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色彩你得知道色彩理论,给你说说色彩理论:
一、色彩原理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 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间色 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 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黄+绿=黄绿
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 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阐述方便,我们先弄懂有关名词的概念和图列演示。
色立体 色立体是借助与三维空间的透视理论,立体的表现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一种色彩坐标体系。这种坐标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你学会从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间的延续。
色相 色相是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通常的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明度 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轴来表示。
纯度 纯度示指色彩的纯净的程度,可以用纯度阶段表现。
有了识别这三中色彩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认识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走上科学的识别色彩、理解色彩的专业化道路。
色彩原理-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色彩对比关系被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色彩对比关系,视觉效果鲜明,亮丽.一般来讲色相对比可借色相环做辅助说明,根据色相环排列的顺序我们把相对比归纳成六个方面,说明它的对比规律和视觉效果.
1、同一色相对比
所谓同一色相,是指两个颜色在色环上位置十分相近,大约大5摄氏度左右.在对比关系上也就是一个色与相邻的另一个色的对比,因为两者相距非常近,故色中的同种因素多,产生的对比效果就弱,在色彩学中被称为同一色相对比,从视觉的角度讲也可以称为弱对比。
2、类似色对比
类似色相的概念是指两个颜色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大约在45度左右,距离较近,两色之间色差不大。就对比而言,它们的对比关系被称为类似色对比,从视觉的角度讲属于中弱对比。比较同一色相对比,它显得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不失和谐。
3、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相的两色在色相环上相距较远,两色之间的共同因素相对减少,在色环上的距离大约在100度左右,两色对比被称为对比色对比,它们的视觉效果鲜亮、强烈,也被称为中强对比。
4、互补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是指两色的位置在色相环直径的两端,是色距最远的两个色,这两色相距180度,那么它们的对比关系则是最强烈、最富刺激性的,在色彩学中被称为互补色相对比,就视觉来讲则是强对比。
5、全色相环色相对比
全色相环上12色或6色的对比,称为全色相环色相对比,但由于色相很多,容易产生杂乱、不安定及难以形成统一效果的缺点,因此在组织色彩时一定要注意色块大小面积的处理和色调的选择。
6、全色相秩序对比
这种对比手法主要是指色相的推移,可在色相环上取全色相的1/3、2/3或全色相进行秩序推移,这种方法构成的画面使色彩有光感,显得绚丽夺目。
熟练掌握色相对比的方法会为每个初学色彩者今后运用纯色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使你从中感悟、体验到色相之间的无穷变化和强烈的表现力。
色彩原理-明度对比
因色彩明度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关系被称为明度对比。
色彩明度关系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1、色彩自身的明暗关系(不加黑、白色)
2、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产生的明暗关系。
我们这里讲的明度对比,是根据第二种含义而言,也就是将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产生的明暗现象如何进行组合、搭配使之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色彩明度的差别一般以色立体明度推移为基础,常用的是以孟塞尔色立体为例进行分析。
孟塞尔色立体的明度轴步度均匀地由白-黑为11个色阶组成。0-10两端为黑和白,1-9为不同明度的灰。明度轴由下至上表明了明度变化是逐渐有规律地形成的。
为了讲解的明确、易懂,我们也可以暗明度轴所示数字的顺序把明度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a 0-3,为低明度 (黑至深灰)
b 4-6,为中明度 (中灰)
c 7-10,为高明度 (浅灰至白)
明确了明度的三个层次后,我们将要谈谈明度的对比关系。
明度的对比关系也可以归为三个类别:
a 强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黑白反差大,视觉效果刺激。
b 中对比
对比关系适中,视觉效果平和。
c 弱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明暗反差小,视觉效果模糊
色彩原理-色彩调和的原理
色彩调和是从音乐理论中引进的概念,是指各种色彩的配合取得和谐的意思。
色彩的调和有两层含义:一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一般认为“好看的配色”,即能使人产生愉快、舒适感的配色是调和的。二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手段。色彩的调和是就色彩的对比而言的,没有对比也就无所谓调和,两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过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在构成中,总会在色相、纯度、明度、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从美学意义上讲,色彩的调和可以说是各种色彩的配合在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和谐。
色彩调和的原理:
1、互补色平衡论
从色彩视觉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合是调和的。因为人在视觉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的补充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他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个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部色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回旋转盘上混合),如果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色,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
