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诸葛亮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2024-12-24 18:51: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的特点,具体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你来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比不上他。”

还原历史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回答2:

给历史人物做评价完全是靠正史所记载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个人认为诸葛亮被现代人捧为智慧的化身虽然自身有一定的资本,但完全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神话。可以说诸葛亮完全是三国演义给捧红的,历史上的三国人才倍出,才智不亚于诸葛亮的数不胜数,然而诸葛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他的忠诚,在其位谋其职,至死都忠于后主、忠于蜀国,为报先帝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三位辅助大臣之一(诸葛亮、伊尹、周公)

回答3: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有着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
  有着审时度时的务实精神;
  有着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
 更有着公正廉明的法治精神。
他是个纯粹的人,是个坦诚的人,更是个为后世所敬仰的人。

完全是自己写的,你自己再改改吧O(∩_∩)O!

回答4:

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善解人意

回答5:

万事尽皆掌握之中,运筹帷幄,事必躬亲,一心一意为蜀国,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