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留下两句四字名言,一句是“难得糊涂”,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对于修身养性,后一句无疑更值得人们奉为信条。板桥先生的名言“吃亏是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肯吃亏,又有几个人真的认为“吃亏是福”呢?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不肯吃亏的。一旦吃了点亏,便会感到窝囊,要争这口气,便会耿耿于怀。尤其是自以为有理的时候,那是绝不相让的,大有“不获全胜,誓不收兵”的架势。现在我回忆起往事也许是因为我不能够宽容别人,而别人也对我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不愿意吃亏的我,反而吃了更多的亏。残酷的现实逼着我去思索,终于使我顿悟,我便努力地改变自己,从“不肯吃点亏”到“也能吃点小亏”,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即使真理在握,也可以作点非原则性的让步。办事情当然要讲理,但也要注意感情。终于我亦真正地悟出了板桥先生“吃亏是福”的真谛。
曾经以为自己的梦想早晚有一天会达到,可是现在才觉得那只是一个梦而已。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只是梦多梦少而已。在十几岁的时候觉自己的生活像四季风景一样,多彩多姿,尽情跳,尽情闹,无所谓伤心,不去想感情、事业如何?转眼间我已成家了该考虑自己事情的时候了,却感觉自己一片迷惘、害怕胆怯了!初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新奇,在慢慢的熟悉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之后,也学会了一点做人的道理。但更多的是我在工作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实看到“吃亏是福”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再反复想这四个字的含义,何谓吃亏呢,如果都是这样的想法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岂不是没有了犯罪的人吗?难道需要一个人平平淡淡、不争不抢的生活一辈子吗?我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抢来也不来,但是我慢慢的发现这个信念越来越不对了,正是因为这样,我变得没有信心,没有笑容了,反而多了些忧郁。心情的苦闷可以对朋友倾诉,但是诉说了又能怎样,还不是要一个人去面对。古人云: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换言之:吃亏是福!
我现在认为:无所谓亏不亏的,自己过的日子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吃亏,无非是自己作点谦让,无非是自己作点牺牲。失去的大多是物质的和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处之,不去计较这些,在所谓的“吃亏”之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得到了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宽厚与大度,我们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这不分明都是“福”吗?我觉得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往宽处想。佛教中有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人称“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郑板桥说得好:“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做人也要学会吃亏。
其实,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惟有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真正有福。自古就有“吃亏是福”、“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但对于其中的道理似乎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只是表面上一知半解,而实际行动起来却大打折扣。
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若不着手段地得到钱财,追名逐利,他在世上做人从容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尊严。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与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扩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要付出代价。有的人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蝇头小利,见之亦心跳眼红手痒,志在必得。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掉一分尊严。天底下也不会有白吃的亏。从某种意义上说,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惟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抬举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并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倘若有谁一旦吃亏便愁肠百结,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受伤者只能是自己。这种伤害,服用任何宫廷秘方都无济于事,诊治的特效药方只有四个字: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