良也说韩信可独当一面,用韩信北伐就被确定下来。韩信北伐,破北方诸国,增强了汉王朝的势力,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且从战略上包围了项羽,牵制了项羽的兵力,更多次对荥阳的刘邦进行兵力补给。对刘邦灭楚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战略策划。
项羽的战略。项羽战略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看项羽的伐齐。当时是齐国叛乱,田荣自立为齐王,这时,项羽去攻击齐国,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项羽在击破田荣后,田荣被“平原民杀之”后就应该安抚降兵,但是他“烧夷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所过多所残灭”造成齐国第二次反叛。这时他继续消灭田横,也没错,但是项羽在“虽闻汉东,既击齐,欲遂破之而后击汉”,这就犯了大错了,当时刘邦已经势力极度壮大,项羽应该留部将攻击田横,自己主力去攻击刘邦,争取把刘邦控制在韩地以西,但是项羽没这么做,所以“汉王以故得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打下了彭城,项羽也只好回军击刘邦,齐地一样没有打下来,追兵刘邦也被韩信和刘邦击破,使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对峙,让刘邦有了韩地这样一个战略纵深,韩信北伐,补给彭越,都是从这里进行。项羽先攻田横后击汉的战略,本末倒置,实在低劣。
项羽在楚汉之争的战略,比起对手刘邦,更表现得不在一个档次。刘邦的韩信北伐和彭越骚扰项羽后方,使优势渐渐倒向了刘邦一方。刘邦知道自己的作战水平不如项羽,所以刘邦就紧抓荥阳、成皋这个战略要地,而且使韩信北伐,对项羽进行战略包围,又使彭越,对项羽的后方进行游击,使项羽兼顾不暇。项羽在对刘邦的攻击上虽然多次击败刘邦,甚至使刘邦输得很狼狈,但是对韩信北伐的牵制明显不够,对彭越的骚扰更是没有办法,自己一回击,反而使刘邦多次获得反攻荥阳这一战略要地的机会。刘邦依靠正确的战略,使项羽越打越弱,自己越战越强,最终迫使项羽不得不求和,最终被围垓下,兵败自杀。
从战略上来说,虽然他们没有战略上直接的争锋相对,但是韩信的战略从可行性和成果来说都是成功的,而项羽的战略是非常失败的,项羽远不如韩信。
战术对比。
韩信的著名大战有破魏、破代、破赵、袭齐、破齐楚联军、垓下围歼项羽等几次作战。可以看出,韩信用兵,正奇相间,多次以少胜多作战前,要对敌军有所了解,多次围歼敌军,活捉或击杀敌军主要将领,使敌军丧失继续作战的可能。韩信破魏,先了解敌军将领是谁,而后用“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流军,袭安邑”,最后击虏豹,一战灭国。进击代,正兵击破,又擒夏说,一战灭国。破赵,也是先了解敌军作战计划,了解陈馀没有用李左车之谋,才继续前进,作战时,诱敌深入,袭其军营,一战围歼赵国大军于泜水,斩成安君,禽赵王歇。又是一战灭国。袭齐,在郦食其说降齐国的情况下,一战袭破齐历下军,又围攻临淄,迫走齐王田广,田广只好向项羽求援,韩信又在潍水用计谋围歼20万齐楚联军,击杀项羽大将龙且,使项羽在兵力战略上都处于劣势。虽然齐国还有少数抵抗势力,但是已经造不成什么威胁,韩信甚至可以挥军南下围歼项羽。破项羽之战,韩信也是30万大军完胜项羽,将项羽团团包围在垓下,使其再没有翻身的可能。韩信用兵,作战前多次摸清敌军底细,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多次诱敌而出,以奇兵破之,正站则稳扎稳打;而且以围歼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不给敌人的再次反击的机会。
项羽的战绩有巨鹿之战、攻齐之战、彭城之战、反击彭越之战、固陵之战,也多次以少胜多,他的战术是快速用兵,迅速击破敌军的指挥系统,然后追击敌军,但是围歼战不多,击杀敌军主要将领次数也不多,这和项羽的战术方式分不开的。巨鹿之战,主要是击破了章邯,而包围王离,但是没有围歼章邯,而是靠赵高逼反了章邯,不算完胜。攻齐之战,击败了田荣,但是没有击杀他和田横,虽然田荣被平原民杀了,但是田横继续反楚,项羽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彭城之战,虽然击破诸侯联军,但是没有追击到刘邦,又被刘邦韩信在荥阳和附近的京、索击败,没能扩大战果。反击彭越,也只是击败彭越,也不能彻底消灭彭越,固陵击破刘邦,也对刘邦军伤害不大,项羽主要是以击破敌军为主,消灭敌军在次。所以他能多次打败敌人,却不能彻底消灭敌人,多次给了敌人可趁之机,实在是项羽战术的不足支出。
还有,韩信和项羽在垓下有一战,这一战基本没有战略上的对决了,只是战术的体现。我们来看一下。
