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固定资本的更新,推动了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并由此带动了第二部类生产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这样,两大部类相互促进,使整个社会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和高涨。
(2)随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生产又开始走上了快车道。与此同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大量相对过剩人口,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一旦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尖锐起来,新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要爆发。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商品销售,这部分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
固定资本的这种流通和周转,有它自己的特殊形式:就是价值与物质相分离。固定资本的价值运动并不同它的物质运动相一致。它从开始周转的时候起,价值便分割为二:一部分留在自身的物质形态上,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上去。
前者随着磨损程度而逐次减少;后者经过生产和流通,以折旧形式逐次提取折旧费,以货币形式收回。直至前者减为零,全部转化为货币形式,再经过流通领域购买新的同类物资,来替换已经磨损报废的固定设备,完成它的一次周转,重新进入下一次周转。
作为固定资本的劳动资料,耐用程度各不相同。总的说来,机器比普通工具耐用,厂房使用的期限更长。愈耐用,即磨损愈慢,价值留在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上的时间就愈长。可以说,固定资本价值的转移程度同它的全部职能时间的长短成反比。磨损一般是指有形损耗,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竞争和技术提高的影响,计算价值转移和折旧时,还要考虑到无形损耗对缩短固定资本的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的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叫经济危机,而固定资本更新是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释放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过剩。这样,危机就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所以说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