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陈寅恪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陈寅恪“理解之同情”一说来自《金明馆丛稿二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同情之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因为同情才表现出一种理解的态度,给人感觉比较敷衍;而理解之同情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悲悯之情,这样的情感显得更为真诚、感人。陈寅恪讲对古人要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的态度,苛求是不正确的。
扩展资料
《金明馆丛稿二编》内容包括《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论许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学》、《李唐氏族之推测》等63篇文章。作品目录:
1 、论李栖筠自赵徒卫事2 、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3 、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4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5 、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6、 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7、 魏志司马芝传跋8 、逍遥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9 、元代汉人译名考10 、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明馆丛稿二编
同情之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因为同情才表现出一种理解的态度,给人感觉比较敷衍;
而理解之同情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悲悯之情,这样的情感显得更为真诚、感人。陈寅恪讲对古人要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的态度,苛求是不正确的。大秦所处的时代,无论中西,充斥着战争和屠杀,混乱与死亡,那是一个野蛮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那时的皇帝和士兵,学者与工匠,创造了许多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民国(民初时期)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为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通晓二十余种语言,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之学。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曾任湖南巡抚。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其代表作。
陈寅恪讲对古人要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的态度,苛求是不正确的。大秦所处的时代,无论中西,充斥着战争和屠杀,混乱与死亡,那是一个野蛮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那时的皇帝和士兵,学者与工匠,创造了许多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
同情的理解中的同情和我们正常理解的同情完全两回事,这里的同情指共情,指了解,指感同身受,指理解
这个么……读读钱穆先生《国史大纲》弁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