这段记载只有《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的,《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以及《资治通鉴》都记载得很简略。这是《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正义二人韩信将也。纵兵击项羽也。以“纵”字为绝句。孔将军,蓼侯孔熙。费将军,费侯陈贺也)。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正义复,扶富反。乘犹登也,进也)。大败垓下。”
韩信布置了三十万大军,正对楚军,孔熙、陈贺两位韩信的部将分列左右,韩信指挥中路军。刘邦在韩信的后面,周勃和柴将军断后。应该说此战汉军的指挥是韩信,楚军指挥为项羽,汉军参与作战兵力为三十万,楚军越十万。士兵质量,韩信三十万为联军,韩信一个齐王不可能有三十万部队,韩信破齐楚联军才数完,过了不到一年,加之齐国还有局部的反抗,韩信自己的部队不会超过十万,其他的是联军,韩信指挥起来肯定不如自己训练的部队顺手。而且韩信自己的部队是赵地兵齐地兵,边打边募集训练的,素质肯定不如项羽的江东子弟兵。但是当时的汉军补给充足,楚军呢?《史记高祖本纪》没记载当时楚军情况,但是在固陵时,已经补给不足了,《史记项羽本纪》、《汉书》及《资治通鉴》都没记载垓下一战,记载的是“羽壁垓下,军少食尽”,统一起来看,应该是当时项羽补给不足,韩信在击败了项羽后,项羽退入垓下,兵少食尽,已经丧失作战能力了。楚军当时是粮食不足,战斗力有所削弱,但是还有哀兵之势,在固陵击败了汉军的优势兵力一次。总的说来,两军士兵能力差不多,主要是数量的差别。还有就是将领的水平。这一仗韩信是以多打少,占有优势,但是战斗的过程和两位名将的战术布置及指挥如何呢?韩信是以主力为中军,自己指挥,孔熙、陈贺两位自己的部将为左右队,肯定是为了保持指挥的统一性,刘邦和周勃、柴将军应该压阵,毕竟项羽指挥的楚军战斗力很强,而且有哀兵之势,韩信作为百战不殆的名将,肯定要考虑到了这点,布置足够数量的预备部队,防止项羽的拼死突围。而项羽的布阵呢?项羽兵力处于少数,肯定要集中一处,象他以前的以少胜多的大战一样,争取击破敌军指挥系统,使敌军指挥处于瘫痪状态(类试破王离和彭城之战)然后再消灭敌军部队或乘机突围,从战斗过程来看,也的确如此。战斗过程:韩信的中军率先进攻,不利,开始后退,作为左右队的孔熙陈贺部出击,截抑制住了楚军,楚军作战开始不利,这时,韩信的后退的主力中军开始反击,楚军受到致命的打击,总崩溃,退入垓下死守,兵少食尽(《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可以看出,韩信在战术上,是有诱敌深入的,“淮阴先合,不利,却”,是韩信先开始进攻,作战不利,后退,明显是自己后退的,因为如果是项羽指挥的楚军,项羽的楚军能击败韩信的主力中军,那么左右队的孔熙陈贺就能抑制住击败韩信主力中军的楚军反攻?明显不可能。再次,韩信中军一后退,楚军反击,作为两翼的孔熙陈贺在主力失败的情况下,就立即反攻,明显是在韩信的事先布置或授意之下。再说,要是韩信中军一开始就战败,怎么能很快在楚军“不利”的情况下,迅速反击,击溃楚军?综上三点,可以看出,韩信一开始就清楚了项羽集中力量准备中路击破韩信中军,打垮汉军的指挥的战术布置,所以主力聚集中路,在两翼布置抑制力量,先以进攻诱使项羽出击,自己假装撤退,在楚军进攻的时候,以两翼的部队牵制楚军,然后乘楚军分散兵力的时候,主力中军大举反击,击溃楚军。韩信在战术策划和过程指挥上,都完成得十分完美,项羽显然是上了韩信的当,战术上输给了韩信,战斗上也输给了韩信。
所以综合上述来看,项羽在战术上和韩信还是有差距的。韩信用兵,无迹可寻,正奇相间,知己知彼,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项羽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如韩信,在两人交手一仗,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数量下,战术策划也没能超过韩信,反被韩信算计,项羽的战术和指挥都很强,但是遇上战术和指挥都不压于他的对手的时候,他没有识破对手的战术,而且由于自己常用的攻击敌人指挥中心战术缺少变化被对手识破,加之对方指挥能力不在其之下,在对方优势兵力打击之下,完全失败。项羽战术缺点在没有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过多给敌人反击他的机会(田横、刘邦、彭越皆是如此),主要使用的攻击敌人指挥核心的战术缺少变化,完全以自己的指挥能力为依靠,当敌人识破他的战术意图并且指挥能力不压于他的时候,失败就到来了(垓下对韩信)。
指挥能力很难比较,韩信多指挥新兵杂兵,基本很少有自己长期带出来的部队,谋战居多;项羽虽然指挥是亲信子弟兵,但是多次打硬仗,所以两人指挥能力不好比,但是两人都是以少胜多的高手,指挥能力难分伯仲。