2、自然色彩秩序论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合和连续性,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登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例如,光线照射在一个物体上,必然会产生高光、明部、明暗交界、暗不、反光、投影。物体的明暗和色彩变化是有秩序的、有节奏的、非常协调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评判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要求各种色彩必须建立一定秩序。色立体的色相系列、明度系列、纯度系列是按照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因此,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的、圆的、椭圆的、螺旋形的......凡是有秩序的方向,所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3、配色明快论
在视觉上,即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一般来讲,过分刺激或过分暧昧的配色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4、面积比例论
歌德认为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比是,
黄:橙:红:紫:蓝:绿=3:4:6:9:8:6
孟塞尔认为:构成画面的各种色彩相混合,只有产生中性灰时才能取得色彩和谐。 色彩和谐与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因为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转盘上旋转混合并不会得到明度为5的灰。显然是因为红的纯度高,而绿的纯度低之故。他认为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
总之,配色中较强的色要适当缩小面积,较弱的色要适当扩大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调和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地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5、审美心理共鸣论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生存的社会条件(如文化、科学、艺术、教育、政治经济等)、自然环境的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在色彩方面各有偏爱。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人们将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色彩的和谐与愉悦,并强烈地产生色彩装饰的动机和占有欲。因此,进行色彩设计必须研究和熟悉不同消费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
6、合目的论
合目的性的配色是调和的。配色必须考虑到用途(实用性)和目的(目的性)。例如:用于仪表、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醒目突出,对比强烈的异色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用柔和明亮的配色,要避免使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对比强烈的配色。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作设计等,由于使用功能的区别,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
色彩原理-色彩美与审美主体
色彩美与审美主体有关,色彩本身无所谓美,只是美的客观条件,只有当色彩美的条件与人联系起来之后才产生色彩美的反映。因此,色彩成为美的对象取决于人对色彩的感受和作出的评价。有人爱红,有人爱绿,有人爱浓艳,有人爱清淡;同一色彩或一组色彩,有人觉得美,有人认为它并不美;甚至同一个人也会有时觉得它美,有时又不认为它美。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认为,“美晋皆在其心”,色彩美不美由“人心”决定。对色彩美的感受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思想不尽相同;不同的人,由于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以及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对色彩也各有偏好;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遭遇、心境而产生情绪变化,对色彩的感受和审美心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只有当色彩所反映的情趣与人们所向往的精神生活产生联想,并与人们的审美情绪发生共鸣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们的审美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人们才会感受到色彩美的愉悦。
由于色彩审美主体的复杂性和多边性,因此,我们在讨论色彩的美感和表现力时,既要研究各种色彩由生活联想而产生的一般的普遍意义,同时又要注意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观念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对色彩的内涵与表现力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注释,色彩美必然具有时代的特征和个性表现的一面。
二、色彩感觉
色彩感觉-黑色
黑,具有千古不变的魅力,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大量地使用黑色或和黑色结缘。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即尚黑,并用作宗教仪式的载体。欧洲牧师、神父的长袍也用黑。这里都显示的是庄重、威严。
黑色给人以力度、深沉、肃穆、稳固、高雅、端庄。有些家电也用黑色即基于此。黑色的礼服、晚礼服,给人与温文尔雅的风范,高贵的气质。黑色适应性强,可于任何色彩协调组合。
黑色也意味着铁幕和不幸。黑手党、黑社会听来令人恐怖。“黑色的星期五”则记录着纽约股市狂跌的沮丧时刻。
色彩感觉-白色
白色具有不可企及的圣洁、纯净、高尚。
在我国民族中,有很多民族尚白,如蒙古族、朝鲜族、白族等。
“白食”是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的奶制品,是纯洁、崇高的食品之意。喜庆宴席、亲人远行都要用白食祝福。
藏族雪白的哈达和回族的圆形帽都是虔诚的象征。
医院的洁白,给人以环境的清新,医护人员的工作服,给人天使般的慰籍。
女士白色婚纱显示的是贞洁。
白茬麻布的穿戴是重孝。
色彩感觉-红色
红色是最能引起情绪跃动的颜色,也是原始人类最早使用的颜色,它勾画着人生的悲喜剧。
篝火旁的晚宴是奔放热情的;红旗的指引给人以为理想奋斗的豪迈;生孩子悬挂的红布条和婚礼的大红,预示着生命的蓬勃;残阳如血呈现的是肃穆的悲壮;耶稣的宝血给人于惨烈的自省;红色信号、消防车、矿山救护车则意味着危险,请躲避!
