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您好(*^__^*)
看看和不和心意啊
寻找我们的清明节
瑞雪纷纷话清明
开封古城沐浴在三月的春光下,显得宁静而祥和。一场瑞雪随风而至,给恢弘的建筑披上一层素雅的银装。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推行的寒食节是清明的前身,同时作为一个节气,清明因“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著名诗句而被国人熟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还逐渐形成了清明祭扫的习俗。而今天,我们又在瑞雪中迎来了清明。
杨柳以湖为镜,在堤岸上舒展自己的身姿,草色青青,绿遍了坡上坡下。五颜六色的风筝如同朵朵飞花,拥抱蓝天揽朝霞。地面上,放假的人们在开心地嬉戏。
淡淡的烟云笼罩了葱郁的松柏,更多的人们涌向了陵园,缅怀先烈和故人,他们把哀思寄托在这里,同时接受着身临其境的教育。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清明之风,远播万里。
汴梁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我想,在坊间转转,应该可以嗅到隐藏其中的清明文化。
桃花丛丛寻清明
不知不觉,街边的桃花开了,香气弥散。
漫步至翰园,人流如织,巨大的字幅吸引了我——“我们一起看春天”,呵!踏青交友应该会很有乐趣的。只见游人个个身背双肩包,或两两一对,或三五成群,呼吸着清新空气,感受着阳光温暖,有说有笑,享受清明文化的熏陶。
看着一些学生在玩耍,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同学们总在这个时节踏青春游,欢乐在笑声中飞扬,友情在风中荡漾,那真是天真烂漫的回忆。我们躺在草地上看飞鸟,在亭子里背诗书,互相交换食品和饮料,夕阳西下还不愿归去。现在,虽然同窗好友不得相见,但看到一张张陌生却笑容满面的脸,我便觉得友情的接力棒已经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传递了。古城以美景包容天下之彩,更以和善迎接八方来宾。
相比翰园,天波杨府就宁静许多,亭台楼阁刚刚经历雨雪的洗礼,透出典雅的古风。杨家将的雕像仍踏着坚实的土地,忠魂念念不忘保卫千年的城池。我想到了同样忠贞爱国的岳飞,离此四十五里的岳飞庙,恐怕也是热闹非凡吧,一腔热血不得志,冤逝依旧盼中原。在古色古香的朱仙镇,人们定会在清明瞻仰这位千古伟人。
威严的龙亭大殿下,老人们在静心地打太极,刚从植物园活蹦乱跳归来的孩子立刻停住了脚步,他们的父母知道,这些老人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重新兴盛,他需要自己的孩子了解更多的文化和懂得尊重老人。尊老爱幼,作为中华美德传承千年,因为老人与孩子,加上我们青壮年,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
寻寻觅觅中,踏入了清明上河园,张择端笔下繁华的汴河两岸,在这里重现。一座虹桥横跨大河,无论晴雨,靓丽彩虹伴房檐。“酒”字招牌格外显眼,也许是杜牧那首清明诗形成的心理暗示罢,不过若在一个小雨纷纷的清明节,独自摆上一盏清酒,细望汴河烟柳拂堤,水波漪漪,远处走来一蓑笠老翁,童子一人牧牛吹笛,少女拨桨泛舟水面,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行走在小径中,耳旁竟传来悠扬的音乐,厚韵的琴声,清脆的笛声,能让每一颗狂躁而悸动的心平静下来,清我心,明我志,如宽阔汴河,沉默中孕育着力量。曾几何时,清明时的东京是那样令人向往,但亘古不变的汴河托起一艘艘历史之船,满载文化与梦想,从东京梦华驶向开封新城。
转了许久,发现少了些什么,我便自然想起了陵园,想起了各级单位组织的清明扫墓活动。小学时就听说学校会去,但至今我也没有参加过,只是前几年去烈士陵园祭奠姥姥时才在烈士墓前驻足。
伴着清风,我注视着一个个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之名,以及无名烈士墓,我的周围不是低矮的坟冢,而是一曲壮阔的悲歌。肉体虽消神犹存,革命激情励后人,野花点点,象征生命不息,精神永垂不朽,此景庄严,见之者无不深受震撼。
我的思绪跳出了历史,回到了现在。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节日,放假三天,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我也充分利用假期,寻遍开封,欣喜地看到忠贞爱国、友善和谐、尊老爱幼已深入人心,人们正把这些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草色青青颂清明
