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年前应该打什么药

2025-01-25 09:11: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小麦病害
1.小麦锈病
小麦感病后,初期叶片或茎秆上出现褪绿的斑点,然后长出鲜黄色、红褐色或赤褐色的粉疱状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铁锈状粉末。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兑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
(2)春季叶面喷雾:当春季外来菌源使田间锈病普遍率达到1%或当地越冬菌源形成发病中心时,应立即防治。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剂80毫升,或15%羟锈宁可湿粉剂50克,兑水60~80公斤喷施。
2.小麦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发病严重时麦穗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小霉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严重时许多霉斑相互联合形成一个较大的霉斑,甚至可覆盖大部或全部叶片。霉斑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色,最后呈灰褐色,病斑上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粒,即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叶片正面症状最为明显。霉斑下的寄主组织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褪绿、枯黄甚至枯死。叶片受害后容易早枯,茎和叶鞘发病可导致植株倒伏。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剂,方法同小麦锈病防治。
(2)当小麦病叶率达到10%时,应立即喷药防治。用药方法与防治小麦锈病相同。
3. 小麦赤霉病
小麦从苗期至抽穗后都可受害,引起苗腐、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为害最重。
(1)苗腐:先是芽变褐色,然后根冠随之腐烂,病苗黄瘦甚至枯死。湿度大时,枯死苗上产生粉红色的霉。
(2)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初期茎基部变褐坏死,后腐烂导致全株枯死。病苗被拔起时,往往自茎基腐烂处折断,断口处略带粘性,病部可形成粉红色霉层。
(3)秆腐: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淡褐色斑点,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并向内部及节部蔓延。严重时病部以上枯黄,甚至不能抽穗。
(4)穗腐:初在小穗和颖壳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发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颖壳合缝处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一个穗上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严重的整穗发病。如果病斑扩展至穗轴,被害部以上枯死,形成枯白穗,发病后期,病穗上产生紫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子囊壳。
药剂防治
(1)石灰水浸种:用生石灰0.5公斤加水50公斤,滤去残渣,浸麦种30公斤,水面高出种子10~15厘米,气温20℃时浸3天,气温25℃时浸2天,30℃时浸1天,浸后直接摊开晾干,然后播种。
(2)喷药防治: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开花到灌浆期。抽穗后扬花率达10%时喷第一次药,隔5~7天再防治一次。一般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效果较好。
4. 小麦纹枯病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播种后,芽鞘变褐,严重时枯死,不能出土。秋苗期,基部第一叶的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病斑扩大,中部灰色,边缘褐色,叶片发黄,发病重的麦苗死亡。小麦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发展成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扩大后互相融合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病部的叶鞘和茎秆之间,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在叶鞘上形成大量萝卜籽状的菌核,严重时茎内也可产生菌核,菌核褐色,表面粗糙,成熟后易剥落。发病后病株易倒伏,严重时可导致枯株白穗。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进行拌种。粉锈宁容易产生药害,影响发芽率,使用时应严格按规定药量用药,播种时土壤持水量应掌握在70%以上,否则易产生药害。
(2)药剂喷雾: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喷药时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小麦的茎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
5.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幼苗期和苗高4~5寸时被害最为严重。
幼苗受害后,麦株矮化,分蘖减少,叶色变浅,基部叶片发黄,类似干旱缺肥状;拔出可见根部变成灰黑色,严重时根部变成黑色,小麦全株成片枯死。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生长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发黄,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重病株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黑。
到灌浆成熟期,病株根部变黑越来越重,在潮湿条件下,根部变色部分可向上延伸到茎基部,形成“黑脚”症状。但茎基部变黑向上延伸的部位一般只限在基部1~2个茎节。由于根系腐烂和茎基被害,最后造成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特别是在干热缺水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注意粉锈宁易产生药害,拌种时应严格控制用药量。
(2)药剂喷雾:于小麦出苗后30天左右,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50~200克,兑水50~60公斤喷施,翌年小麦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地防治全蚀病,也可兼治锈病和白粉病。
6.小麦根腐病
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发病,芽鞘和根部变褐坏死,严重时,幼芽未出土即腐烂死亡。小麦返青拔节后,病株根系和茎基部变褐腐烂,茎基部叶鞘及茎秆上出现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初为黑褐色,梭形,后逐渐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穗部受害,颖壳上产生褐色病斑。如果种子发病,胚部变黑,发芽率降低,形成黑胚粒。天气潮湿时,发病部位产生黑色霉状物。
药剂防治
(1)种子外理。用20%粉锈宁乳油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降低出苗率。
(2)抽穗后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同时也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7.小麦丛矮病
主要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植株矮化,分蘖增多,丛生。 小麦播种后20天即显症状,发病初期心叶上有黄白相间的虚线状条纹,以后发展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分蘖增多,叶片细小,植株矮化,病苗多数在冬前或越冬过程中死亡,发病轻的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致使分蘖密集,叶片纤细,心叶上仍有黄绿相间条纹,植株严重矮化,不能抽穗,甚至提早枯死。
返青至拔节期显症或感病的植株,分蘖稍多,叶色较浓绿,心叶有条纹,茎秆稍粗壮,植株较矮化,多数能抽穗,但穗小,粒少,籽粒秕瘦。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加水3~4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3~5小时,再播种。