而在实用色彩中,罐头上的苹果只有画成红色,人们才会感到是熟的、甜的;标志中的两颗心只有红色才表示真诚的相爱。凡此种种都属于生活暗示的感觉习惯。
色彩感觉-黄色
黄色的种类繁多,充满明亮的黄色给人以阳光和熙的柔情。黄色意蕴着太阳、温暖、舒心。
明黄在中国帝王时期是禁忌的颜色,是天子专用色,表示至高无上的威严。臣民乱用则定欺君犯上之罪,可遭诛杀九族之灾。在古代罗马,黄色也曾被当作高贵的色彩。
淡黄色系列,容易使人联想到香味可口的食品,故食品包装设计以此为主色调。
黄色经常使用在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如信号灯、施工中的符号、安全服等,因而也称之为安全色。
黄色也用做贬义。如色情杂志称之为黄色刊物,被列入禁忌之列。也据说,犹大的衣服是黄色,所以在欧美基督教国家因而受到轻蔑。这是黄色的另一面含义。
色彩感觉-绿色
绿色是大自然草木的颜色,是人类菜蔬的颜色,意味着生命和成长,象征着和平与安全。
绿色的种类也很多,同是绿荫覆盖下的森林、山川、原野、草场,可以分辨出许多绿来,也只有技艺高超的画家,才能分辨和表现出如此接近的颜色。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民越来越重视和呼唤生态平衡,无污染、“绿色组织”、“绿色食品”作为新的词汇,更多的见诸报端和人民的日常谈论之中。
色彩感觉-蓝色
蓝色给人最直接的联想便是清澈深邃的天空和波澜壮阔的大海,尽管实际上并不总是这样,但已形成习惯的定式。
人民对蓝色的印象来自自然的启迪。无垠的长空,浩瀚的海洋给人胸臆开阔的心境,使人的情绪稳定,这点似乎更具有精神要素。
世界各国的海军,选择蓝白条纹的海魂衫做军服,雅致、和谐、威武、肃穆,确实是海洋中视觉感受的最佳选择,所以在英国一经问世,许多国家便加以效仿,很快成为国际通用色。
色彩感觉-紫色
紫色是高贵的象征。在过去,中国、日本、希腊都曾作为表示高等级的服色。
大自然中的紫色并不是很多,但它的出现都是那么天然、巧妙、均衡,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三、搭配技巧
色彩搭配技巧-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调和在色彩学中,使指两个以上的色彩经过调整、组合后达到和谐和悦目。
色彩调和的理论是为解决不和谐的色彩而设置的,但是衡量色彩是否协调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有色彩本身的搭配,有视觉的舒适感,有文化层次的差异,因而说要寻求人人一致的绝对性的法则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折中出一个大多数人能达到的视觉标准,来判断一些不和谐的色彩现象。它们的组合常常是在以下的几种情况下出现的:
1、几种色相无内在联系而组合在一起时;
2、色彩饱和度差,色相不明确时;
3、色相过多无主次时。
色彩如果出现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用什么办法使其和谐呢?