清明节过了一年又一年,从最初的禁火,到后来的踏青、扫墓,它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到了现在,它又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媒介。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把怀古与希望赋予清明,而寻找清明节让我感触颇多,遂作《清明赋》:
静卧国之中,倚黄河而笑苍穹,尝为寰宇都会,今作朝阳新城。七朝之都,才人辈出,清明既至,感怀吟赋。数十载兮九州同,忠贞爱国壮志生。朋自远方来,友之;老幼之至,亲之。心喜而问客曰:“天高云淡风起兴,水波平复静则明。其为乐景乎!”客曰:“非也。故人既去,人往祭之;烈士入土,哀以悲之。方才晴空万里,适时丝丝绵雨,君知踏青赏春色,不知悼而扫乎?吾尝越松柏之林,入小径,拾雨花,驻足碑石。绿梗白花绕冢生,痛楚难言闻悲风。”吾颤而复曰:“所言极是。然昔人之功,受于今人,拜之每岁,以励己为。振先烈之气,弘万世之辉,水不回而河不息,人不复而业永存。缅人寒食,踏青颂春,皆中华文化驾清明御长风广而传矣。”始见客笑,忽觉汴洲文蕴深厚。节之至,作赋以颂清明。
寻找清明的记忆
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是一个很特别的词。写下“清明”一词,就觉有一枝花从烟雨深处斜逸出来,隐隐约约的还有牧童、酒楼、只可遥看近却无的草色……
想想看,清和明是多么吉祥与爽朗的字眼,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这两个汉字并列在一起,原本就应该神奇地构成生动的画面。这不,连古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不然,怎么会有“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诗句。
这时节,刚刚从严冬酷寒走出的人们,在蛋黄般的嫩阳下,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可以如丛草般疯长的心事一样遐想:暖阳,晴空,轻风,春燕呢喃中,草木回青,万物萌发,草们伸展柔弱的胳臂,树们绽出婴儿般的嫩叶,花们氤氲着青涩的面庞,河边的柳已笼起蒙蒙烟雾,一派春色春水在天地间那么轻盈明朗。大地万物到了这时节,尽显出骨子里那点不甘寂寞的性情来,纷纷扬花拔节。即便有雨,春雨如烟,含珠的桃苞,挂露的垂柳,一齐和着那迷蒙的烟雨向您扑面涌来,令人心旷神怡。
毕竟是在美好而难得的春天了。
然而,这时节却让那一场连绵不绝的雨蒙上了凄凉。这份凄凉潮湿了人的心情,使人双眼盈满一种叫作泪水的液体。
我说的是杜牧在江南杏雨天里的那份诗意。确切地说,应该是湿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次阅读杜牧的这首诗时,心一直介于生死之间痛苦地荡漾着,是生命的沉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一句人生普遍关注而又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让人临风回首,向逝者奉一炷感念的心香。
在农耕时代甚至现在,生者对死亡的缅怀、悼念,只能在一堆黄土处,凝目远眺,似乎这样可以望穿生死界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逝者悠长的思念,才能从挥洒的清泪中找到些许安慰。逝者的肉体永远被埋入泥土深处,埋入岁月,埋入历史深处,个体生命已完全终结,而那由几个符号组成的名字却永远地埋在生者的记忆中,刻在岁月风尘都打磨不去的石碑上。人生一世,草木三秋,几十年只能匆忙消逝了。这难免让人伤怀,生前的酸甜苦辣,使人刻骨铭心。
不缓不急的雨中,浓浓淡淡的烟,是祭扫者的寄托和希冀,升腾着,升腾着,直至与漫天的雨雾连在一起。明明灭灭的火,是祭扫者的梦幻和情思,跳动着,跳动着,火焰中幻化出一位位思念中亲人的影子。
清明飘雨,像抛洒的眼泪,也许只有这样才应了这种气氛,才能给予逝去灵魂的慰藉。过了清明,冬闲的日子就戛然而止。按照农历,清明的后面是谷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紧张繁忙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一个热烈的季节就要来临了。在这季节的递嬗中,生生死死,湮灭与辉煌,一切自然而真实。
在清明节的背后,我却读懂了这个节日的深沉意义和价值。清明节的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清明节中的“悲欢离合”体现着人文价值。清明时节,面对黄土下的亲人,给予怀念是无可厚非的。通过祭奠,使人想起在过去的岁月里,与他们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以及漂浮着人间的许多遗憾和酸楚。同时,使真正的凭吊者胸中增加了痛,会将一份洁白的心意栽在故人青草萋萋的坟上,长成温馨的慰藉,芬芳生死隔绝的漫长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