(2)药剂喷雾:防治重点一是秋苗期,二是返青期。喷药时注意田边杂草及靠近路边、沟旁、村边的麦田。常用药剂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8.小麦黄矮病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
苗期发病,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分蘖减少,根系浅,易拔起,植株明显矮化,容易受冻而不能越冬,发病较轻能越冬的病株,于翌年返青拔节后继续发病,植株严重矮化,不能抽穗或穗小,粒少,千粒重降低。
拔节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稍矮化,新叶从叶尖开始变黄,逐渐向叶基蔓延,黄色部分占全叶的1/3~1/2,后期逐渐枯死,剩余部分仍为绿色;病株根系发育不良,虽能抽穗,但籽粒瘦瘪。
穗期感病的,仅旗叶发黄,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但空秕率高,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油0.1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公斤,加水5公斤,拌种125公斤,堆闷6小时。
(2)药剂喷雾:于小麦孕穗前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一次,共2~3次。
9. 小麦颖枯病
主要发生于穗部,也可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穗部发病,先在穗的顶端或上部小穗上发生,颖壳上初形成深褐色斑点,后变为枯白色,并逐渐扩展到整个颖壳,病斑上面着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病斑初为淡褐色长椭圆形,后扩大成不规则形,边缘有淡黄色晕圈,中央灰白色,并密生小黑点,旗叶被害卷曲枯死。叶鞘发病变黄,上面密生小黑点,使叶片早枯。茎秆发病,病斑呈褐色,病部也有小黑点着生。
药剂防治
在小麦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二、小麦害虫
1、麦 蚜
以成虫、若虫群集于植株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刺吸组织汁液,产生黄白色斑点,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为害严重的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分蘖减少,籽粒少,千粒重降低,甚至全株枯死。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小麦病毒病流行区,秋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加水3~4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3~5小时,即可播种。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1.5公斤盖种,既能防治蚜虫,也能兼治地下害虫。
(2)药剂喷雾:重点防治穗期麦蚜。小麦扬花末至灌浆初期,当百穗蚜量500头,蚜株率70%时应立即防治。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兑水50~60公斤喷施。
2、麦蜘蛛
以成虫、若虫刺吸寄主叶片和叶鞘的组织汁液,被害叶片出现许多黄白色斑点。发生严重时,小麦叶片变黄枯萎,植株矮小,影响抽穗结实,甚至整株枯死。秋苗严重被害后,抗寒力显著降低。
药剂防治
11月中旬前后,当825px单垅有虫130头;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下旬,825px单垅有虫200头以上时应及时防治。常用的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公斤,也可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3、小麦吸浆虫
以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严重时导致绝产,是毁灭性害虫。
药剂防治
(1)播前土壤处理: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亳升,兑水5公斤,拌细土20公斤,撒于地表并翻入土层中,效果较好。
(2)小麦孕穗期防治:这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
(3)小麦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毫升,拌成20公斤毒土撒施,也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麦叶蜂
以幼虫咬食叶片,使叶片成缺刻状或横截断,为害严重的仅留叶脉甚至整株被吃成光杆,影响抽穗结实。
药剂防治。于幼虫3龄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公斤喷雾防治。
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1.播种至秋苗期
主要防治蛴螬、小麦纹枯病、全蚀病、丛矮病、黄矮病等。
防治措施
(1)及时翻耕灭茬。麦收后应及时翻耕,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及自生麦苗,以减少菌源及虫源基数。
(2)选用抗病良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通过选用抗、耐病品种,可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在品种布局上,要合理搭配,避免品种单一化。
(3)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区留种,并对检疫性病虫害搞好检疫工作,防止向非疫区扩散蔓延。
(4)合理轮作。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发生严重的地方应实行轮作换茬;全蚀病重发生区应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基础上,稳定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促进病害自然衰退。
(5)播前种子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用20%粉锈宁乳油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5~0.2%拌种,可有效地预防白粉病、锈病,并兼治其他病害。在小麦丛矮病、黄矮病及苗期传毒蚜虫、叶蝉、灰飞虱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75%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若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可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害。
(6)蚜虫及灰飞虱在秋苗期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2.返青至抽穗期
主要防治麦田杂草、金针虫、小麦吸浆虫、根腐病、麦蜘蛛、纹枯病等。
防治措施
(1)小麦秋苗期或返青期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每亩1克,兑水喷雾防除杂草。
(2)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8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
(3)用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150~200克,兑水75~100公斤,均匀喷于小麦茎基部,防治纹枯病。
(4)小麦孕穗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防治小麦吸浆虫。
(4)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蜘蛛,并兼治麦叶蜂。
(5)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适时浇水,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穗期
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棉铃虫等。
防治措施
(1)防治指标:百穗蚜量500头,白粉病病叶率10%、锈病普遍率5%,小麦吸浆虫导致麦粒被害率10%,每平方米有棉铃虫卵2粒、幼虫8头时,应立即防治。
(2)防治麦蚜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
小麦的同一生育时期,往往有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在防治时,注意分清防治重点,在重点防治主要病虫时,兼治其他病虫害,几种药剂混合使用,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