实际上不调和的色彩是色与色之间缺少内在联系造成的,如果两色之间有了连接的共同因素,它们的关系就自然会和谐起来。
例如黄色和蓝色是两个原色,它们放在一起时你会觉得生硬而疏远,如果将红色调入这两种色里,所得到的橙黄与红紫,你就会觉得这两种颜色突然亲近起来,显得和谐了许多。就此我们看出起协调作用的原来是这个红色,它就是连接黄色、蓝色的纽带。当然并不是所有不和谐的色都要参入红色,我们需要体会、理解的是参与第三色这个概念。那么第三色都有那些呢?它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色彩调和的具体方案很多,我把平时常用的几种介绍给大家。
纯色混入黑、白、灰调节
1、六种纯色
2、纯色+白色
漂亮的色彩混入白色后会使色彩的明度提高,纯度降低,形成朦胧、浅淡的调和感。
3、纯色+灰色
因为灰色本身包含了不同明度的变化,所以一旦纯色与之混合后,纯度的改变是肯定的。产生的调和效果含蓄、高雅。
4、纯色+黑色
鲜艳的色彩混入黑色后,会使色彩在明度降低的同时纯度也降低。产生深沉、稳重的调和感。
互混调和
调和的色彩有神秘感。
三色调和
这种方法是将三种纯色有规律的混合,也属于多色调和。混合后页面效果协调一致。
混入同一色调和
所谓同一色,就是将你选定的两种或多种色混入另一种色,达到调和的目的。如:黄、紫两色同时加入红色,就会得到橙黄和橙紫。
多色相层次调和
在运用较多的色相时,画面往往容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不妨试试这种调和方法。
假如我们的设计要用枚红、蓝、绿、淡绿、紫这几种色彩较纯的色,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几个色的基础上再调出灰红、灰蓝、灰绿、灰紫的一组相应的灰色调。把这两组色组合在一起时,画面就变得协调一致了。
连贯同一调和
这是一种较传统得调和方法,主要是采用黑、白、灰、金、银及其它色勾边、衬底来协调画面。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不降低色彩的纯度,同时又协调画面,并保持色彩的响亮、刺激,这是民间美术中常用的色彩处理手段。
色彩调和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践中更是各执牛耳。在完成一定数量的色彩调和练习后,虽然可以用其它办法准确地复制某些特定地色彩,但这还不够。从艺术角度讲,协调的色调还要通过色彩感觉来完善。一般的说色彩感觉往往受偏见所支配。有着一种蓝色主观色调的人,可以感觉出蓝色的许许多多变化,而对红色可能只会分辨几种。因此,通过色彩的全部领域进行练习是非常有益的,既不要只凭感觉,也不要过分机械,而是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样在对色彩进行评价时才能更公正些。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1、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接色:
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块颜色本身也可以湿画,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笔:
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湿的重叠:
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2、水分的掌握
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画好水彩画的重要因素。
掌握水分应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
时间问题:
进行湿画时间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叠色太早太湿易失去应有的形体,太晚底色将干,水色不易渗化,衔接生硬。一般在重叠颜色时,笔头含水宜少,含色要多,便于把握形体,以可使之渗化。如果重叠之色较淡时,要等底色稍干再画。
空气的干湿度:
画几张水彩就能体会到,在室内水分干得较慢,在室外潮湿的雨雾天气作画,水分蒸发更慢。在这种情况下,作画用水宜少;在干燥的气候情况下水分蒸发快,必须多用水,同时加快调色的作画的速度。
画纸的吸水程度:
