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
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战争和革命的战备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① 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①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评价:①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③ 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④ 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⑤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继赫鲁晓夫之后,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内容:①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评价:① 推行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② 但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框架,这也就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端。
③ 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 在改革的同时,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影响了经济改革的速度。
⑤ 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着手进行改革。
内容:① 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③ 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后果:①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②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后,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本身就是极端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作为缓冲的权宜之计,用列宁的话来说,那些资本家都是些只知赚钱,不顾政治利害的“聋哑人”。列宁不顾党内强大的反对势力,坚持实行“新经济政策”,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唯利是图的“聋哑人”为苏维埃政权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旦苏维埃政权足够强大,那些“聋哑人”的末日也就到了。所以,即使列宁多活二十年,“新经济政策”也持续不了那么久,列宁会亲手结束它,只不过时间选择可能会跟斯大林不尽相同。
简单点说吧,列宁搞的是社会主义,而斯大林要搞共产主义(纯粹头脑发热,不切合实际。)
因为 政治的追求不一样 政治的手腕也不一样 当时面对的情况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