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邪气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
在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中,风、寒、暑、湿、燥、火每种征象,都可以使人类致病,如寒冷导致感冒,寒湿导致风湿等。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
①风:风是空气的移动。在静止的大气中,由于某一点受热,该点附近的空气块由于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块向上移动,该空气块受热向上移动留下的空位由周围的空气进行补充。如果这种空气移动是大面积的,就形成了大面积的空气流动,这就是风的形成。风是由于不同区域温度变化形成的,它与温度有关。
2,寒:温度较低。
③暑:即热又湿的天气或季节,它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④湿:空气中湿度较大的天气。
⑤燥:温度高,湿度小的天气。
⑥火:温度较高,湿度较低的天气。
风寒暑湿燥热
何为风,气动为风;
何为寒,火少则寒;
何为暑,长热为暑;
何为湿,水多为湿;
何为燥,水少为燥;
何为热,火多为热。
风:分为外风内风。
外风是邪侵肌表,肺卫不固。内风是肝阳上亢,化火生风。
外风:轻者症状为恶风,发热,有汗,头痛,鼻塞或流清涕,咽痒,咳嗽,脉浮。重者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或关节疼痛。
内风:发病急骤,轻者症状为眩晕,手足颤动,麻木。重者抽搐,昏迷,角弓反张,半身不遂,或卒热昏仆,不省人事。
寒:分为外寒内寒。
外寒:寒邪伤及肌表,特征为恶寒、发热。伤及经络筋骨特征为关节疼痛,伤及胃肠,则腹痛、吐泻。
内寒: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症状为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畏寒喜暖,舌质胖淡,苔白滑润,脉沉迟弱。心阳不足,则伴有心胸憋闷,甚至绞痛,面青唇紫;脾阳不足则伴有腹胀,食少,大便溏泻;肾阳不足则伴有腰脊发凉,小便频清,阳痿或女子带下清稀;肺气不足则伴有少气,自汗,咳喘,痰涎清稀如水;肝阳不足,虚寒循经下行,则兼见寒疝,少腹或睾丸抽痛,若寒循经上行,则可见呕吐、涎沫,头顶作痛等症。
暑:分伤暑和中暑,伤暑又有暑热和暑湿之别。
伤暑:暑热症状恶热,大汗出,头痛,身倦,唇干,烦渴,脉洪数。暑湿因暑天感寒,症状为发热,恶寒,呕吐,胸闷,汗出,气促,身重倦怠,食少腹泻,小便赤涩,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滑数。
中暑:突然昏倒,神志不清,发热气粗,出冷汗,脉洪大无力或沉伏。
湿:分为内湿外湿。外湿因久居潮湿之地,或长期涉水淋雨,加之防护不周,缺乏锻炼而致。内湿因过食生冷或酗酒,以致脾胃不和,湿浊内停。
外湿:头身沉重疼痛,四肢倦怠,关节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
内湿:湿阻上焦,则头胀头重,胸脘痞闷,口淡乏味而粘,有时觉有甜味,不思饮食,或渴不多饮,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湿阻中焦则腹胀饱满,饮食不化,嗳气,四肢沉重,黄疸,大便溏,小便涩少,苔白厚腻;湿阻下焦则足肿,小便淋浊,大便溏泻女子带下等症。
还有一种不同于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之气的,那就是“乖戾之气”,用现代医学角度看,就是传染性、易感性极强,发病急骤的病菌及病毒。 当然古代中医认识不到这些,就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唯物辩证观,认为是一种不同的、特别奇怪的“气”造成的。
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太过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01中医基础理论学12病因01六淫概念,六气内容,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