要根据纸的吸水快慢相应掌握用水的多少,吸水慢时用水可少,纸质松软吸水较快,用水需增加。另外,大面积渲染晕色用水宜多,如色块较大的天空、地面和静物、人物的背景,用水饱满为宜;描写局部和细节用水适当减少。
3、“留空”的方法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以覆盖,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在欣赏水彩作品时留意一下,会发现几乎每一幅都运用了“留空”的技法。
恰当而准确地空白或宛浅亮色,会加强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力;相反,不适当地乱留空,易造成画面琐碎花乱现象。着色之前把要留空之处用铅笔轻轻标出,关键的细节,即或是很小的点和面,都要在涂色时巧妙留出。另外,凡对比色邻接,要空出对方,分别着色,以保持各自的鲜明度。有的初学者把不必要的空的形状空了出来,然后顺沿轮廓涂描颜色,还有的把该空的地方顺沿轮廓空得很死、太刻板,失去生动感。空的既准确又生动,是技巧熟练的体现。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就会熟能生巧。
4、笔法
笔法即用笔的方法。用笔与用水、用色是紧密相关的,作画时每一笔均含水与色,或水多色少,或色多水少,或水色适中。笔在纸上运动会出现笔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笔触”从笔触可以看出作画时的笔法。画纸的粗细,画笔的硬软,运笔的快慢,根据物体的结构,笔法变化多端,有点有线,刚柔渴润,从表现物象的形与色出发,恰当地用笔增强塑造性和画面生动性。水彩画面积较大的涂色,水分的渗化将笔触隐没,趁湿重置色彩笔触感觉含蓄,较干时作画,笔触清晰可见。着色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用笔,越是接近完成用笔越重要,其笔触不再被覆盖,暴露无遗地展现给欣赏者。
水彩画的特殊技法
即得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手段,造成特殊的效果。
刀刮法:
用一般削铅笔的小刀在着色的先后刮划,是破坏纸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
着色之前先在画纸上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破坏部分纸面,着色之后出现较周围颜色重一点的形象。这是因刮毛之处吸色能力强,所以变重了些。它表现虚远的模糊形象或隐约可辨的细节效果较好。着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产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产生较亮的刀痕,处理有关细节可用此法。另外在颜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纸,或轻巧断续地刮,以表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动的光点和冬天飘落的雪花等,虚虚实实,自然有趣。
蜡笔法:
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洗法:
使用吸水纸(过滤纸或生宣纸)趁着色末干吸去颜色。根据效果需要,吸的轻重、大小可灵活掌握,也可吸去颜色之后再敷淡彩。用海绵或挤去水分的画笔吸洗画面某些部分,也别具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喷水法:
有时在毛毛细雨的天气下画风景写生,画面颜色被细雨淋湿,出现一种天趣,引人入胜。有时在着色前先喷水,有时在颜色末干时喷水。喷水壶要选用喷射雾状的才好,水点过大容易破坏画面效果。
撒盐法:
颜色末干时撒上细盐粒,干后出现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撒盐时,应视画面的干湿程度,过晚会失去作用。盐粒在画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随便乱撒,会前功尽弃。
对印法:
在玻璃板或有塑料涂面的光滑纸上,先画出大体颜色,然后把画纸覆上,象印木刻一样,画面粘印出优美的纹理,颇得天趣。此种效果用细纹水彩纸容易见效,以对印为主,稍作加工即可成为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彩画。有的局部使用对印方法,大部分仍然靠画笔完全。
