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宽不渡无缘之人。
佛法讲究因缘。
不可渡,是因缘没有成熟。
佛法讲究信、愿、行。
不信这个,你怎么度也渡不了,没有信就没有愿,行也不会有。
当时机成熟时,自然会和佛法结缘。
纵然这个人造了大恶业,纵然这个人会堕落地狱,甚至成为邪魔外道。
但是佛法都能宽容一切众生所不能容的,还能因缘教化,这也是佛法的伟大之处。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当时机成熟时,自然会和佛法结缘。
我曾经看过‘佛说未曾有因缘经’里面的五个石女,佛化作种种变化在她们前后左右上方为他们说法,他们不但不听,反倒怪佛陀为什么要为难她们。佛说人的障碍有两种,一种罪轻的是烦恼障碍,另一种罪重的是业障。此五女烦恼障碍和业障都很重,不能闻佛法。所以只能放弃。
不可度之人作为自己的家人,这也是自己的业障之一。不要怪罪不可度之人,万事‘我’中求。因为自己有过错,才会和‘不可度之人’成为家人。总是互相之间有牵扯不断的缘分。而且又由谁来给你标准来衡量此人是否可度不可度呢?能否得度,还是要缘分,缘份到了,他自己都会得悟,缘份不到,你饶费唇舌也枉然。万事随缘,不可强求。因为强求也枉然啊,有时候强求甚至会断送了人家的佛缘,岂不是罪过。佛度人都是随缘度化。佛知道,没有缘分的,想度也度不了。
我们学佛修佛不应该求福报,学佛了就没灾没难了?不可能,业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消失的。佛陀的儿子罗候罗小时候贪玩不好好修行的时候,佛陀怎么劝说也没用,罗候罗反问父亲:我父亲是佛,我才不怕死呢。 佛陀说:我自己的生死尚且不能自保,又怎么能保你?
可见学佛并不能求富求贵。不学佛的人本身有前世修来的福德,照样也可以大富大贵。你好好的修行并不一定代表就可以没有业障。业障现前又怎能说是他人招来的呢?别人的业障怎么会跑到自己身上,即使是亲人,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既然是亲人,本身就是一种缘份。自己累生累世的因,才修来这样的家人,又怎么能怪罪家人为何如此呢?这样的想法会导致进入学佛的误区,家人如此,应该反思自己的做法哪些不对,自己做好了。才能成为别人的榜样。有的老菩萨生时不能度化家人,死时预知时至,瑞相种种,不需一句话,一家人都虔诚拜佛了。
依小乘佛法来说,佛有三不能,其中有一项就是“佛不度无缘之人”,其实这是方便说。
《法华经》上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正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只要放下心中的妄想、分别、执著,就能解脱。
所以不要执著于佛渡不渡你,佛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每一个众生啊,只是众生迷而不知。只要你肯放下,肯回头,肯相信,佛就在度你啊。
关于家人的问题,重点不在于家人,而在于你自己。因为家人是你的因缘业力,感召到进入这个家,就是说,正因为你自己有这个业,才看到家里人的不好。
你自己要每天忏悔,每天诵经、念佛,把自己的业消了,把自己的心转了,你家人自然就转了。
如果你一味的执著于家人的错误,而不去反省自己,无有是处。这样只有痛苦,也解决不了问题。
但这有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
这句话只是佛教推脱责任,自圆其说的一个借口
把渡的功劳揽到佛身上,把不渡的过错推给当事人自己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行动的,佛教徒和基督徒和无神论者都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各自坚持自己的信念,行为自然不同
问题是佛教徒执著地把只是推测而没有实证的佛教理论,当成正确的理论,这本身就是一个赌博,而且是一个到死也不知道输赢的赌博,但佛教徒却认为自己已经赢了,反过来说,其他人也如此
于是所有的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别人而着急,争来争去还是各自为政,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当然有一部分人实在不知道该信哪个,只能做中间派了,见了庙也去拜,肉也照吃,见了教堂也去看
目的就一个,我谁也不得罪,自然就不会遭到什么惩罚或报应了
还有一个社会现实,就是迷信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或家人遇到一些挫折,无法接受现实,才去找一些寄托的。
您好
佛不渡无缘之人?佛说普渡众生,缘何又不渡无缘之人。其实佛讲究因果。所谓善缘,必有善念。所以照直说是佛只渡有善念的人。那么高深的佛法也只能也要因人而化。佛法无边也只能渡中间人,当然,尘世间,十恶不赦与菩萨转世毕竟是极少数。佛法也才有了弘扬的空间。可见,自我救赎是多么重要。
宇宙万物,科学也好,神话也罢,最终都归入哲学的范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投影。是求解与解的探索与操作。何况,科学与神话本是一线之差。科学解释已知,神话解释未知。我们应该理解那些为了善而“说谎”的人,传福布道,至少是为了这个真实的世界更加美好。其实,没有信仰的世界,真是地狱。以物欲消磨此生,其情何堪?如果可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信仰。那样这个世界会恬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