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什么道理

2025-03-24 20:16: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同时,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南橘北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告诉我们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句话直译的话,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

回答2:

生态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趋异适应(cladogenic adaptation)”,意思是说,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条件下,它们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作趋异适应。就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都是一个物种(橘),但是由于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淮北、淮南),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味不同)。这种现象就属于趋异适应。
还有一种现象和趋异适应正好相反,在生态学上被称为“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指的是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通过变异和选择,结果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比如说,哺乳类的鲸、海豚,鱼类的鲨鱼,爬行类的鱼龙(不同种属),它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中(生活环境相同),整个身体都进化为适于游泳的纺锤形,并生长出鳍或鳍状附肢(体态特征相似),这种现象就属于趋同适应。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3:

意思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成长的孩子他们是聪明的..在美国素质和自由教育成长的孩子也是聪明的.但味道不一样..因为政治体系和民族文化.不一样.所以你懂的...

回答4: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