油渍法:
水与油不易溶合,利用这一特性,着色时蘸一点松节油,会出现斑烂的油渍效果,使平凡的色块增加变化,也是颇具天趣的
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不同的画家具体的着色方法是有区别的。这里介绍的是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方法步骤。水彩工具性能决定着色顺序大都是先画明色,后画暗色,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着色;同时,与水粉、油画一样,要从整体到局部。为什么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可着色呢?画水彩的画板放置角度不能接近直立,因为直立时水色极易流淌破坏形体。画板的放置角度可以根据水分的需要变换角度,一般情况下保持三、四十度的状态为宜。就是这样,着色后水色总要向低的方向流,所以,从上到下涂色便于色彩的衔接。我们都是用可右手执笔涂色,容易使涂过的颜色映入视野,得于照顾整体关系和色彩效果。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涂完整体关系之后,就不受这些局限了。
以干画法为主的着色顺序是:
1、用HB或B的铅笔认真起稿,最好不用橡皮,擦磨纸面会影响着色的匀净。高光和明暗交界线都用铅笔轻轻画出,多余的铅笔线待画完干后再用橡皮擦掉。
2、涂第一遍色,预先分析一下大体的色彩关系,从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分析,找出层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开始着色。第一遍色不能得过淡,抓住总的色彩印象,画到实际色感受的五六成或七八成,有把握之后能一次画准更好。这一遍色除要留空之处外,基本铺满画面,物体的明暗不要平涂,利用湿接画大体变化。
3、第二遍色并非要求到处再加一遍色,应该保留第一遍色比较正确的部分。这一遍色用水适当减少,进一步塑造对象的体积关系与色彩关系,并力求准确。
4、深入刻画、调正完成。这一步主要是收拾、加强,把重要细节加上,用笔要果断,使之更深刻充分。最后检查一下,如有色彩不统一之处,可罩色修正。有错误之处洗一洗再作调正,即可收笔。
干画法的着色步骤比较好掌握,初学时不管画风景、静物或人物写生,先练习这种方法,便于打好根基。
以湿画法为主的着色顺序较难掌握,可先选取简单的静物或风景进行练习。一种画法是先画大体的浅色,速度要快,掌握水分,趁湿画局部和细节。另一种画法必须有把握整体的能力,从重点物体画起,逐个完成,或把画面分成几部分一一完成,相接处用清水涂湿,衔接恰到好处,几乎一遍完成,个别细节随后充实。画面可达到水分饱满,色彩透明,韵味无穷的效果。
有的画家先画大面积的暗色,后画明色和局部,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总之,有了一定的描绘基础,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法为我用,”才能达到“以精作画”的境界。
首先看自己的色感怎样~~
配色的话有很多种~
基本配色——友善
配色设计要想表达友善之意时,常会使用到橙
色。这种色彩组合,开放、随和,又有一切表现能
量和动力的素质。能够创造出平等、有序气氛,却
没有强势和支配的霸气。
橙色和它邻近的几个色彩常应用在快餐厅,因
为这类色彩会散发出食物品质好、价钱公道等诱人
的讯息。橙色有耀眼、活力的特质,所以被选为在
危险地区的国际安全色。橙色的救生筏和救生设备
(例如救生衣等)可以让人轻易地在蓝色和灰色的
大海里发现踪迹。
基本配色——神奇
紫色透露着诡异的气息,所以能制造奇幻的效
果。各种彩度与亮度的紫色,配上橘色和绿色,便
是刺激与新奇的最佳代言人。
如果紫色配上黄绿色或黄橘色,色调不合、怪
异,而且俗不可耐,但如果配上它真正的补色——
黄色,便能展现怪诞、诡异的感觉,令人不禁要驻
足,欣赏一番。
以现代流行语来说,紫色象征“青涩”或“未
成年”,常被用以代表两代关系之间的沟通桥梁。
基本配色——热情
采用黄橙、琥珀色的色彩组合,是最具亲和力
的。添加少许红色的黄色会发出夺目的色彩,处处
惹人怜爱。如果充分表现出这类色彩组合的强度时,
会使人联想到耀眼的金光或是珍贵的番红花。
把番红花色(saffron)加上白色,来作单色