最后看战绩。项羽在从伯父项梁反秦,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立下不少战功,而且作为反秦联军的重要力量,打出了巨鹿之战,击败章邯,杀死王离,为消灭秦国立下最大的功劳。在楚汉时期,击走田荣,又已三万骑兵,袭破彭城,大败五十六万万诸侯联军,又多次击败刘邦,反击彭越,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破刘邦追兵于固陵。击败了如章邯、王离、刘邦、彭越等名将。
韩信,从破楚追兵于京、索开始,破魏、代、赵、齐等国,不战而降燕国,打出了奇袭魏国,井陉之战、袭破历下、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经典大战。击败了龙且、项羽等名将,龙且有破英布之胜,又有被曹参所破,被韩信围歼之败,是大胜大败一类的将领。韩信虽然击败的名将和击败他们的次数不多,但是打仗不是看你打败的名将多少来看军事水平。至古用兵为首的“白韩李岳”其他三位,白起击败多少名将?李靖击败多少名将?岳飞击败多少名将(刘琦、韩世忠、吴氏兄弟都击败过金兀术)?所以拿击败多少名将来比较军事水平是很荒谬的。韩信破国,占楚汉之争的一多半,而且是各个消灭,还击败项羽(虽然是以多击少),项羽破敌,没能消灭章邯,刘邦多次打败,也没能消灭他,田荣,彭越也只是打败,甚至连田横都不能消灭,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上远不如韩信,在破敌的手段上也不如韩信。战绩不能和韩信相比。
所以,我认为,韩信在战略、战术、和战绩上都超过项羽,指挥能力两人不相伯仲。所以历代兵家才会推崇用兵“白、韩、李、岳”为首,韩信无愧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家。
另外经常看见有人说“韩信和项羽以相同兵力一战会如何如何”,“韩信对项羽以少打多绝对如何如何的”,我认为没有打过,这样的说法很荒谬,要比也只有从两人军事水平来推测胜负的几率。不过我看好韩信。
首先我表明我的观点,那就是韩信不如项羽。
首先,大家比的最多的就是军事能力,这方面应该说项羽、韩信都是那个时代最一流的,非要比出谁强也不切实际,除了最后一场垓下合围外,几乎没正面交手;
其次,从地位上看项羽算是楚国领袖(虽然其政治能力实在可笑)从司马迁身在汉朝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项羽与刘邦同作本纪就可看出一二,韩信只能算是汉方一员大将,不是同级别的,而且韩信的政治能力也是渣的一塌糊涂,楚汉相争末期蒯通力劝其自立为王就是不肯,还说是忠于刘邦,可从其后期的结局也能看出并不是这样(详见后文);
第三,人品,韩信的人品就不用多说了,刘邦伪游云梦要削韩信诸侯王的时候,出卖了朋友钟离眜,妄图卖友求荣,结果还是被刘邦从楚王为降为淮阴侯;
第四,性格,人们常说项羽残暴,我觉得这是他的认识问题,妄图以此让后面的战争更加容易,也是他没有好的谋士的缘故。有个典故,项羽攻下一城后准备屠城,但竟在一小孩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也只能说是范增实在菜,刘邦阵营不提张良,就是陈平也不是范增能比得上的;
第五,人格魅力,从司马迁的不以成败论英雄到现在不断传唱的霸王别姬,就能看出项羽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分跟谁比,自春秋战国开始,先轸、孙膑、庞涓、信陵君、白起、吴起、乐毅、王翦、廉颇、李牧、尉缭子、章邯、项羽、韩信、李广、马援、周亚夫、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都不如孙武子!孙武子演阵斩美人,帅三万人马,天下不能挡,攻略伐取,收放自如,是为兵家之祖师!姜子牙的才能都比不上孙武子
还用问,当然是项羽了,默默无闻到天下共主 西楚霸王,,
没有刘邦 韩信都上不了历史的舞台,,
即使垓下之围 项羽能过河 也没过,是自杀,,如果过河 韩信以多胜少 杀不了项羽 胜负未知,,
再说后期 ,项羽不想打仗了 天要灭他项羽
没得比,不是一个当次,胯下之夫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垓下战役项羽这边弹尽粮绝,没了补给,士兵已无心恋战,韩信以十倍兵力围困项羽,都不敢跟项羽正面作战,还靠四面楚歌来击垮对方最后的心里防线,他韩信要是不赢,那我彻底看不起他。有本事你一人出十万兵打啊,你看韩信还敢不敢出来迎战??????问题是十倍的兵力还要靠偷袭才能赢,难道这也是一个层次的吗?项羽虽然输了,输得有骨气,有血性,输得男儿本色!假如是韩信输了,我保证他会比胯下之辱更辱地求项羽放了他,这种人我也去喜欢的话,那我自己都不算爷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