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谁的诗经译注最好

2025-02-02 20:49: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最好是程俊英的《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注释,有白话翻译,有收藏价值。程俊英先生对自己《诗经译注》并不很满意,因为诗是不可译的,翻译诗歌意思容易传达,韵味却会丧失殆尽。
想要深入研究,最好是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中华书局。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没有白话翻译。这个版本被收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很有价值。
比较常见的版本还有周振甫的《诗经译注》,中华书局。个人认为比较而言,程俊英的版本更好。
另外还有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本书的意识形态性较强,建议算了。

回答2:

小谈近年来诗经译注著作

诗经,不是只有文学概念的人,用着一般谈诗的角度,加以鉴赏性的发表自我的诠译那么地单纯。因为,诗经着成的年代,几乎三千年前,那个时代,是商朝部族社会,及周朝封建制度涵盖的时代,而其制度亦非今日的人用今日的角度,以今度古所可以想象的。而诗经,又有不少古代周朝制度下的各种文物,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服制及使用器具。如贵族用的青铜器,而庶民绝不可能在日用上沾上边的。如,贵族上层有戴特殊饰以珠串的真人发和真人的假发汇编的头饰以供祭祀之用,宫女或仆从不可能去配戴;这些属于礼制下的自贵族到庶人,各有不同的穿戴及规定。如果,连这个都未去深研而不知晓之下,而来译注诗经,于是,可以见到,不只是把诗经释的与意境事实相距天壤之别,而且也对于该诗作者也因为无从探究出来,因着认识不清,而一律挂上是民间的讽刺歌曲或爱情歌曲。于是一部诗经译注,就变成了完全在自由奔放的幻想里成书,所述都非事实及实有,而成了虚幻的产物了。所以,因着不少学人,中了名过于实,其实聪明了了,学问未佳的胡适(1891-1962)等的口口声声民间文学之说,以为诗经真乃民间文学,故完全把诗经一律又是民歌,又是讽上或咒上等,随心口说,连原本贵族的诗也张冠李戴,变成民间之歌,使诗经译注成了诗经幻想小说了。

所以,数十年来,诗经译注,在不少人受了胡适之毒,以为既为民间东西,那么译起来一定很简单,于是此种著作成了显学,故不少著作,其实内容与真相差距甚远,非为具学术水平的论述,而只能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小说来看待了。

经敝人检视了不少坊间有关诗经的译注(按,未列入者,系因尚未见),兹列出,以供读者慎择入门之用。因为,如果你只读一本有译注的诗经,则读错这惟一的一本书,真是会误人一生的见识。

最劣品:
高亨《诗经今注》(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梅《诗经译注》(1985),齐鲁书社

次劣品:
唐莫尧注释,袁愈荌译,《诗经全译》(1981),贵州人民出版社

普普而未佳:
刘松来,《诗经三百首详注》(2001)
李家声,《诗经全译全评》(2004)
金启华,《诗经全译》(1984)
沈泽宜,《诗经新解》(2000)
周振甫,《诗经译注》(2002)
唐莫尧,《诗经新注全译》(2004新版)
褚斌杰,《诗经全注》(1999)
王秀梅,《诗经》(2006)
马持盈,《诗经今注今译》(1971,台版)
黄典诚,《诗经通译新诠》(1998)(按:此书优点是对于所押古韵详加标明)

稍佳: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1991,中华书局

任自斌、和近健主编《诗经鉴赏辞典》,1989,河海大学出版社
[按:本辞典因为系集体著作,良莠不齐,有些论点精审,可列入最佳解说;有些却袭往日错误陈说,故只能品列于稍佳之列]

集体撰作,《先秦诗鉴赏辞典》,1998,上海辞书出版社
[按:本辞典因为系集体著作,良莠不齐,有些论点精审,可列入最佳解说;有些却袭往日错误陈说,故只能品列于稍佳之列]

周啸天主编《诗经楚辞鉴赏辞典》,1990,四川辞书出版社
[按:本辞典同上,因为系集体著作,良莠不齐,有些论点精审,可列入最佳解说;书上有些章节却袭往日错误陈说,故只能品列于稍佳之列]

佳:
糜文开、裴普贤,《诗经欣赏与研究》(一至四册),1964-1974(台版)

最佳:
聂石樵主编,雒三桂、李山注释,《诗经新注》,2000,齐鲁书社

(刘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