配色的设计时,会产生一种古典的美感,令人心动
神摇。
淡琥珀色组成的配色,使人有舒适、温馨的感
觉。这类色调可作多种应用,像淡黄的明色可以营
造出欢乐、诚恳的气氛
基本配色——柔和
当我们要设计出柔和的色彩组合时,使用没有
高度对比的明色,是最明智不过的了。桃色在无言
的调色板上传达出诱人、甜美的色彩讯息,非常适
合任何场所,无论是在餐厅,展示商品的店里,还
是在流行服饰中,这类色彩都展现出可爱、迷人的
一面。
和紫色、绿色搭配起来,虽然色彩渐趋柔和,
但是另一番奇幻的神韵却油然而生,成为一种二次
色的配色设计。
居室内的装潢,如果采用这类轻柔、缓和的色
彩来设计,往往是非常理想的,因为这类色彩不但
表现出开朗、活泼的个性,同时也表现出平和大方
的气度。
等等很多种~~
要自己慢慢理解~~
当然上面的朋友已经把理论的东西说的非常的详细了,当然理论和时间总是有很多相悖的时候,不是说理论不对,但是说一句实在话:实践的练习才是真的东西。
我这里只是把一些我的经验说一下,可能会有帮助吧。不防看看。
当然了,色彩很重要就是尽量不要过多的临摹书里的,当你觉得临摹的不错的时候照着实物画就会看出差距,不知应该怎么处理了,书上的都是现成的,我们就是要把东西变成自己的,了解了就要上实物练习,而且要很大量的练习。当然我自己觉得色彩的感觉很主要的就是掌握环境的色调,环境色才会让你的画面看起来跟丰富真实,每个物体是存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有的朋友练习单个练到很熟练,弄到整体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揪出一个物体没话说,放到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环境一定要考虑周全,色彩运用要丰富但要做到不失真,其实很矛盾,丰富不代表多用,当然也不能少用。素描的关系对色彩很重要的,所以学习色彩前建议要有一定的素面功底。
其实有的同学对调色很头痛,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当然一些简单的色彩调和应该了解的,就像黄和蓝变成绿这样的基本要知道些,脑子里没东西还是做不出事情。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我只要调出那个东西的颜色就OK,其实也就这么简单,但是不简单的就是怎么去调色。当然大家都会知道物体的固有色是什么,在这基础上加上应有的环境色,是冷的还是暖的,可以考虑一下,先大体的大面积整体的画,最后考虑到细节问题。调色就是我弄出我看到的颜色,弄得过程可以是曲折的,但没关系,人家看的是你画出来的效果,不是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你是收获到了,久了就真的有了感觉,其实东西都是人自己总结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捷径,所以不要困在死框框里,灵活一些,那些死的东西总归是要活跃在画面上的。
我只说说我个人的经验~~~还得结合你自己来看待事情
如果您真的不太懂色彩,我建议您先不要练水彩,练水粉。
原因有几点:
1.水彩颜料跟一般颜料不同,它比较难控制好。水彩颜料出众的地方是它能画出通透的水墨感觉(最适合画烟雨江南了,呵)。所以水彩对水份的控制很难,一般是一气呵成的,不适合初学者来回的改来改去。水粉则可以覆盖很多次,而且影响不大。
2.画水彩对纸要求比较高,不像水粉,随便的纸基本上都能覆盖上去。水彩对纸的吸水性要求很高。水彩纸也挻贵的。
另外,你所说到的色彩关系,并不是只有水彩才说色彩关系,色彩关系是针对所有色彩都通用的。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色彩的冷暖:暖光照射下,亮部暖色,暗部冷色。反之亦然。常用三对互补色有:黄对紫,红对绿,橙对蓝。
环境色:比如你画白色的石膏时,虽然他是白色的,但画在纸上不可能是纯白的,因为它除了有光源色外,还有环境色,比如石膏是放在深绿色的布上的,那么,接近绿布的面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绿色的,既使肉眼看不出来,理论上也是有的。如果环境更复杂了,那么就再仔细观察和仔细分析。
简单地说就只能说这么多了,我不可能在这里写一本《色彩原理》吧,具体你找本《色彩原理》看看吧,很有帮助的。呵呵希望你能满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